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觀念出於莊子的大宗師篇,所以天人合一與大宗師有濃厚的關係。天人合一的意思就是人和自然或大道溶合一起,也是人和大道契合。而大宗師的意思就是效法“大道”作為我的老師。由此可見,兩者關係密切。必先要效法大道,而後兩者才能溶合一起。
在大宗師篇中,莊子創造了一個名詞“真人”,並且提出道家的“氣化論”與“天人合一”的概念,而且提出一套完整的修養功夫,而其中的真人、氣化論、與修養功夫的最終目標都是向著天人合一,進一步則有逍遙遊的境界,所以可以說大宗師篇是莊子哲學中的一篇最重要的著作。
以下是分章討論此篇名作。但是古人作書沒有標點符號,也很少分章節,而且今日各書仿的分章節也不相同,所以筆者在分章討論時,特別注明各章的起點與終點。
A、<各章大意>
(一)第1章[知天之所為……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
在此章中,莊子創造一個新的名詞“真人”,先將莊子所描繪的真人擇其要點列之於下:
1、莊子指出真人必須有真知,所謂真知就是我們的知能夠達到道的境界。老子在第四十八章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所以此處莊子的真知到最後與道接近的話,應該是愈學愈少,而莊子的求知方法正是如此,在此篇的第四章中,莊子就透露讀書求真知的正確方法,請參攷。〖原文: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
2、因為真人有真知,所以能了解許多人間事情的實相,就不會以人為的標準去裁定是非與對錯,就不會貪求人間的物欲。也就是可以達到第四章所說的外天下與外物,所以就無憂無夢了。〖原文: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不憂。〗
3、真人了解生與死的因緣,所以不喜生也不怕死。也就是第四章所說的外生。〖原文:古之真人,不知悅生,不知惡死。〗
4、真人不把自己盲目的奉獻給大道,如此則不會迷信、甚至走火入魔。〖原文: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注:捐者、捐獻也。
5、以生死的天刑為自然的本體,遵守法律與禮儀,隨時代進步而增廣知識,以當地的道德為依循。如此真人就可以在此花花世界裏安逸地生活了。〖原文:以刑為體,以禮為翼,以知為時,以德為循。〗
6、所以真人齊一“好道的人”和“不好道的人”。真人齊一“與道契合的人”和“不與道契合的人”。真人的“與道契合的心”是和天作朋友,真人的“不一的心”是和人作朋友。天和人不是相對立的,這就是真人。(注:與道契合的人就是天人合一的境地。)〖原文: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
(二)第2章[死生、命也,……而一化之所待乎!]
此章以“死生命也”為起點,以顯示死亡的問題在一般人心中的重要性,故此章的目的在解決一般人對生死的不安。要人認識死生是自然現象,正如晝夜的變化一樣,隻是自然規律。我們不應該執著於形體的小我,應當與大化同流,以求安頓。莊子並且指出一個方法,就是兩忘而化其道,將死生、是非、對錯兩者都能忘去或進一步轉變,將自己的心靈安放在大宇宙中,如此漸漸就溶入道中,不僅可以化解對死亡的恐懼感,並且進一步可以達到更高一層的“與道融合”,繼續修養的話,也許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三)第3章[夫道,有情自信……而比於列星。]
在此章中,莊子延續老子的哲學而發揚光大,使此哲學更接地氣,使人容易了解。莊子說:
1、道是存在的-有情有信,無為無形。(近於老子之“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道是自生的-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近於老子之“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3、道是萬物的源頭-神鬼神帝,生天生地。(近於老子之“淵兮似萬物之宗”)
4、道是超越時空的-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近於老子之“道衝而用之或不盈”與“象帝之先”)
在第八章中,莊子又從另外一個角度描述大道,並且鼓勵我們以道為師進而可以逍遙於無拘無束的境界。
(四)第4章[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參寥聞之疑始。]
