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天籟之音與齊物篇各章大意
(2015-05-04 15:58:45)
下一個
我國哲學可以分為儒、道、與佛家三部分,儒家哲學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開始,道家思想以“道法自然”開始,佛家則以看空放下開始。三家哲學都以恬靜為基礎才能悟到宇宙的玄理。在莊子的齊物篇中,由南郭子綦的靜坐而悟到了天籟之音。隨後莊子在他的書中,寫出他所悟的天籟之音則是“天地與我並生、天地與我為一”,僅僅這句話就顯現莊子的超人之處。假如沒有齊物篇的這一段話,莊子的文章不過是一大堆的寓言故事,他的文章則不會流傳到二千三百年的今天。也因為有莊子的偉大哲學,故今日的國學仍為東西方哲學家的讚美,也為國人的驕傲。
此偉大的哲學的出發點就是齊物,齊物的意思就是拋棄人間所設立的價值觀,故能齊一萬物,也就是:凡物皆無不好,凡事皆無不對。以此心境處世,再加上適當的修養與讀書,同時心境擴展到宇宙的邊緣,也許就會如莊子一樣,悟到了天籟之音,就出現了“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心境,進而可以達到逍遙遊的境界,至少可以悠然自得地生活在此煩亂與拜金的現代世界中。
我們要了解莊子齊物的意義,可達到“天地並生、萬物為一”境界,熟讀莊子的齊物論篇則是必要的。在此齊物論篇中,他先指出世上的一切言論就像代哺的小鳥的吱吱聲,一方說可則必有一方說不可、一方說是則必有一方說非。所以莊子又教我們可以用“莫若以明”或“兩行”的手法處理此世間的紛爭,再有適當的修練工夫,悟到天籟後,也許就會達到莊子的境界。
以下是莊子齊物論篇的各章大意,因為古書並不分章節,而且後世各家之分章節略有不同,筆者特別加注各章的起點與終點,並將各章之大意摘其要點作於下以供參考:
(一)第一章:[南郭子綦……鹹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莊子以簡單的故事作為齊物論篇的第一章,由子綦的隱機而坐(即今日之靜坐)而達到忘我境界(原文為:吾喪我),隨後子綦又解釋地籟、人籟、與天籟三者之不同。地籟是指風吹各種竅孔所發出的聲音。人籟是人吹簫管發出的聲音、也譬喻是人的主觀成見的言論。而子綦並沒有多解釋天籟、隻是指上天的無聲之音罷了,也可引申是大自然的信息。其實在此博文中之第四章,莊子才道出了他心中的天籟之音:就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本章在初讀時,以為莊子僅僅是以他的美妙的文筆,來描述三籟之自然音響而且。但是莊子透露了一天機:就是假如靜坐到了吾喪我或忘我的境界時,順自然的發展,就可能可以達到莊子所聼到的天籟之音,也就是大自然所傳達的信息。故呂洞賓在他的百字銘中說:“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無弦曲就是上天的無聲之音、也是天籟。
(二)第二章:[大知閑閑……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接前章的天籟,莊子進一步解釋說有一個真宰或真君是控製我們的情緒和身體,如果達到忘我的境界,這個真我也許就會出現。此章的開始,莊子描述知識分子的大知、小知、大言、小言、大恐與小恐等等的言論搞得大家喜怒哀樂,慮歎變懼,浮縱狂作。而我們也是在此百態社會中有此情緒的反應,而不知道是誰在指使,讓我覚得好像背後有一位真我存在。[原文: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為使,若有真宰。]再反觀自己的身體,所有的骨骸,九竅、五腑六臟,體內各器官都能巧妙地遠作與協調,背後也一定有真君存在呀!所以人的情緒與身體的背後都有真宰或真君,據陳鼓應教授與吳怡教授兩人都解釋真宰與真君就是真實的自己。若將第一章與第二章聯結一起,莊子指出能忘去了這人間的假我的話,就可以去尋找真實的自己。莊子接著又說:一般在世間為物欲而奔走,終日忙碌而不知所歸,可悲!可哀!筆者認為他在此呼籲我們要忘卻自我,而讓真我出現,就可不再迷茫了。其實,真我與中庸所謂的“天命之謂性”應該相同,中庸所說的人的天性就是莊子的真我。可見在戰國時期,儒家與道家相互影響。
(三)第三章:[夫隨其成心而師之……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
但是在此人世間,許多人不追隨自己心中的真我,而任作是非的判斷,僅是無中生有而已。[原文: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以無有為有。]但是心中的真我並不是呼之即出,須要經過靜坐與讀書等的修養工夫才顯現的。在此章中,莊子重複地告訴我們在此多元化多爭執的社會中,我們可以將我們的心寄托於天鈞,而順萬物之自然以處理人間瑣事,莊子稱之為1、莫若以明,2、兩行,3、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其實它們都有相同的意義。茲將此章分為三節,則更可了解莊子的旨意。
