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老翁

散文雜俎,人物曆史,音樂藝術,老年哲理
博文


要講國共的情報戰,不能不講三十年代在上海的中共特科。而要講中共特科,又必須講顧順章。顧順章在中共特科的工作和叛變的經過廣為人知,但對於他叛變後的曆史知道的不多。近年鳳凰電視台找到了顧順章後來的妻子,現已90多歲的張永琴和顧順章現已80歲的女兒顧利群,她們終於開了口,講了顧順章後期的很多細節。顧順章曾奉命看管丁玲夫婦之事,第一次為世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有網友在一篇跟帖中說:“‘心動而不行動'是典型的男人理論,對女人而言,‘心動'有時可能比‘行動'受的傷害更大”。說得深刻!愛在心裏,才是天老地荒式的偉大的愛情。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響曲》背後,就有一段愛在心裏的愛情故事.
1877年,柴科夫斯基離了婚,精神十分痛苦,得了精神衰弱症,在1878年辭去教職後經濟也很緊張.梅克夫人是一位擁有豐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俄有4300公裏的共同邊界。三百多年以來,俄國通過一係列不平等條約,割去了中國約15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相當於40個台灣。在中國曆史上,俄國是和中國簽約最多(17個)的國家,也是奪取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在17個條約中,最重要的有6個:
1.1652-1686年間(順治/康熙),中俄發生多次戰爭。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尼布楚條約》正式簽字。中俄《尼布楚條約》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對兩位美籍華人作家特別欣賞,他們就是唐德剛和信懷南。唐德剛已故去,信懷南還在星島日報上開有專欄。最近他在“還君明珠雙眼明”一文中有兩段話很有意思。他說:他“畢生對‘成功之道’學到的兩大功課﹐都是拜戴隱形眼鏡所賜。話說1970年﹐壯年掌門人帶著信夫人在巴黎渡蜜月﹐一不小心﹐一片硬式隱形眼鏡掉進洗臉盆的通水口裡去了。當年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有一些美國的著作,(例如《CrossroadsinKorea,theHistoricSiegeofChipyong-Ni》,作者T.R.Fehrenbach,Macmillan公司1966年出版),認為朝鮮戰爭爆發是由於“五零年一月,中國、蘇聯與北朝鮮領導人考慮了一個大膽的行動。”這與史實不符。顯然作者並沒有第一手的資料,隻憑50年1月毛澤東正在蘇聯而想當然了。現特以本文做一補正。本文根據沈誌華的個人網站中的史實改寫,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斯特勞斯(1825-1899)一生寫了無數著名的園舞曲,被譽為“園舞曲之王”.但他還曾寫過一首動人的愛情歌曲“Onedaywhenwewereyoung”,這首歌在中國的流行始於抗戰勝利後描寫他生平的美國電影“翠堤春曉”(米高梅1938年出品,原名TheGreatWaltz)的上映.裏麵的主題曲“Onedaywhenwewereyoung”由RichardTauber演唱.(有人考證:這首歌是影片編導者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主持人:今天辯論的題目是:“人老了之後﹐脾氣是變好還是變壞?”現在年青人的辯論會是采用一對一當麵辯論的方法,這對老年人可能太激烈了。今天我們請兩位老年朋友各自講講自己的觀點。下麵就開始。
(甲)我退休以後脾氣越來越好了。年青時年少氣盛,對看不慣的人和事經常發怒。年紀大了以後,不那麽衝動了。後退一步海闊天空嚒!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15-01-12 16:58:07)
閱讀 ()評論 (1)
(2015-01-10 02:13:50)


我在廣州曾生活了三十多年。有人說廣州缺少文化人,但廣州卻有幸擁有過陳寅恪。史學家陳寅恪,三十年代在清華國學研究所與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並稱四大導師。他的史學造詣,堪稱當時的最高水平,而他的道德氣節,更一直為後人稱道。這位“舊”史學權威與自命“新”史學權威的郭沫若,也必然會有對峙與碰撞。
1953年,中國科學院準備成立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革結束後,羅馬尼亞的一部描寫作曲家奇普裏安•波隆貝斯庫的影片,伴隨著悠揚的《敘事曲》風行中國。我和同時代的很多人一樣,也是30多年前從羅馬尼亞故事片《奇普裏安•波隆貝斯庫》中第一次聽到這首作品,並從此愛上這首小提琴曲。奇普裏安•波隆貝斯庫(1853-1883)是羅馬尼亞十九世紀傑出的愛國主義作曲家,也是羅馬尼亞現代音樂的奠基人之一。他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