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天人合一”的觀念出於莊子的大宗師篇,所以天人合一與大宗師有濃厚的關係。天人合一的意思就是人和自然或大道溶合一起,也是人和大道契合。而大宗師的意思就是效法“大道”作為我的老師。由此可見,兩者關係密切。必先要效法大道,而後兩者才能溶合一起。
在大宗師篇中,莊子創造了一個名詞“真人”,並且提出道家的“氣化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天人合一是國學裏的一個特別概念。因為大宗師篇有濃厚的天人合一的信息,所以將兩者合在一起討論。天就是大自然的意思,也是大道的意思。所以天人合一的意思就可以說:人和大自然溶合一起的一體感,進一步可以與大道溶在一起。大自然存在道中,但不完全代表道,而道是無所不包。
大宗師的意思就是以大道為我們的老師,從大道與大自然中學習仁愛與藝術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我國哲學可以分為儒、道、與佛家三部分,儒家哲學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開始,道家思想以“道法自然”開始,佛家則以看空放下開始。三家哲學都以恬靜為基礎才能悟到宇宙的玄理。在莊子的齊物篇中,由南郭子綦的靜坐而悟到了天籟之音。隨後莊子在他的書中,寫出他所悟的天籟之音則是“天地與我並生、天地與我為一”,僅僅這句話就顯現莊子的超人之處。假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莊子哲學中,他建議要以逍遙遊為人生宗旨,而必要條件就是齊一萬物。除齊一萬物以外,如果要有安逸的生活,有健康的身心就是第一條件,所以第三篇就是養生主篇(在此,主的意思就是心靈與精神)。在此篇中,莊子以巧妙有趣的文筆與寓言故事論述他的特殊工夫:緣督以為經。也就是順著自然之理,去維護肉身和培養心性,以下就是依照各章的順序一一討論:(一)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2-24 09:21:18)
假如在此紛亂的世界能夠自保,而能夠繼續在人間生存的話,下一步驟就是要有悠然自得的生活。所以在莊子的哲學中,在他的人間世篇後,就是德充符篇,他希望我們先培養自己的品德,才可以有悠然自得的生活。在莊子的哲學中,他建議我們不要太注重外表的形象。有的人僅注意自己的化????或穿著,或者有的人僅注重禮儀或言談,有的人口中都是仁義道德,令人迷惑,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莊子內篇的第四篇是人間世篇。從其內篇,我們可以看出第一與第二篇中是描述他的理想人生與其必要條件。第三篇與第四篇則回複到現實的人生。第三篇養生主篇則注重修養身體與心性。第四篇是人間世篇是如何在惡劣壞境中求生存。在人間世篇中,莊子敘述戰國時期的國君的殘暴和專橫,也在此篇發明他的“無用之用”的哲學,此哲學的確可以表達當時的知識分子之無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今年(2015)一月初,巴黎發生槍殺事件,數名穆斯林教徒,為了報複查理週刊所登載的嘲笑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而殺死了十多人。而在同年的二月中旬,丹麥又發生了類似的事件,一名丹麥出生的男子,22歲,可能也是因為要報複一名漫畫家的作品而行兇。此兩件事件都告訴我們,不要以為嘲笑其他宗教是一種言論自由,言論自由隻是一個不合適的借口,也是一個錯誤的觀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緣督以為經”是庒學的名言,但是後來的道教人士卻曲解這個“督”字,將督字解釋為督脈,故後來的道家的氣功人士都引申為“打通任督兩脈”為練氣功的目的,但是並非莊子的原意。莊學中的“督”字應該是“自然”的意思,筆者將莊子養生主篇各章全部的大意略述於下,以證明莊子在養生主篇的意義就是順自然。
在莊學的逍遙遊篇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莊子在齊物論篇中有一段寓言非常有趣,令人深思,而且可以讓讀者容易了解,在荘子哲學書中,他教我們如何去處理人間生活中不同的觀點,進而逍遙自在,然後遊乎四海之外。莊子用他的超人的想象力,教我們假裝是一個外星人,由太空乘雲氣騎日月傲遊到地球。當然在二千三百年前的戰國時代並沒有“外星人”的名詞觀念,所以莊子在寓言中也沒有用“外星人”的字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莊學中有一短寓言,一共隻有二十六字而且,但意義深遠令人深思。亦因此寓言太好、故後人常常引用這句成語:朝三暮四。朝三暮四這句成語現代中國人都用來形容一個人沒有恒心去作事,但這句成語在莊學書中本來的意思卻不相同,它的本來意思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又有什麽分別?數目並沒有區別,又何必為此而有喜怒呢?茲先將白語文與原文抄列於下,而在寓言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