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蘭蘭的天空之四:從哪裏開始?從澳洲遊玩會來後,我看到蘭蘭認中文字有了一些興趣,她很喜歡把所有的卡片鋪滿一地,
象做遊戲一樣去找。我想她對識字的能力已經顯現出來了,應該可以拿書本來教她了。因為
住在國外手頭也沒有太多的中文書,現成的有一本她爸爸從台灣帶回來的“兒童三字經讀本”。
這本書隻是節選前幾句,有彩色插圖,字很大,雖是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小時候看到新聞裏出現毛主席的時候,身邊跟著的總是翻譯王海容,我那時候從來沒有聽說過張玉鳳這個名字,更不知道她曾經是毛主席身邊的機要兼生活秘書,直到有一天我親眼見到了她,悄悄地站在她的身旁,那一眼讓竟然深深地印在我一個小孩子的腦海裏。七十年代末,毛澤東主席已經去世了,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下午,學校召開家長會,家長已經陸續進入教室,可是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2-05 18:58:04)
引子“那是一種是什麽感覺?”她告訴他,象在又黑又深的隧道裏,不顧一切地向前衝,“隧道總有盡頭,前麵總會看到光亮。”“真的嗎?我怎麽覺得衝出去,四周還是一片汪洋。”時空的回聲施瑤回國定居已經快五年了,跟著丈夫,帶著女兒過著普通而忙碌的日子。這天原本也是平淡的一天,要不是在浦東機場看到那個熟悉的身影,所有的往事,怎麽會一下子閃現在她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0-02-05 18:29:16)
一位朋友告訴我“我總是說還沒有準備好做媽咪,別人說你永遠也沒有準備好的時候。”聽起來真的挺悲哀的.如果不是因為特殊原因延遲了生育小孩的時間,大多數人當媽咪時還算年輕。經過九月懷胎,痛苦分娩,等到把那個皺皺巴巴的眼睛象熊貓一樣睜不開的小肉團抱在懷裏時,以為自己真的當了媽咪。其實後來才發現,這個做媽咪的人,原來自己也就還是個沒有長大孩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愛北京天安門“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這是我童年是流行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無論男女老少,誰都哼上過兩口兒。天安門的城樓,天安門的廣場,在我是出門坐上五路大公共就到的地方,上學後才知道,那裏是首都北京的中心,是全國人都向往的地方。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流逝的歲月殘存在我模糊的記憶裏,但對天安門的記憶仿佛又在這其中,紅色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0-02-05 18:02:18)

蘭蘭的天空
三:阿姨講的故事蘭蘭快兩歲時,我帶她去澳洲南部看一位好朋友梁阿姨。她從前在北京時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幼稚園的老師,臨離開澳洲時我們自然聊起了蘭蘭。她給我講了一個她在當老師時班上一個小朋友的故事,沒想到這個故事給了我試試看的信心,也沒想到這個故事把蘭蘭帶到了識字閱讀的廣闊世界裏,我從心底感激我的這位好友,也想到在生活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0-02-04 12:18:46)
十年媽咪心
習慣了日轉星移的平常日子,從未好好靜下來想想,假如真的隻有三天的希望,我願意看到的是個長成個什麽樣的孩子呢?盲人作家海倫凱勒有一篇很有名的作品,其中提到“假如給我生命中的三天。”,當時讀起來很感人很振奮,現在自己當了媽,真想問問這個難以用隻言片語答複的問題:假如給我三天,最希望看到孩子的是什麽呢?這是一個揪心的問題,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2-04 12:10:52)
年貨
“該辦年貨了。”記得小時候,每逢大年三十前,如果能聽得到父母這麽一句話,東西還沒買,心裏就已經樂開了花。畢竟就有個盼頭了,年是年年過,貨是年年買,越買越多,後來家家戶戶親朋好友越送越多。開始還激動地不得了,恨不能人家還沒出門就像迫不及待地打開欣賞品嚐了。可這股子新鮮勁兒,隨著歲月的飛逝,怎麽越來越少了呢?辦年貨,在我童年的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2-04 11:58:00)
蘭蘭的天空
二:認字早嗎?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所以不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來教不完全一樣的小孩。這裏用在蘭蘭的方法也隻是能從中找出一些小孩智力發展的相同點,不同點暫且忽略,但絕不能忽視。學齡前的小朋友記憶力很可能是一生中最好的一段,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記住所有發生的事。比如去過的地方,見過的人,長大了就會忘記許多。可是我們仔細想想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寫在十年媽咪心之前
當媽難當個在美國的中國媽更難養孩子的父母沒幾個不希望自己的娃兒長大能成龍成風的,可是等到孩子長大了,要上大學了,突然跟你說:“媽,我想報考離家遠的大學。”那時候,當媽的心理是什麽滋味,不用說都猜得出來。這是孩子給你個想法,如果遇到那位看著當媽的滿心歡喜端著孩子從前愛吃的飯菜到宿舍探望他時,他竟躲著不見,或是不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