此章透露了許多天機,要達到莊子逍遙境界或者此生就在天堂的人,要多研究此章。莊子將進入天人合一之道分為二條:一條就是向內求,以修煉自己入門。另一條就是向外求,以求真知入門,最主要開始是博學。當然兩者交義使用,效果更佳。但是不管向內或者問外,在第九章中,莊子又提出一個坐忘的功夫,坐忘應該對不論內求或向外求都會有很大幫助。對此有興趣者,可以參閱我的另一博文在【莊學的啓示】之“進入莊子的不生不死境界的修養工夫”。茲將向內與向外的修煉方法簡單地陳述於下:
1、向內求:許多學者與教授稱這個修養過程為“破三關,再體四悟”。破三關就是外天下,外物,外生。[注:在第8章中有解釋外天下、外物與外生的意思。]體四悟就是朝徹,見獨,無古今,不死不生。[注:朝徹就是眼前一片光明,如看見早上的太陽。見獨就是看見大道或悟道。而無古今與不生不死就是得道的人心靈上與天同壽,如第2章描述的自古固存與長於上古。]生存在人間時,則可以進入攖寧境界,攖寧就是逍遙遊篇所說的逍遙。
2、向外求:向外求就是向外求真知,以讀書求學求道為本,也就是老子在第四十八章旳“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謹記此句可以了解莊子之向外求道的密訣。主要過程可以分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歌頌之、一以貫之、悟又忘之(注:為道日損,故悟之忘之)、疑始(注:疑始可能是疑問何為大道之始?象帝之先又是什麽呢?既濟之後又是未濟,再從博學開始可也)。
(五)第5章[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成然寐,蘧然覺。]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位好友都共同認定“生死存亡為一體”,所以變成莫逆之交。子輿有重病,病得身體都變形而且醜陋不堪。子祀見麵時問他:有沒有怨恨呢?子輿說:“生是應時機而已,死是順天命而已。我安守時機順著天命,哀樂的情緒就不進入我的心中。”〖原文: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不久之後,子來病重將死,子犁去探望他。子來說:“大地給我的形體,讓我勞動求生,讓我老了安佚,又以死亡讓我安息,所以讓我生活安善的地方,也是讓我死後安善的地方。” 〖原文: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子來說出:視“生死存亡為一體”的人,他們對死亡都有回歸自然的態度。同時也表示:道家一向認為此世界是美好的,此美好的大地能善吾生者、則一定能善吾死,如此我們的生命與天地在心靈中可以有交契,所以生與死就更不對立了。故我們對此大地應該珍惜,不浪費自然資源,要珍惜這塊“善吾生也善吾死”的大地,更進一步就應該達到此篇第八章之欣賞一草一木的藝術心情以度此美好人生。
(六)第6章[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與友……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此章借孔子的話說出儒家的方內之人和道家的方外之人的不同,方內的人是謹守前人所製定的禮節與習俗,而方外的人有瀟灑無約束的人生觀。在此章說:方外的人可以與造物者為友,而且認為人的生存與死亡都是“遊乎天地之一氣”,也就是“氣”在大地的變化,生時氣聚而死後氣散。有此觀念就不知道死生的次序,不知道孰先孰後,因此死與生是反反覆覆而我們不知道從那裏開始?〖原文:反覆終始、不知端倪。〗明白了解氣化論後,心中就不會掛念生死的問題,就會超脫於世俗之外,又可以逍遙自在、清靜無為。〖原文:芒然彷徨於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
(七)第7章[顏回問仲尼曰……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此章繼續上章的“遊乎天地之一氣”的氣化論,再次闡述了莊子對生死的態度,有此氣化觀後,更可以悠然與道合一或是此生就在天堂。此章是以道家化的葬禮為起點,以說明孟孫才對生死的觀點(其實也是莊子的觀點),他不注重生與死,也不注意死後之氣化,所以他認為人死的時候就是:有形體的變化而沒有心神的損傷,有軀體的轉化而沒有精氣的死亡〖原文:彼有駭形而無損心,有旦宅而無耗精。〗如此一切生死的界限打破了,即使人死後,其心神精氣是仍然存在的。除了看淡自己的生死外,更進入完全達到忘我的境地,他不知道這個肉身果然是我的嗎?他了解人生如夢和夢如人生的道理:好像你在作夢是鳥的時候就飛在天上,作夢是魚就遊在大湖中,所以今日我們的談話,不知道是在作夢呢?還是醒的呢?有此忘記自我的心態後,我們就可以安心接受自然的安排,而且不要去憂愁死後的變化,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悠哉遊哉生存在道中或在天堂〖原文: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也就是說:有此氣化觀點與忘我時,就容易進入天人合一境界了。
