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陰陽的哲學,在國學中佔很重要的地位,影響後世非常大。
伏羲氏作八卦的時候,就有陰與陽的概念,他首先以一長橫條代表陽爻,而以兩條短橫條代表陰爻,大概陰與陽的覌念就從此而生。可能在商朝時期,易經的一套爻辭已經完成了。周文王不過乘在牢獄期間將周易完全積合而編寫成一本正式的易經。而在春秋初期,老子在道德経第2章中,他把美醜、善惡、有無、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老子道德經的第13章,可以具有兩方麵的意思:一方麵是教人如何養生,養生的道理很簡單,隻是“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連自己的身體都忘卻,還有什麽病呢?進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另一方麵是教人如何處於此社會而不患得患失,進而可以治國平天下。不過,任何一種解釋對守道的人,都會有一樣的效果,都有益身體與有益天下。所以在此章的最後,老子說:&ldq[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老子所謂的道是無所不在,是充滿整個宇宙的。他教政治家要以“無為”治國,教一般民眾的生活要“見素抱樸、少思寡欲”。在此繁亂的社會中,我們該如何與他人相處呢?他在道德經的Ch67中有他所說的三寶,筆者以為這三寶可以作為我們處世哲學的指導。他所謂的三寶就是慈儉讓,他要我們以仁慈心待人,用儉樸的方式過我們的生活,在工作上要有謙讓的心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老子希望我們效法水的謙卑和水的淵厚,效法水的滋潤萬物的仁慈心,效法水的有信用與水的能力,一切大公無私是從政者的榜樣,效法水的順遁自然而掌握最好的時機。老子舉列出水的所有的優點,希望大家效法。如此退可以修身,進可以治國平天下。現先將道德経的Ch8原文與白話文登彔於下:〖道德経Ch8原文〗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2、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老子道德経的前六章,都是他的基本理論和哲學。而在第七章中,他首先讚美天地的大公無私,所以天地才能長久,而他僅用“天長地久”四字來形容天地的偉大。而戰國時期的莊子在他的大宗師篇內,用了許多文詞解釋天地的偉大,他稱讚天地為:“?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物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所以天長地久就是稱讚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世界文獻中,老子可能是世界提出靜坐方法的第一人。當然,印度人或韓國人會提出不同的看法,因為許多印度人認為中國許多的文化產品都源於印度,而韓人可能說老子是韓國人。但是老子是在2700年前就寫了道德經,那時中國與印度尚無通路,所以不可能任何印度的知識傳到中國,所以老子的靜坐密訣是百分之百的本土貨,而說不定是老子死後,他的靈魂飃到印度,轉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在道德經Ch14中,老子心中的道是看不到的,聼不到的,和摸不到的。如此飃渺於宇宙中,而且充滿於此宇宙中。道是如此龐大,不見其首,也不見其尾。而這個虛渺的大道最大的功用就是可以控製今天人類追求“有”的心機〖原文: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也就是保存古道在心中,就可以控製心中的佔有慾了。最後老子說:能夠了解這自古就存在的道,就可以知道&ldqu[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逆向思維可以解釋為以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事物,尤其是與平常思考的背道方向。譬如正常的思維是1+1=2,而廣義的逆向思維是1+1不等於2,或者大於2,或者小於2。當然應用不等於2時,都不是數學的算術問題,而多用於在政治或醫藥方麵。如中醫所開的藥方中,往往利用兩種藥可以相輔相成,其效果會比分開或單獨吃更有效果,這就是所謂的1+1大於2。有的食物也可以相輔相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老子在第18章提出當時社會的亂象是因為大家遠離了大道,因此在第19章,老子認為:在我們希望回歸於隨順大自然的道,我們可以考慮拋棄一切人為的規則。老子舉出在春秋時期的三種特殊的方案,就是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因為聖智仁義巧利都是人定下的規則。但是老子認為此三種方案仍然不足以解決當時的問題,應該再尋求其他方法。所以老子以一條最簡易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道德經的第18章中,老子指出仁、義、智慧、孝、慈和忠等名詞都是人所創造出來的,並不是自然規律的大道。他說:“當大家不遵守自然規律的大道時候,領導人常常就提倡仁義來讓人民遵守。當有智慧的人士出來的時候,在內幕裏,一定會有許多作弊的行為。當在一家族中,許多親人都不能和諧相處的時候,就會有人提倡子孝母慈的觀念。而當國家處於昏亂狀態,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