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天堂不需要用錢“,但我們還在地上

(2014-12-13 09:30:06) 下一個


            自古以來,宗教領袖都會教導別人憧憬和追求天堂的生活。但是這類教導有天壤之別。它可以是在生活所需已經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教人不被物質世界所控製,讓心自由;也可以以不受物質世界的控製為名,甚至在基本生活都無法保證的情況下,奉獻所有,舍身取義;而人卻像吸食了毒品一樣飄飄然,幻象著自己在天堂的美妙生活。看似都在追求天堂的生活,但後一種教導不僅讓人陷入貧窮和焦慮中,甚至瘋狂到毀掉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這後一種“天堂”的教導貌似神聖,具有欺騙性。有一位低收入的女士就被這樣的教導灌滿了腦袋:“經上不是說了嗎?你看天上的飛鳥,不種也不收,天父尚且養活它們,你為何要為錢憂愁?”“救人靈魂,把福音傳遍地極才是最迫切的事情。“錢不是問題。上帝從不缺錢。”“上帝的恩典夠我們用的。”這位女士信從了“天堂之說”舍身取義的教導,不理會孩子的病情,在家裏已經揭不開鍋的事情下,依然毫不猶豫地借貸奉獻;並且以極度興奮的熱情,跟隨一隊人馬滿世界跑著宣教。如果有人問她,為什麽不存些錢給孩子治病?她的回答是:“我積財寶在天。”“反正天堂不需要用錢。”結果,孩子的病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導致終身殘疾;家庭經濟窘迫導致破產。

我試圖跟這位女士談談天上和地上的生活。她隨手掏出一篇文章要我閱讀。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天堂裏麵不需要用到錢”。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一生過著極其吝嗇的生活,卻把錢都饋贈出來做慈善事業。我看了這篇文章之後感覺有點哭笑不得:天堂裏麵不需要用到錢,可我們現在仍在地上。而地上的生活很多方麵需要用到錢。

            誠然,我很欽佩這位過著簡樸生活,把錢財都捐獻出來做慈善事業的富豪。我讚成這種精神的神聖而又崇高。即使我不能賺得腰纏滿貫,我也願意像那位富豪一樣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做出饋贈”。即便錢堆成金山,我相信我也不會去過奢侈的生活。誰不願意能夠放下世俗的一切,專注天國裏的美好?

但是我們很多人沒有選擇的權利。既不在天堂,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必須在生活中支付各種各樣、大大小小數額的鈔票才能生存。難道我們非得讓全家人砸鍋賣鐵,住到馬路上,再背著高利貸去“為天國做有意義的事情”,這才是美德和靈性的表現麽?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能力賺得腰纏萬貫;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才幹為世界創造價值。有人有能力捐錢行善,有人把自己的才華貢獻給社會和社區。有人辛苦勞作,養家糊口。誰能說,哪一種人更偉大?哪一種人做的事情更有意義?

生活富有但選擇過一種樸素簡單的生活,與一無所有,被迫在艱難的生活中掙紮是兩碼事。瑞士基督徒醫生和心理學家保羅屯尼爾(Paul Tournier)曾說,讓一個富有的孩子“窮著養”,跟一個家陡四壁的窮孩子過一樣的生活,他們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我認識一對宣教士夫婦,一輩子在海外宣教,退休回來之後,連個小公寓都租不起,沒有別的技能,找不到好的工作,日常生活常靠別人接濟。你覺得這是蒙上帝祝福的生活嗎?你覺得你可以對他們說:“你們幹嘛要為找錢犯愁?反正天堂裏麵不需要用到錢。”

我發現,盅惑和煽動別人奮不顧身,犧牲自己去奉獻“最後一滴血”的人,往往是一些最善於專營的人。我曾經見過一位嘴上掛著“要積財寶在天”的傳道人,最喜歡接受信徒奉獻給她的錢財。每到過節,她就站在教堂門口送“祝福”、同時兼收“紅包”。我提醒她在風雨中站了兩個小時了,該回去歇歇了。但人家毫不猶豫地回答:“我不累”。這些人賺足了“下半輩子的飯票”,擁有房子、票子和車子,還有旅遊的愜意,卻善於打著上帝的旗號,極力鼓動和號召那些還欠著“上半輩子飯票”的人,放棄一切去實踐“斯諾底主義”--- 滿足所謂高尚的理想、主義、宗教等。這種教導對缺乏能力奉獻的人是一種精神傷害。

顯然,一味追求天堂不需要用錢,或者積財寶在天的教導,會使人深陷貧窮和焦慮。這種狀況不利於人的心理、情感和精神健康,也不利於家庭的建設。這種教導是扭曲的、是病態的,是最具欺騙性的。到頭來從中獲益的,仍然是那些收了紅包,得了奉獻的宗教騙子。所以,我們需要智慧識別這種打著天堂之說的騙局,需要勇氣對這樣的天國騙子說聲“不”,需要能力誠實地麵對現實,照顧好我們的家庭,為人們和社區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需要明白:生活在愛中,活出正義、喜樂,這才是耶穌基督所講的“天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紫檀吧主 回複 悄悄話 : )! 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