(八)第8章[意而子見許由……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此所遊已。]
此章是大宗師篇的主要一章,也因此命名此篇為大宗師。大宗師的意思就是以天地自然為師,進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本章以許由告訴意而子不要以人為的仁義是非的標準作為學習的資料,應該以大自然為我們的老師。許由說:“以天地作為我的老師!粉碎萬物而不為義,恩澤施於萬世而不為了仁,在上古以前就存在而不稱為老,創造萬物具有萬形而不稱為巧。”〖原文:吾師乎,吾師乎!?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覆載天地刻彫眾形而不為巧。〗因為此四條含義甚深,故逐條解釋於下:
1、?萬物而不為義:(?:粉碎也)天地粉碎世間的萬物不是為了義。天地生長萬物,再消滅萬物,所以死亡是自然的現象,了解萬物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此對自己的死亡也視為平常,我們了解天地的淘汰萬物的話,甚至有時用地震或海嘨粉碎萬物,就會產生第四章的外生的觀念。認識死亡是自然的現象,自然的氣化循環就是大師篇的要點之一。
2、澤及萬世而不為仁:恩澤施及萬物萬世不是為了仁。天地世世代代生長萬物,就會視萬物為自己的子女,所以會自然地愛惜萬物。我們效法天地自然的澤及萬世,愛惜萬物,就會自動的減少物慾,也是第四章中之外物。更進一步效法天地的仁,也可以有齊物篇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心態。
3、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天地大自然在上古之前就存在了。所以我們若效法天地之長於上古,就會眼光長遠了,心靈開擴而跳出人為的思惟,也可以說就是第四章的外天下。有此開放的心靈,更進一步有助於建立齊物觀與藝術人生的眼光。
4、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天地自然創造了萬物而不以為天地是很有技巧的。我們若師法自然的工巧,就會去欣賞大自然萬物的真善美,並且以悠然與藝術性的眼光觀看萬物,進而也許可有莊子的藝術人生。
總之,以大自然為師,可以使我們了解死亡是必然的現象。也可以使我效法自然去愛護萬物而減少自己的物慾。了解此宇宙之長久與廣大可以使我們的心靈更開闊。我們如果仰慕大自然的工巧,久之就與道結合,就會以藝術的眼光去欣賞大自然所創造的萬物,如此,無論是有名的黃山,雄偉壯觀美國的大峽穀,或者是周邊的一草一木,我們都可以悠哉遊哉去享受我們的周圍環境了。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或是相同於第四章所謂的櫻寧。
(九)第9章[顏回曰:回益矣……丘也請從而後也。]
在此章中,莊子特意在此大宗師篇的倒數第二章強調“坐忘”,無論是向內修養求道或者向外求知求道,提出一條必要而且有益的修煉方法,莊子稱之為“坐忘”。莊子隨後又借顏淵之口解釋坐忘的意思就是“不僅要到忘卻自己的四肢身體,拋棄自己的聰明才知,不僅要離形去知,更要將心靈融合於大通之道。” 〖原文: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莊子的意思就是靜坐不僅要忘我忘是非而已,而且要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的境界。
(十)第10章[子輿與子桑友……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
子輿猜想:“接連下雨十日,無處謀食,子桑一定是又寒又餓而病倒。” 當子輿送食物到子桑家門時,子桑竟然在邊哭邊唱,但是聲音無力微弱,顯得疲倦不堪。子輿進門後問:為什麽如此呢?子桑答曰:“包容萬物的天地絕對不會偏私的,為什麽天地私心而使我如此貧困呢?然而貧困到如此地步,都是命啊!”
由此寓言:子桑不怨天不尤人,安貧樂道,也不貪生怕死,雖然又飢又寒,但仍然低聲歌唱,隻是說出戰國時代的人民非常貧窮,對於生命無可奈何。莊子之憐惜當時人民的無奈心情,隻好作此種不痛不癢的抗議。
B、<全篇結論>
