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閑事

美國閑事 美國閑人 美國閑情
博文
(2015-07-02 14:24:05)
美國號稱是汽車輪子上的國家,車就像是人的腿,腿不方便,人就不方便了。 我所在的州,十六歲的孩子就可以擁有駕照。 大仔快要十七歲了。暑假一開始就交錢報名上了個駕駛學校。學了些交通法規和基礎駕駛課,去州交通事物管理處,考過筆試,便拿到了學生駕照。 有學生駕照的人,就可以開車了。 但學生駕照有一些附加條件。比如,當他開車時,必須有正式駕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常春藤聯盟今晨開始陸續發榜。 哈佛大學錄取率再創新低:5.3%!哈佛官網發布2019屆本科生錄取數據:申請37305人,錄取1990人,其中提前錄取977人,錄取率5.3%,為有史以來新低。今年錄取的新生中,男生占52%,女生占48%。新錄取學生中亞裔為21%,國際生為10.8%。
普林斯頓大學2015本科錄取數據公布:普林斯頓大學今年向1908名學生發放了錄取offer,錄取率為6.99%,較去年7.28%[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遵照指示把隨身攜帶的計算機和IPAD放入汽車,返回法院大樓的時候,一位滿麵笑容的中年女子走到我跟前:“我為你禱告好嗎?”
“現在?為我?”我很驚奇,難道我看起來像是有麻煩的人?
“就現在,就為你。”她依然笑得燦爛。
“您是牧師?”
“目前是傳道。”
“您隸屬哪個教派?”
她扭頭指了指法院門前台階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午餐時間,隨人流步出會議室。
下台階的時候,我注意到人群裏有一位左手拄拐,右手端在胸前,顫巍巍一步一個立正的銀發男子,他胸前的名卡上寫著“賈斯汀”。
威爾郡法院關於何種條件下可以免除陪審員義務的一欄裏這樣說:“Aprospectivejurormaybeexcusedifhe/she:hasaphysicalormentaldisabilitythatwouldpreventhim/herfromserving.Theprospectivejurormayberequiredtoprovideadoctor'snoteverifyingthe...[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Whatistheproperdressattireforjuryservice?Jurorsshoulddresscomfortably,butproperlyforacourtroom.”上麵這句關於陪審員著裝的話,掛在威爾郡法院的網站上。絕大多數美國的工作或公共活動場合都有“DRESSCODE/著裝要求”。不同性質的工作或者活動著裝要求也不同,通常分為三種:FORMAL/正裝,BUSINESSCASUAL/商務便裝,CASUAL/便裝。到法院做陪審員也不例外。“Jurorsshoulddresscomfortably,butpr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威爾郡法院位於芝加哥西南郊一個叫做朱麗葉的小城裏。
憑著GPS無微不至的提醒,三十分鍾車程後,我順利抵達郡法院。
法院緊鄰著龐大的露天停車場,我跟著入場的車流亦步亦趨地駛近入口的時候,收費胖阿奶說: “五美元。”
我遞上一張五十美元麵額的紙幣,胖阿奶搖頭:“NO,五美元。”
我掏出錢包給她看:“沒有五元,你找零就好。&rdqu[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自從收到威爾郡法院陪審員挑選委員會的通知後,為了做個稱職的陪審員,我做了不少功課,周末天氣那麽好,天又藍雲又白,溫度適宜,我都沒舍得多出門,除了研讀威爾郡法院關於挑選陪審員的各種要求和注意事項外,我還特意查閱了陪審員製度的由來。
原來早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陪審製度就存在了。隻不過當時擁有審判權力的都是長老和貴族。而美國直接承襲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幾周前收到本地OFFICEOFJURYCOMMISSION/陪審團挑選委員會的信,說我須得在3月16日星期一早上八點四十五分抵達本地威爾郡法院,盡公民陪審員義務。
收到信的第一反應是周一我有課,能否申請豁免或者更改日期?我於是寫信去陳述理由,答複很快但是斬釘截鐵地說,不行。我然後拿著這封信到係裏請假,主任老貝一聽做陪審,瞟都沒瞟信一樣,立即點頭如搗蒜,準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3-10 19:56:56)
初級班用的課本封皮上有個巨大的“茶”招牌。今天說茶。我帶了茶葉三種,綠茶毛尖,祁門紅茶和茉莉花茶,還帶了燒水的壺和泡茶的壺,以及紙杯若幹。英文裏綠茶叫Greentea花茶叫flowertea,都符合中文原意,唯紅茶不是redtea而是叫做blacktea/黑茶。學生也帶了不少茶,他們帶的茶讓我大開眼界。比如西非薄荷茶,茶中要加方糖與薄荷。清冽甜香,夏日飲用應當更好。一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3-07 13:18:14)

讀到專欄作家DavidBrooks/戴維布魯克斯發表在“紐約時報”上的一篇隨筆“LeavingandCleaving”簡單優雅的行文,溫文嚴謹的敘述……試試翻譯一小段。
離與別
生命中太多的事情與變化有關。離開家上大學;從一段愛到另一段愛,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座城市,從生命的這個階段到生命的另一個階段。
從前,離別被定義為距離。現在,離別被定義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