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前天我看到一篇文章,題目叫做“是誰在向孩子灌輸近乎無恥的教育”。這篇文章的作者對比中國學校與美國、台灣和日本的考試題,讚賞“人家的教育是培養能力,”譴責“我們的教育是在灌輸知識。”灌輸知識的教育比不過培養能力的教育,更能讓孩子未來有發展,那麽向孩子灌輸扭曲的、模糊的、不健康的知識,則損害和摧殘孩子的發展。
這篇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哈佛大學兒童研究中心總結了最近二三十年間,在神經科學、分子學、基因學,行為與社會科學的進步,總結了兒童的心理與情感發展,離不開健康的關係環境。
關係環境指的是什麽?
這個關係環境,指的是兒童跟他們身邊最重要的人,在生活中建立一種關係。這種關係包括與主要的照顧者之間的依戀關係,與小夥伴之間的關係,與托兒所、幼兒園老師和保姆阿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愛麗絲米勒博士寫許多兒童創傷研究的書,其中一本被翻譯成中文,書名叫做《天才兒童的悲劇》。也有人譯為《幸福童年的秘密》。百度網介紹米勒是“瑞士籍世界著名兒童心理學家,以研究兒童早期心理創傷的成因,以及對其成年後的影響而著稱。”在這本頁數並不多的小書裏,米勒以自戀為重心,勾畫了兒童成長的一條軌道,從起點開始,如何偏離了正確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哈佛大學兒童研究中心總結了最近二三十年間,在神經科學、分子學、基因學,行為與社會科學的進步,對促進健康、預防疾病上的重大發現,在兒童成長與發展的理念和實踐上提出一係列新的見解。本篇介紹患有憂鬱症的母親,對孩子成長造成的傷害。哈佛大學的這份報告,給我們提供了對母親患憂鬱症更加清晰的了解,以及在治療和預防方麵采取的措施和啟發。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哈佛大學兒童研究中心總結了最近二三十年間,在神經科學、分子學、基因學,行為與社會科學的進步,對促進健康、預防疾病上的重大發現,在兒童成長與發展的理念和實踐上提出一係列新的見解。本篇介紹患有憂鬱症的母親,對孩子成長造成的傷害。哈佛大學的這份報告,給我們提供了對母親患憂鬱症更加清晰的了解,以及在治療和預防方麵采取的措施和啟發。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自古以來,宗教領袖都會教導別人憧憬和追求天堂的生活。但是這類教導有天壤之別。它可以是在生活所需已經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教人不被物質世界所控製,讓心自由;也可以以不受物質世界的控製為名,甚至在基本生活都無法保證的情況下,奉獻所有,舍身取義;而人卻像吸食了毒品一樣飄飄然,幻象著自己在天堂的美妙生活。看似都在追求天堂的生活,但後一種教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雲女士的故事對於中國人來說,簡直是太普通不過了。她和丈夫結婚近三十載,可真算得上過著“你挑水來我澆田”的恩愛生活。丈夫也是出了名的好脾氣。他們倆在任何事情上都能互相理解,互相扶持;唯獨遇到婆家的事情,丈夫立馬“變臉”。隻要婆家有點動靜,雲女士家必發生地震。每一次地震都讓雲女士和丈夫雙雙傷筋動骨,也曾不止一次地鬧到上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11-29 10:30:25)
兒童身心健康發育需要三個基石:健康的、適當的營養;物理、化學和建築環境;以及兒童的關係環境。而兒童的關係環境則是中國家長最忽視的一麵。
健康的、適當的營養
科學發現,懷孕婦女的營養狀態影響胎兒的發育。這個時期營養不足,會造成孩子肥胖,成人後的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也會影響到胎兒和嬰兒的免疫力係統的發育。營養不足會刺激母體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一個叫明明的孩子,他的父親常年酗酒。明明出生後,這對父母經常吵架,甚至動手打架。因為父母親都沒有正式工作,家裏的生活十分拮據。有的時候他們窮到連奶粉錢都沒有。明明三歲的時候,他的父母終因不合離婚。明明跟了媽媽。從此明明每天跟著媽媽在外擺攤,回到家裏的時候,媽媽精疲力竭,倒頭就睡了,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明明。如果明明的父母明白童年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我喜歡電視劇《紅高粱》的劇情不拖拉,演員講話和表情都很自然。我最感興趣的是看到從沒見到的農村生活方式與文化習俗。我隻了幾集,不太了解這部劇的主題。但我注意到劇中兩個孩子的生活,包括大少奶奶對男孩豆官的偏愛,對女孩琪官的歧視。比如她當著兩個孩子的麵,給豆官玩具,不但不給琪官,還訓斥女孩:“你一個丫頭片子…”。我想討論的是關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