一、真人-莊子在大宗師篇第1章中創造一個新的名詞“真人”,真人有其特殊的意義,有別於逍遙遊篇中的聖人、神人、與至人,這些人的境界太高太玄,並非一般人努力一輩子可以達到的。在第1章中,莊子所定義的真人卻是一般人可以追求到的,真人具有下列特質:1、具有真知,2、對人間的是非物慾都不貪求不憂愁,3、不喜生也不怕死,4、不過分迷信,不盲目信仰,5、順隨著周囲環境而生活,可以隨遇而安,6、真人的心境與大道契合。由此可見:真人的內心與天合一,而外表則是一般人而已。莊子並且在第8章指出隻要我們立誌要與道契合,以大道作我們的模仿對象或作我們的老師後,再隨著笫4章的修養方法與第9章的坐忘工夫,也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再進一步可以逍遙遊。
二、以道為師-第8章中有“我的師傅啊!我的師傅啊!”當我們年輕無知時,對任何事都迷迷糊糊,需要眼前有一個人作我們模仿型像(現代流行的術語就是Role Model),而大自然或大道隨時在我們的身邊,所以就是我們最好的模仿對相。在第8章中,莊子借許由的言語告訴我們大道有四點值得我們模仿與學習:
1、體會出大自然淘汰萬物是必然現象後,就可以了解:總有一天每人必定會麵臨死亡,所以也會對死亡的來臨處之泰然。
2、學習大自然的澤愛萬物,愛惜萬物,所以我們就會珍惜萬物,不再浪費世界上的有限物質。
3、體會大自然是在萬物之前就存在的,進一步了解現代的太空科學已經證明宇宙已經有一百五十億年的曆史,而且仍有二百多億年的壽命。熟悉宇宙曆史後,就不會在意我們的壽命多寡了。有這種宏觀和遠大眼光後,也不會對人間的是非對錯美醜而去和別人爭執。
4、大道創造萬物,而萬物各有形狀和各有它們美麗的色彩。體會與了解大道巧妙的技巧,就會去欣賞萬物的美麗。
能夠學習到以上的各點,慢慢地以此修養自己,也可以慢慢地進入莊子所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死後的氣化論-在第2、5、6、與7章,莊子重複強調人死後,可以看成是氣的轉變,所以也不知道死和生誰先誰後呢?北宋理學先驅張橫渠(張載)有一段文章最能解釋此氣化論。他說:“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為萬物,萬物不能不化而為太虛,循是出入,皆是不得已而然也。"最後在第7章中,莊子告訴我們:安心地等待上天的安排,也不要憂愁煩慮死後的變化,如此我們的心境當下就在天堂。
四、修養工夫-在第4章內,莊子透露了求道的過三關與得四悟的秘訣。並且在第8章中,莊子教我們要效法大道一條?徑,他要我們了解天的粉碎與淘汰萬物後,就可以讓我們看淡生死,再加上莊子的在第7章的氣化論,就更可以拋棄對死亡的恐懼感(外生),學習天的恩澤於萬世則使我們愛物而不浪費(莊子稱為外物),效法天的遠大的眼光就可以使我們不以人的思惟去介入人間的是非爭執(外天下),所以以大道作我們的老師,我們就可以輕易地渡過所謂的三關。以後我們繼續莊子的求真知的讀書方法和第9章的“坐忘”,長此以往,說不定我們可以眼前一亮,好像看見早上的太陽(莊子稱為朝徹)。繼續我們的求真知與坐忘,也許可以悟出大道(莊子稱為見獨)。悟道以後,我們的心靈就溶入道中,可以與道契合,也就是在第二章提出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既然與道結合,而道是“長於上古的不為老”的古老與不朽,所以我們的心靈慢慢就入於與天同壽的“無古今,不生不死”的境界。
五、追求天人合一的享受-溶於道中,與道契合,但道又是什麽呢?第2章中,莊子描述道是無狀無形、自古固有、生天生地、長於上古。在第8章中,描述大道是碎萬物、澤萬世、長於上古、刻雕眾形。在第4章中,描述悟道者的境界是與天同壽的無古今、不生不死的境界。雖然都是高不可攀的境界,但是在追求與道契合或天人合一的時候,我們可以有這些享受:
1、在求真知與坐忘之時,在陶冶人格的同時,我們需要安排我們的日常生活的作業表以作求知與靜坐的修煉功夫,對退休者而言,他們的每天的時間得到充分的利用。
2、在追求與道契合的同時,我們效法大自然的澤及萬物,就自動產生仁慈心或博愛心或慈悲心。同時、我們的心靈就會迫急的與道契合,如此我們的心靈有所寄托,生命有所安頓。
3、在求與道契合的旅程中,我們會有悠靜的心情,去欣賞我們週囲的美好環境,雖然小橋流水,雖是一草一木,但我們都俱備成熟的藝術眼光去欣賞大自然。
六、至人無己的逍遙-在第7章中,莊子舉公孫才為例,以說明完全忘卻自我的人也可以算是小逍遙吧!莊子借仲尼的口中告訴我們:1、公孫才此人不愁自己的生死,也不憂慮死亡氣化後的歸宿。2、他認為人雖死但精神未死,在母親的葬禮時,人哭亦哭,如此而已。3、他人都以為我的肉身就是我,但是他那裏知道我的肉身並不是真的我呢?所以公孫才已經達到忘我的境界。4、當人夢為鳥就在天空飛翔,夢為魚就在湖中遊泳。所以我們今日的談話是在醒時,還是在夢時?這也表示公孫才的心態已經與萬物為一體了。5、舒適的環境使他來不及笑,心中的微笑也來不及作任何安排。所以仲尼最後總結說:公孫才安心於自然的安排,而不擾心任何變化,所以他的心態就在天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