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老翁

散文雜俎,人物曆史,音樂藝術,老年哲理
正文

貶官和貶官文化(六)王昌齡(唐朝)

(2016-09-05 14:41:53) 下一個

王昌齡(698-756)  被貶年份:727-756龍標(今湖南黔陽縣),汜水(今河南省滎陽市轄鎮),江寧(南京)。

 

 王昌齡,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作為一代詩傑,流傳下來的資料卻很少。遭貶的具體時間和原因也不太清楚,有各種說法。王昌齡家境比較貧寒,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後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後又改任汜水縣尉,再遷為江寧丞。因為詩名早著,所以與當時名詩人交遊頗多,如和李白、孟浩然、高適、李頎、岑參、王之渙、王維、常建等都有交誼。他曾遠赴西北邊地,甚至可能去過碎葉(在今吉爾吉斯斯坦)一帶。因他有豐富的生活經曆和廣泛的交遊,對他的詩歌創作大有好處。756年他在亳州不幸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的詩以三類題材居多,即邊塞、閨情宮怨和送別。 《全唐詩》對昌齡詩的評價是“緒密而思清”,他的七絕詩尤為出色,甚至可與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絕聖手”的名號。尤其是他的邊塞詩,表現了馳騁沙場、建立功勳的英雄壯誌,抒發了慷慨從戎、抗敵禦侮的愛國思想,還描寫了西北邊疆奇異壯麗的景色。流暢通脫,高昂向上,深受後人推崇。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芙蓉樓送辛漸》 (其一)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答武陵田太守》

仗劍行千裏,微軀敢一言。

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王昌齡作客武陵,田太守殷勤招待。臨別時太守為他餞行,王以詩相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