3.1[夫隨其成心而師之……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
在此節中,莊子描寫人間的思想與言論,亦即第一章中之人籟,這些言語就像在代哺的小鳥的吱吱聲,並無意義。因時代的需要,在莊子的戰國時代是一個“百花齊放百鳥齊鳴”的時代,當時最有名的辯論就是儒家和墨家的辯論,各方以自己的是而非對方的錯,如此爭吵不休,還不如尋找“真我”而去明白大道(原文:莫若以明)。
其他的人間是非之爭也是如此,一方說可、而一方說不可,一方說是、而一方說非,所以爭執無窮,解決這樣爭執的方法也是去明白大道(莫若以明)。
3·2[天地一指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在此節一開始,莊子就說:“向上指是天而向下指是地,僅僅是人的命名而已。萬物是息息相關的,萬物正如組成一匹馬的各器官一樣,都有親密的關係。”(原文: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莊子又說:“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莊子再以朝三暮四或者朝四暮三為例,對猴子實在並無任何虧損,隻是個人的喜怒愛好而已。處理這類爭執時,莊子建議用“兩行”的方法,兩行就是將是非爭執置之不理而心態則是順其自然依靠天理。(原文: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
3.3[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
在此節中,莊子又舉?氏、師曠、惠子為例,他們的技藝可謂一等,但是他們的成就僅是一小範囲而已。當?氏鼓琴時,雖有成就,其實是對道有虧損的。假如?氏不鼓琴的話,雖對他的才藝有損,但對維護自然的大道是有成就的。[原文:有成有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無虧,故?氏之不鼓琴也。]道之所以有虧損,是因為人有愛好的關係。[原文: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以今日之電子工業為例,新產品雖對人類有幫助,但對生產電子產品的製造地卻造成不可彌補的破壞,這就是有成有虧。但是假如不製造電子產品的話,就無成無虧了。聖人有鑒於此,一麵心存大道而不用自己的才智去創造,而一麵順萬物之自然(原文:為是不用而寓諸庸),這也是“以明”。很明顯的,莊子是繼承老子的無為而治的思惟。
(四)第四章:[今且有言於此,不是其與是類乎?……而況徳之進乎日者乎!]
此章是莊子的真我聼到無聲的天籟之音而悟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真理之一章,是莊子哲學的精華。
4.1[今且有言於此,不是其與是類乎?……無適焉,因是已。]
莊子將時間與空間向前向後擴展到無限大,他用“有”與“無”作代表,可以排成:極無、更無、無、有、更有、極有。在無限大的空間與時間思維衡量下,有與無中間之點並不重要,人的任何價值都不重要,所以大小壽夭的價值觀都是相對的,譬如和太平洋相比,泰山就算小了,和千年古樹相比、彭祖就算短命了。所以他的結論是:當我們以“齊一萬物”方法處理人間的是非爭執,當我們的心境把時間與空間擴展到無限大,當我們靜坐到真我出現時,我們就可以悟到天籟之音:“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了。其實莊子之道也是中庸所說的:“率性之謂道”,這個道就是“天地並生與萬物為一”的心境。
天籟本來是沒有聲音的,故莊子又說:假如我們稱呼這大道為“一”的話,但是各人有各人所創的學說理論,多到即使精算師也算不出來了。
4.2[夫道未始有封 ……此之謂葆光。]
從所悟的各種大道之中,又因為地域、背景、學派、宗派等等的分別,就變成五花八門,各成一派(譬如今日的宗教派別)。各派互相競爭、互相辯論以擴張勢力,其實這些辯論者往往是根本不懂大道的。在悟到天籟之音後,莊子回到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學思維,所以說:“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假如有人曉得不道之道的話,莊子就稱之為天府(可以解釋為心懷宇宙、以宇宙為府)。莊子又繼承老子第四章的“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若萬物之宗”的思維,莊子稱為葆光。
4.3[故昔者堯問於舜曰……而況徳之進乎日者乎!]
