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希臘—羅馬文明的衰亡(中)
基督教的產生與分化
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是由猶太教衍生的。
如前所述,世界所有已知文明都發軔於小國寡民型政教合一社會,每種文明都有各自的人類起源說。
猶太教是中東耶路撒冷等地的猶太族群信奉的單神(God)宗教,不僅最初,而且至今,都非普世之宗教。根據猶太教教義,猶太人自稱為上帝特選的族群,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希臘—羅馬文明的衰亡(上)
古羅馬的“皇N代”
屋大維死後,古羅馬仍舊是共和國,但國體更像君主製。盡管參議院選舉“奧古斯都”的做法依舊保持著,但手上握有實權的皇帝早在死前就選好了自己的繼承人。
屋大維身後的早期繼任皇帝都是愷撒的子孫。梯波由斯的繼承者是提比斯(公元14年—37年在位),然後是蓋由斯,又稱卡利古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希臘—羅馬(Greco—Roman)文明的興盛(3)
古羅馬兩次“三人執政”的因果
前途永遠是光明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偉大的人物總是與偉大的社會發展相伴生。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上文述及的古羅馬共和國的希臘—羅馬文明擴張很快出現了瓶頸狀態,既存的社會體製運作失序,原有的幾大階級的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
三次“布匿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希臘—羅馬(Greco—Roman)文明的興盛(2)
在古羅馬發揚光大的希臘—羅馬(Greco—Roman)文明,這個公認的提法本身就很說明問題。希臘—羅馬文明的興盛,說白了,就是亞曆山大未竟的事業在古羅馬的凱撒手裏實現了。
那句話說得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西方文明的帝國霸業從古到今都是“打”造出來的。
事實上,共和初建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7-27 21:03:16)

永在的風範不朽的人生
嶽父王化逝世十周年悼
女婿朱立平
光陰荏苒,白駒過隙。嶽父離開我們已然十年。
憶及飛逝的歲月,作為大女婿的我,百感交集,借此十周年之際,哀為短文,聊表緬懷之情,順致崇高敬意。
記得當年初見嶽父,嶽父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爽朗,非常的爽朗,無形中消解了我的局促和緊張。與嶽父接觸多了、久了,我發現嶽父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希臘—羅馬(Greco—Roman)文明的興盛(1)
據信,古希臘文明的前身是邁錫尼文明,邁錫尼文明則是對米諾斯文明的揚棄。
20世紀初,英國考古學家埃文斯在距希臘半島99英裏的克裏特島上發掘出公元前2000左右的宮殿遺址後判斷,該宮殿的原址就是傳說中米諾斯王朝的迷宮。因此,此遺址代表的文明被稱為米諾斯文明。
根據考古發現推斷,米諾斯王朝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明的聯動及其啟示
在全麵細致地探究和比較中西文明之前,我們已經預先明確,中華文明的曆史發展存在著一個王朝興亡律,西方文明的曆史發展存在著一個霸業興替律。
中華文明雖然是內斂型世俗文明,但在演進過程中一直或多或少地與其它文明存在著聯動關係。當西方外擴型宗教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幅員廣闊、物產豐饒的中國社會便成為西方文明各國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王朝興亡律與西方霸業興替律
大道至簡。
中西文明,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由兩個人(秦始皇和亞曆山大)起始的兩個律(中國王朝興亡律與西方霸業興替律)分別演進、相互碰撞、相互促動、同步終結的曆史結晶。
在具體詳述中西文明的曆史發展之前,提綱挈領地簡釋中國王朝興亡律和西方霸業興替律,作為隨後為文的基本線索和指針,也為具體明確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秦始皇與亞曆山大之比較
1、登基前簡況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開始商鞅變法;同年,馬其頓王子亞曆山大降生。
馬其頓城邦是希臘半島的東北“蠻邦”,如同西北的秦國在東方六國眼中一樣。因為秦國不開化,孔子西行而不入。
秦始皇的父親異人曾經被送往趙國作質子(實為人質);亞曆山大的父親菲利普王子15歲時被送往底比斯城邦學習(實為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古希臘兩大陣營之爭
作為西方文明的源頭,古希臘文明骨子裏是政教合體的小結構城邦文明,從始至終都沒有產生過“國”的概念,甭提更高級的世俗“國家”概念了。
由於古希臘眾城邦的“教”皆各擇所需地選自古希臘神話,可謂同源不同神;因為眾城邦“教”的不盡相同,所以眾城邦“政”的發展也相應地各具特色。其中,最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