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閑人

幾方田畝,耕耘不輟,樂在其中
博文
在滴水洞,毛澤東肯定對如何發動文化大革命進行了整體謀劃,這其中依靠什麽人是最為重要的問題。環顧周圍,黨的核心圈裏的幾個主要人物何人可依?答案不難理解。劉少奇,這個自延安整風運動以來一直最受他器重、被視為接班人的人,已徹底令他失望。這失望既是哲學的,也是政治的,更是組織的。說它是哲學的,即人類之路究竟是走獸道還是人道?社會的發展的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三,文革破天荒地創造了一個官怕民的社會。文革前,官僚主義欺壓百姓的惡行觸目驚心。撇開建國前的土改不談,在建國後不久開展的鎮反、三反、五反、反胡風、反高饒等一係列運動中,各級官吏的權威得到空前的樹立和鞏固。特別是在反右運動中,單位的一把手可以隨心所欲地將一個人打成右派,而一個人如果被打成右派,意味著他即時成為異類,遭受非人的折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其次,文革是毛澤東一個人的戰爭,麵對的是億萬人。打出的大旗是: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縱觀幾千年所謂的文明史,其實並不文明,它充滿血腥,誠如魯迅所說:“我翻開曆史一查,這曆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曆史之所以充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76年6月15日,重病在身,自知將不久於人世的毛澤東,對在場的華國鋒、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王海容等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八十多歲了,人老總想後事,中國有句古話叫蓋棺論定,我雖未蓋棺也快了,總可以定論吧!我一生幹了兩件事,一是與蔣介石鬥了那麽幾十年,把他趕到那麽幾個海島上去了,抗戰八年,把日本人請回老家去了。對這些事持異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66年5月16日上午10點半,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舉行全體會議,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通知首先說:中央決定撤銷1966年2月12日批轉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組關於當前學術討論的匯報提綱》,撤銷原來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組”及其辦事機構,重新設立文化革命小組,隸屬於政治局常委之下。嗣後的文件顯示,該機構於1966年5月28日成立。新成立的文化革命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自1976年那場宮廷政變發生後,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十年動亂是官方對文化大革命的基本表述,但民間一直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孰是孰非,還是留給後人論證吧!但當今的政治上取得的顯著的成就有目共睹,諸如建立了良好的接班人製度以及胡錦濤裸退,體現了共產黨的具有強大自我修複能力,當今的強力反腐,則反映了共產黨有信心有能力鏟除腐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江青在1951——1952的冬春季,曾獲得過一個重要的職務——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處處長。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職位,它控製著所有文檔的流通,並能及時掌握黨的領導人的去向。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她幹了沒幾天便丟失了這一職務,同時丟失的還有在電影委員會和中蘇友好協會的職務。有關她失去這些職務的原因眾說紛飛,一種說法是她和辦公室主任楊尚昆發生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47年3月18日,江青隨毛澤東轉戰陝北,任中央縱隊直屬隊協理員。黨中央留在陝北,是毛澤東魄力、策略、英雄氣概的最大體現。3月29日,黨中央在清澗以北石嘴驛附近的棗林溝召開了一次會議,決定: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留在陝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的工作;劉少奇、朱德這一文一武到河北平山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擔負中央委托的任務。棗林溝會議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說到此,不由得引起聯想:江青的婚姻觀是怎樣的?裴明倫是她的第一個丈夫,是一個富裕家庭的少爺。和這樣的人廝守一生,隻要恪守“雌馬”之貞,便可三十年媳婦熬成婆,享受榮華。但這樣的生活不是她所希望的。丈夫在家族勢力麵前妥協了,她毅然與其離婚;俞啟威的出現,使她眼睛一亮,她的生活從此充滿激情和希望,他們一同參加遊行示威,抗議日本帝國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37年7月下旬,藍蘋奔赴革命聖地延安,幾經周折,於1937年8月底抵達。抵達延安後,在第三招待所(西北旅社)登記時,用的是新改的名字——江青。青,藍色也,說明她依然喜歡藍色,希望自己的事業能像藍天大海一樣永存。11月,由於俞啟威的作證,江青恢複了黨籍,並進入中央黨校學習。獲得組織的承認,江青仿佛進入一個新天地,很快就成為活躍分子。著名的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