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老翁

散文雜俎,人物曆史,音樂藝術,老年哲理
正文

讀信懷南文章後的一點雜感

(2015-01-31 02:27:01) 下一個


   我對兩位美籍華人作家特別欣賞,他們就是唐德剛和信懷南。唐德剛已故去,信懷南還在星島日報上開有專欄。最近他在“還君明珠雙眼明”一文中有兩段話很有意思。 他說:他“畢生對‘成功之道’學到的兩大功課﹐都是拜戴隱形眼鏡所賜。 話說 1970 年﹐壯年掌門人帶著信夫人在巴黎渡蜜月﹐一不小心﹐一片硬式隱形眼鏡掉進洗臉盆的通水口裡去了。當年隱形眼鏡很貴﹐也不作興有一副備用的。我那時連唯一的法文 voila' 都不會講﹐居然說服旅館人員爬在洗臉盆下把水管拆開﹐ Voila'﹗ 隱形眼鏡居然給找到了。任何事情怕麻煩不去試﹐絕對不會有成功的機會。這是此生我對‘成功之道’學到的第一個功課。地點是巴黎旅館的洗臉盆前。 1984 年﹐我在舊金山上班﹐有天中午﹐一片隱形眼鏡突然又不見了。那時候我已經改戴軟式隱形眼鏡﹐情急之下﹐我把辦公室的門關上﹐閉門謝客﹐一個人爬在地毯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找鏡片。結果沒找到﹐最後悵然放棄﹐靠‘獨眼龍’硬功夫開車回到家。 一夕無話﹐第二天早上淋浴準備上班﹐在抹肥皂放水沖身的時候﹐手在肩頭後一摸﹐感覺有個東西﹐拿到眼前一看﹐原來是昨天掉的隱形眼鏡﹐不知怎樣掉進領口黏在背上。OMG﹐如果算或然率的話﹐在這種情形下那片薄薄的隱形眼鏡失而復得的機率是多少﹖我當時真是愣住了﹐駭然驚覺﹐天下的事﹐到了最後﹐還是靠運氣。這是信門秘訣中人生三個最重要的條件是﹕‘運氣﹐運氣﹐運氣’哲學基礎的來源。理論是在洗澡缸裡悟出來的”。 信懷南連說三個“運氣”,有誇大“運氣”的作用之嫌。不過在我看來,也就是“人算不如天算”的意思吧。  

     美國各族裔中,華裔老人的自殺率最高(這是若幹年前的統計結果,現在不知道有沒有新的結果。我隻查到2014年美國聯邦福利部老人局的統計, 75歲以上亞裔婦女的自殺率幾乎是其他族裔的2倍。沒有單獨對華裔的統計,但看來情況也變化不大)。我認為原因之一就是華裔老人對孩子的依賴性太大,期望值太高。大多數華裔老人不懂英文,在文化上有差異,不願入住老人公寓,使得他們對子女的依賴性很大,於是把自己老年的幸福與否過多寄托在兒孫的“孝順”上。美國的文化同中國不一樣,而且社會在變化,對“孝順”的理解也不同了。現在送父母到老人公寓去也是“孝順”,不會有人去照“二十四孝”做了!期望值太高,就會失望,失望深了,就會絕望,以致走上自殺的路!

   我的女兒最近有點不開心,她的兒子13歲,進入了“叛逆期”,老是玩遊戲,學習成績不理想,又不聽話,常和父母頂嘴。她試了幾種方法不靈,有點灰心,想放棄,“隨他去算了”。我把信懷南的這兩段話轉發給她。如何對待“叛逆期”中的孩子,對她是個新課題。要多嚐試幾種方法,耐心耐心再耐心,不要輕言放棄。就像信懷南說的:“任何事情怕麻煩不去試﹐絕對不會有成功的機會”。另一方麵,我認為孩子最終能成為怎樣一個人,其實同父母的努力並不一定成正比關係。用信懷南的話,就是﹕“天下的事﹐到了最後﹐還是靠運氣”。這包括孩子與生俱來的基因的影響,將來社會帶來的機會,種種偶然的機遇等。所以對孩子的將來,期望值也不必太高。 

   對孩子的問題是這樣,對其他事也宜采取這種兩點論的態度,可以使自己的心理更有彈性。  各位網友都人到中年。我寫過一篇“中年的哲理”,文章中寫的“哲理”太具體,顯得瑣碎。 其實人到中年,“五十而知天命” 或者“五十而悟天命”。一個“知”或“悟”字,濃縮了人生的千言萬語,明白了高處不勝寒,無力挽狂瀾的世事滄桑與無奈,於是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笑看世事繁華,淡定人生心態,不求不可取,不求不可得,隨遇而安,順其自然,學會感恩,無憾我心的做人,做事。堅持未必是勝利,放棄未必是認輸,與其華麗撞牆,不如優雅轉身,給自己一個迂回的空間。各位正在事業高潮,“快馬加鞭未下鞍”,我不是要各位轉身下馬,隻是說人到中年,要添一份淡定,一份穩重。不再奢望浮華之夢,不再奢望無止境的成功,不再奢望100%。人生如登山, 不斷攀登一個又一個高峰的人是勇士, 知道自己能達到的最高點在那裏, 到了這個高度就悄然下山的人是智者。這樣,你就可以用淡淡的畫筆,隨著那淡淡的顏色,繪出人生的佳境;這樣,你也為進入老年做好了思想的準備。記住時間隻負責製造老人,不保證製造智者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天下的事﹐到了最後﹐還是靠運氣”,也許有些也是命中注定?
"人到中年,要添一份淡定,一份穩重。",說的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