由上節的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寬大心境的哲學,當心境擴大至宇宙邊際時,以莊子的寓言式文筆的想像力,他構成這個宇宙內有十個太陽係的故事,他用此“十日並出”形容悟得天籟之音的人,他的心境就如十日並出一樣的光明燦爛。
(五)第五章[齧缺問乎王倪曰……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
雖然齊物是達到逍遙遊的必要條件,在此章中,莊子補充數條修養工夫,最重的就是要放下對物質的要求,拋棄對死亡的恐懼感與以自然之理調和言語的辯論。在這章中,他以非常豐有想像力和充滿藝術性的文辭陳述有助齊物的修養工夫,筆者將此章分為四節而討論之:
5.1[齧缺問乎王倪曰……而況利害之端乎!]
在此節中,他建議我們應該以不同的角度來觀看人間事務,所以莊子就描繪出一個外星人初到地球的景象:不知道自己的飲食、居屋、與擇偶標準應該以人的價值為準則,或者其他動物為準則呢?如果有此外星人的想法,則對人間之一切物質享受都認為沒有價值,自然就不會追求奢華物品了。
除此之外,再忘掉人間所定的仁義是非標準,莊子更進一步描述得道的人不怕酷熱嚴寒,不怕任何困難,勇敢向前進,得道的神人可以“乘雲風,騎日月,遊於四海之外。”
此節雖然是寓言,但是所傳達的信息是非常清楚與明確的。
5.2[ 瞿鵲子問乎長梧子曰 ……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
在此節中,莊子告訴我們要拋棄對死亡的恐懼感,他舉出在艾地守封疆的人之女兒為例,在她嫁到晉國時,悲傷得淚水沾濕了衣裳,但是到了晉國後,睡在舒適的床上,吃美味的食物,才後悔當初的傷心是沒有必要的。同樣的,我們又那裏知道死人會不會後悔以前為求生存所作的儍事呢?所以莊子又說:人死之後譬如“大醒”,才曉得我們生時隻是一?大夢。
5.3[既使我與若辯矣……則然之異乎不然也亦無辯。]
在此節中,莊子一再強調人間的辯論都是毫意義的,因為是非對錯都是由人設立的,如此則不如一切順其自然,放棄人為的爭執,也就是不要依賴人的價值思維去作任何的決定,如此就可以順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了。
5.4[化聲之相待……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
此節雖短,但是是莊子所提出修養工夫的結論,所以單獨成為一節。
最後,莊子勸我們要順自然去調和自己,順著無窮的變化去引導自己,如此就可以享盡天賦的壽命。所以莊子在此章建議我們最好先修煉自己,先看淡一切的物慾,再拋開對死亡的恐懼感,而且要離開人間是非對錯的思維,這和大宗師篇的三關(外物、外生死、外天下)相似。最後的結論是:“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白話:忘去自己的年歲,忘卻人間的是非爭執,使我們的齊物思想充塞於宇宙中,我們的身體也寄托於此宇宙中。〗
[六]第六章:[ 罔兩問景曰……惡識所以不然! ]
在莊子哲學中,第一篇是逍遙遊篇,第二篇才是齊物論篇,所以許多學者歸納為:逍遙遊是境界,而齊物論是工夫,兩者互為表裏,缺一不可。所以莊子在此加上個無待的寓言以強調無待的重要性。無待就是不需要等待其他任何條件,自己可以園滿勝任了。
在此章中,想象力豐富的莊子又舉出一則影子與其外邊的影子對話的寓言,影子以“無待”的心情,陽光普照時就出現了,陰天或下雨就不見了,悠然而來,悠然而去。以“無待”的心情,再加入心中的齊物思想,則可以進入莊子的逍遙遊之境界。
[七]第七章:[昔者莊周夢為蝴蝶 ……此之謂物化。 ]
