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文金手指

(2010-02-05 18:02:18) 下一個


蘭蘭的天空


三:阿姨講的故事

 

蘭蘭快兩歲時,我帶她去澳洲南部看一位好朋友梁阿姨。她從前在北京時做了很長一段時

間的幼 稚園的老師,臨離開澳洲時我們自然聊起了蘭蘭。她給我講了一個她在當老師時

班上一個小朋友的故事,沒想到這個故事給了我試試看的信心,也沒想到這個故事把蘭蘭

帶到了識字閱讀的廣闊世界裏,我從心底感激我的這位好友,也想到在生活裏我們隻要稍

微用一點心思就會從周圍的朋友事物中得到許多的啟示,有些甚至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70年代後期,主人公是她幼稚園班上的一個小朋友。那個

小孩從小班到中班一直到大班都由梁阿姨教,當時小朋友的媽媽在清華大學工作平日很忙,

家裏經濟條件有限也買不到許多玩具。後來他的媽媽想不如教小朋友識字,等他會認一些

基本字了,就可以看小人書也就會有許多有趣的事情可做了。於是那個小朋友就直接從一

個字一個字認起,後來在梁阿姨班上,他可以給小朋友們讀故事,甚至可以讀報紙了。

 

這也是一個真實的例子,當然70年代的父母們還沒有那麽多機會接觸一些早期教育的方

法理論,但她們自己根據條件小孩的環境去試著給小孩提供一些教育的機會。由此我想

到,如果完全按照教育專家的所有方法理論去對小孩進行早期教育,並不是一個最完善

的方法。一來許多父母並不都是學師範的出身,過多的理論往往會給自己造成壓力甚至

會有枯燥的感覺。這樣首先的心理狀態上就不是一種積極樂觀的,如果在看到別人的小

孩的一些成績而反過來對比自己的小孩,就會事與願違,也就是說在對小孩的早期教育

上起跑線上就摔了一跤。

 

我自己的經驗是抓住大的方向目標,根據自己小孩的性格特點,針對性的指導教育,也就

是從前教育學上常講的因才施教。大的方向要先問問自己,在孩子幼小的時候我們做父母

的到底應該給她們什麽可以讓他們一生受益無窮?我們的關心愛護,我們提供的豐富的物

質生活,我們在言傳身教中給他們的品德教育,不僅這些我們還可以給他們一個點石成金

的手指頭,就是教給他們培養閱讀的技能,培養他們閱讀的愛好。

 

我這裏的建議是給那些有時間有興趣有條件的父母,但對那些工作很忙,認為識字閱讀的

事可以交給學校老師去做的父母來說,這些建議同樣能給他們一些啟發。想想看一個老師

普通要教多少學生?2030?還是更多?她有沒有過多的精力去發覺班上每個小孩的不同

特點?她在繁重的工作之餘有沒有過多的心思花在你的小孩的特殊要求上?她能做到的隻

是保證整個班級的平均水平,甚至這個平均值往往隻用分數名次來表達。一兩次分數和名

次和小孩的閱讀能力沒有關係。

 

想象一下在這世界上誰是同孩子朝夕相處的人?誰是感受孩子喜怒哀樂最多的人?是父母。

隻有父母才有條件有能力去發掘自己小孩的特點,換句話說隻有父母才肯費心思去揣摩這

些特點,這是一種天性,一種無私的愛的動力會驅使父母去這樣做。

 

看到這裏你還認為那些都是老師的事嗎?也許你還是認為我隻希望我的小孩成績平平就好

了,我用自己小孩的例子最大的目的,是想告訴每一位父母,在孩子的學前教育問題上,

你們是最有資格有責任的去給孩子一個機會去發掘他們的潛力

在他們記憶力最好的時候最單純的時候,受外界幹擾最少的時候,找出他們的特點興趣所

在,打開識字閱讀的天窗,沒有父母的細心發掘很多孩子的特製潛能就會隨著歲月的流逝

而也漸漸變得暗淡無光,作為父母會不會覺得愧疚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