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自殺、憂鬱症與代際創傷: 《北大女作家兩個兒子相繼自殺》討論會有感

(2024-03-16 23:44:55) 下一個

       上周六晚應邀參加一個線上《北大女作家兩個兒子相繼自殺》討論會,想到近期頻頻報道的類似事件,頗有感慨:發生了無數次悲劇之後,人們是否吸取了教訓、學到了功課呢?我認為許多人也許還沒有。

       不過,這個討論會也讓我看到,“心理創傷” 這個概念正在漸漸走進大眾視線中,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了解到許多以前不解的問題。比如作家本人的憂鬱症,以及她兩次自殺的經曆,以及兒子們的自殺,包括其他相關的個案,都是心理創傷惹的禍。

什麽是心理創傷?

      心理創傷並不是一個人曾經發生過什麽要命的大事件,而是有過某種經曆之後,人的“內核”遭到改變:

      大腦的結構、瘢痕的細胞,以及被傷害了的神經化學物質。

       這個看不見的陰影,導致副交感神經係統感覺不到平靜和放鬆,容忍壓力和逆境的能力大大下降;而占據了主導地位的交感神經係統,時時處在備戰狀態,因為它認為到處是威脅,而為了適應和控製外部的威脅,就會產生過激反應。

       舉個例子:一位僥幸從伊拉克戰場活下來的老兵告訴我,他曾經和他的戰友們被敵人逼到一條死胡同裏無路可走,完全陷在恐懼中,神經高度繃緊。突然間他聽到一絲聲響,便毫不猶豫地朝聲響的方向開槍,結果打中的是一個小女孩。

        創傷就是一個人大腦的警報器一直開著:危險!必須隨時端著槍,保持隨時扣動機板的狀態。不論是自殺,還是其他極端的行為,比如酗酒、吸毒、亂搞兩性關係,甚至所謂的激情殺人,都是因為大腦的警報器無法關閉。平日裏使用其他心理防衛來維持,比如用理性思考、討好別人等方式應對,但因為他的心理彈性差,在遇到一些問題、某些壓力或者遇到挑戰時,就會釀成悲劇。

作家的憂鬱症從哪裏來?

      兩個原因:代際創傷與兒時的家庭環境。

      報道中對作家的媽媽行為和性格的描述是這樣的:偏執、占有欲和控製欲、給家人壓迫感、無緣無故地發脾氣,莫名哭泣,還經常對女兒大聲斥罵,作家描述媽媽是一個“脾氣陰晴不定”的人;“她的暴怒和脆弱都來得猝不及防。”

     作家寫到:“撫平她(母親)的情緒,平息她的怒火…我們才有呼吸的餘地。”

      顯然,這裏描寫了一個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母親。

       一個令心理治療師也望而怯步的心理疾病。

        而邊緣性人格障礙的原因,就是童年心理創傷。

        我們不知道作家的母親有著怎樣的經曆。但每一個中國人都有沒有經過處理的“集體苦難”和“精神傷痛”。大腦,完整了記錄了曾經經曆的一切。雙雪濤是中國最有名的年輕作家之一,他的小說描寫20世紀90年代席卷東北的大規模下崗,他的老家沈陽隨著經濟衰退,以及隨之而來的集體幻滅,和個體孤獨。他描寫一個貧困社區,街上到處都是輟學的年輕人:“每天無所事事,細長的脖子,叼著煙卷,也沒餓死”。他小說中的角色為了生存做出不光彩的選擇,包括殺人犯和酒鬼。

     雙雪濤寫到:不像是人們把事情消化了,然後向前看。他們隻是把發生的事情掩埋了。

      文學家真不愧是傑出的心理學家。掩埋的是發生過的事情,留在身體裏的,是由此產生的負麵思想,情感、行為等;於是,首先透過基因傳給下一代。這就是代際創傷傳承。現代科學的研究發現,有 37 個與 創傷相關的不同基因,一代傳一代。

       除了基因裏傳承的創傷,一個有著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母親,又能怎樣給孩子提供健康的家庭環境,讓孩子無憂無慮地快樂成長呢?    

      麵對這樣一位脾氣陰晴不定、隨時火山爆發的母親,一個小孩子除了以膽怯的安靜、唯唯諾諾的聽話來進行自我保護,還能怎樣?

        可悲的是,孩子這樣本能的自我保護心理防禦,不僅很少得到大人的保護和支持,反而往往因為表現出的症狀,成為家庭的“替罪羊”。比如,孩子被看做有行為問題,或者情感問題。在美國這個自閉症被過度診斷的國家裏,許多孩子被簡單地診斷為自閉症。這個診斷誤導家長不麵對和醫治自己的創傷,反而把孩子當做病患治療。

       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早已不是新的故事。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早年就發表過罹患憂鬱症的母親,對孩子健康發育的影響。

       2024年2月份,一篇關於親子神經同步與消極的家庭情緒氛圍和兒童的心理病理症狀有關的研究報告發表出來。有意思的是,這篇論文的作者們都是華人的名字。他們的研究發現小孩子是通過觀察和效仿大人,來學習如何表達和調節他們的情感。因為他們的神經與大人同步。如同伴舞,孩子懂得如何配合大人的舞步。這項研究從神經生物學角度,解釋了消極的家庭環境如何通過孩子與父母二人組大腦中共享的社會情感表征,來影響孩子的情感調節係統。

        多少孩子為了能夠呼吸,不得不像作家那樣,小心翼翼地“撫平她(母親)的情緒,平息她的怒火。”

教訓和功課學到了嗎?

       外祖母的邊緣性人格障礙表達著她曾經的創傷被忽視,而她的創傷無法讓她滿足女兒童年的情感需要;

             相反,這種家庭的角色往往是反轉的。那便是孩子必須像作家那樣,滿足母親自戀的需要。“來自扼殺他人喜樂的喜樂” ---保羅吞尼爾醫生這樣描寫那種自戀的母親,她們無法提供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給孩子,卻往往能做出驚天動地的犧牲,來證明和感動自己對孩子的愛。

            而一個在邊緣性人格障礙母親身邊生存下來,失去童年歡樂的作家,又如何能夠給她的孩子提供“神經共享”的積極、健康的家庭環境呢?

              自己沒有的,給不了孩子。             

              自殺、憂鬱、殺人… 我不認為大多數人學到教訓和功課。那就是,家庭功能失調,與打罵孩子或忽視孩子同樣對孩子具有傷害性。

              曾經,我們不懂的創傷,製造一個又一個,一代又一代的悲劇。大多數成年後的孩子,就算此生不會成為極端悲劇的主角受到社會關注。但他們生活的苦澀,有誰知曉?

       很感恩能夠受邀參加這個討論會,看到年輕一代的追求甚是欣慰。惟願更多人覺醒。

 

Qinhttps://psycnet.apa.org/fulltext/2023-89696-001.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