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在一篇跟帖中說:“ ‘心動而不行動' 是典型的男人理論, 對女人而言, ‘心動'有時可能比‘行動'受的傷害更大” 。說得深刻!愛在心裏,才是天老地荒式的偉大的愛情。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響曲》背後,就有一段愛在心裏的愛情故事.
1877年,柴科夫斯基離了婚,精神十分痛苦,得了精神衰弱症,在1878年辭去教職後經濟也很緊張.梅克夫人是一位擁有豐厚家產的孀婦, 她本人酷愛音樂,喜歡彈鋼琴.在多次聽了柴可夫斯基創作的樂曲之後,她不禁心醉神迷,對作曲家本人也心馳神往.她一直暗戀著他,但又不敢衝破世俗道德和等級的藩籬,隻能躲在劇院的包廂裏如饑似渴地吮吸柴氏的每一個音符.當她了解到柴氏經濟困難時,她通過著名鋼琴家魯賓斯坦,每年以約稿方式提供一筆可觀的年金(6000盧布),使柴科夫斯基得以生活無虞,可以專心從事音樂創作. 柴科夫斯基同梅克夫人一直保持通信,兩人互通心曲,成為摯友. 他倆書信不斷,而且持續了十三年之久,這些書信後來結集出版,使我們進一步了解這一段愛情故事,同時對詮釋柴氏的作品也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 在通信集中,這種戀情隨處可見。隨著他們的交往日益加深. 他倆卻約定“永不見麵”,而且確實從未違反.有一次兩個人在街上不期而遇。他們的馬車沿著大街漸漸靠近,當兩架車相互擦過的時候,他們彼此凝視著有好幾秒鍾,然後互相一言不發地欠了欠身子, 就命令馬車夫繼續趕路了。微小的距離成為一種默契的界限,他們隻在書信中愛戀, 把縈繞於彼此的心聲流瀉於筆尖。
柴科夫斯基把《第四交響曲》題獻給他的“最好的朋友”梅克夫人,並多次在同梅克夫人的信中稱之為“我們的交響曲”.柴氏性格內向,靦腆,隻能用音符表達自己的內心.這部作品中,表達了他個人對俄羅斯知識份子悲慘命運的呼號,對冷酷無情現實的控訴,也向梅克夫人吐露心靈的秘密:自己在命運打擊下的鬱鬱寡歡和無奈,對生活的回憶和響往,對梅克夫人的戀情,最後勸慰夫人,共勉把生活的希望寄托於人民. 我很喜歡此曲的第二樂章,這裏充滿了對逝去的歲月的懷舊情緒,表現了作者抒情的回憶和夢幻。我也很喜歡第四樂章中的一段旋律,這段旋律耒自一首俄羅斯民歌<<田野裏的一顆小白樺>>,我覺得實際上就是柴氏自己的形象.這段旋律出現了四次.第一次出現似是一種溫順的訴求, 第二次出現則似悲傷的怨訴,但逐漸轉為堅強,第三次是一種溫柔的柔情,似在對梅克夫人娓娓傾吐,最後一次出現則是堅強的行進節奏,昂然迎接命運的挑戰. 這段旋律形象地展示了作者形象的各個側麵,刻劃了一係列心理的微妙變化,充分展現了柴氏強調的這一部”心理戲劇”的魅力.
(視頻為《第四交響曲》第二樂章)
謝謝fengdaming的美好分享, 周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