最後莊子以一則令人悏意而且簡短僅僅62字的寓言為他的齊物論篇的結尾,因為此寓言含意深遠,而且最能代表齊物論篇的思想,所以後人稱此為莊子的蝴蝶夢。在戰國時代,莊子是漆園的管理者,每天和大自然接觸,他的思維每天隨時可以與萬物結合為一體,所以他的開放的心靈就很容易溶入大自然,作夢成為一隻蝴蝶了,如此就可以無憂無慮地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因為此則寓言的特殊性,故將白話文登彔於下:
〖白話文〗: 從前有一次莊子作夢自己化成一隻蝴蝶,在花間飛來飛去正好像蝴蝶一樣,自己覺得非常舒適,竟然忘卻自己是莊周。突然自己醒來了,自己卻明確的知道自己是莊周。不知道是莊周作夢成為一隻蝴蝶呢?還是蝴蝶作夢成為莊周呢?莊周和蝴蝶則一定是有分別的啊!我們姑且稱這種境界為“與物同化”。
[結論]
甲)總結各章之重點
齊物論篇各章前後相接,熟讀後可以感覺他的一氣嗬成,而且意義深遠,所以一直到二千三百年後的今天,仍然為世人所讚賞。此篇由子纂之靜坐而到“吾喪我”之境為起點,由此導至完全化解心中的執著,順此就進入第二章的“必有真我”的論述。但是一般人並不隨自己的真我作任何的是非判斷,故在第三章中,莊子提出一個好辦法:將自己的心寄托在大道上,而順物自然去處理人間瑣事,在此章中,莊子稱它為莫若以明,或兩行,或“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在第四章中,莊子更將時間與空間一起向前和向後擴展至無窮大的時候,我們在人間的大小夭壽的價值觀念就蕩然不存了。再由我們的真我出現,心中就產生“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心境。莊子又繼承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與“道衝而用之或不盈”的哲學,創作“天府”與“葆光”兩名詞。在最後一節中,莊子更進一步形容“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大德勝過十日並出的光芒。
在第五章中,莊子提出三條修養工夫:1、不被人間的物慾所迷惑,2、忘卻對死亡的恐懼感,3、忘卻人間所設定的思想。在此章的最後,莊子說:“忘年忘義,振於無竟,而寓諸無竟。” 第六章中,莊子以影子的寓言強調“無待”是達到逍遙的必要條件。無待的意思就是不要依靠任何條件,一切由內心自發的。齊物與逍遙則是一體的兩麵,而齊物是工夫、逍遙是境界。在第七章中,莊子以蝴蝶夢的寓言為齊物論篇的結尾,短短的六十二字卻含義深遠,令人嚮往。
(乙)莊子的天籟之音
天地與萬物都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人隻是萬物其中之一而已,假如我們理解萬物都是息息相關的話,在心中構成了一個圖案,就是天下萬物的關係就如同一匹馬的各種器官,都互相有密切關係,所以莊子說:“萬物一馬也”。當靜坐到達忘我的境界時,人的心境完全溶入大自然中進而拋棄人間所設定的價值觀,故能齊一萬物。而且將心靈擴大到宇宙辺際,而且與宇宙一起膨脹時,此時宇宙中有我,我亦在宇宙中,有“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感覺,此時人間的爭執、死亡、痛苦、病患、物慾就完全置之於腦外,這就是莊子齊物篇的宗旨,也就是莊子所悟到的天籟之音。有齊物思想存於心中,對此宇宙無所依賴,心境就會悠哉遊哉生活在此世間,莊子稱為“逍遙”。而當心境可以與萬物合一,就可以也莊子一樣,時而為蝴蝶,時而為莊周,莊子稱之為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