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博文
 http://www.dizang.org/wj/bet2/p23.htm
黃念祖居士《淨修捷要報恩談》  小始終頓圓,法相唯識。小始終頓圓這五時,“小”是小乘;“始”是開始說大乘;“終教”,大乘法終了;而“頓”,特別了,剎那成就了;“圓”就是圓滿哪,圓教。他拿這個“始教”的觀點來反對“圓頓教”,所以他們錯誤就錯誤在這兒啊。根器不同,說法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sohu.com/a/126718727_427840[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yinshun-edu.org.tw/en/node/164
厚觀法師:「藏通別圓」或「小始終頓圓」之間的差別?Wed,2010-05-1210:54—botMagician釐清「判教」的幾個觀念天台宗及華嚴宗有感於佛教典籍非常廣博,有些經典之間說法不太一致,有加以分門別類的必要,因而作了「藏通別圓」、「小始終頓圓」等不同的判教。除了「分門別類」之外,古德確實也作了一些「淺深的價值判斷」,從印順導師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3-07 19:47:43)
藏通別圓四教藏通別圓四教,乃如來隨眾生根機,說相契之法,有此等義,故智者依義而立此名目。簡介藏教,為小乘根性,說經律論之三藏,故名藏教。大乘亦有三藏,此單指小乘說耳。通教,乃大乘初門,以根機不同,鈍根則通前藏教,利根則通後別圓。別教,別者,各別,此教獨菩薩法,所有教,理,智,斷,行,位,因,果,一一各別,未能如圓教之圓融互攝。圓教,圓者,圓滿,圓融,以法法圓融,法法圓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印光大師文集 - 淨土法要 - 五宗略論篇 http://www.dizang.org/wj/yge/035.htm
佛法大宗有五:曰律、曰教、曰禪、曰密、曰淨。律者佛身,教者佛語,禪者佛心。佛之所以為佛,唯此三業。眾生果能依佛律、教、禪以修持,則眾生之三業,遂轉而為諸佛之三業。三業既轉,則真如實相,自可親證矣。猶恐障深業重,不易成就,故以陀羅尼三密加持之,則轉識成智,轉煩惱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唯識學概要講記11 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71』果報你不能選擇,但是因地你是可以選擇的!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九麵,我們講到庚二識變理論。那麽我們這一大科,主要是研究唯識學的因緣觀。唯識學在解讀人生,它把人生分成兩塊:一個是果報的受用,一個是業力的造作。也就是說我們一生當中,我們隻做了兩件事情:第一個你在受用果報,你活在快樂跟痛苦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唯識學概要講記10 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64』你最好要先了解你現在的定位!  請打開講義第二十六麵。我們首先我們做一個小小的更正。我們二十六麵有一個講表,講到種子有本有跟新熏,然後又分成有漏跟無漏。有漏當中,又分成名言跟業。那麽名言呢,它一條線畫下來,是招感等流果。業,業力招感異熟果。請大家把這個名言這個地方再畫一條往左邊的斜線,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唯識學概要講記09
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58』真如緣起也有它不足的地方!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四麵,我們講到二、種子之由來。我們這一科是講到依唯識相安立緣起,也就是說從唯識學的角度來探討我們有情眾生生命的緣起。那麽佛陀在大乘佛法當中講到生命的緣起,主要分成兩塊:一個是真如緣起,一個是賴耶緣起。
  真如緣起,它有兩個特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唯識學概要講記08
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53』什麽叫種子呢?(一)
  我們看庚二、暫時潛伏。
  在佛教的教理當中啊,每一個教理都有它的因緣觀。因緣觀是整個佛教的共識,不管你什麽宗派,你所開顯的道理都必須跟無我的真理相應。也就是說,所有的生命都必須假借因緣才能夠創造出來,沒有例外的。所以因緣觀是所有宗派大小乘的共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唯識學概要講記07
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48』掌握了這三個重點,你就掌握唯識的整個綱要了!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麵,我們講到問答釋疑。
  當我們開始修學佛法以後,我們的生命就有兩大目標要完成:第一個是離苦得樂;第二個是轉凡成聖,這兩個目標。那麽這兩個目標,從聖道門的角度跟淨土門的角度在處理這兩個目標心態是不一樣。如果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91]
[192]
[193]
[194]
[19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