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啊撲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近讀澳大利亞的主持人拉莫娜•科瓦爾的一本書,《探索孤獨鬥室的靈魂》,是本作家訪談錄,其中包括28位著名作家的訪談。這些被采訪的作家裏,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熟悉的有幾個,其中有索爾•貝婁,不熟悉的有一大堆,數也數不清。
在采訪索爾•貝婁時,可能為了調劑氣氛,拉莫娜問了一個有關貝婁作品裏女人穿的浣熊皮外套的問題,問題有點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郵差》【美】查爾斯•布考斯基
小說情節很簡單,講述一個人開始做郵遞員,後來又做分信員的故事。非常好看,文字平實深刻,平實似一把泥土,深刻讓人寒冷刺骨。布考斯基不愧也是個詩人,小說裏頻繁閃爍著詩性的美感,細微精致,而又似若即若離。
讀了這部小說,一改我對布考斯基的糟糕印象,因為之前讀他的《苦水音樂》,感覺確實不怎麽樣,甚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讀了兩本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的書,《無聊的魅力》和《擁抱似水年華》。開始讀時還帶著一點小興奮,作者的中文譯名不錯,透著一絲英格蘭的浪漫情調,正如詩人蘭波,名字都蕩漾著法國的韻味。讀後發現,這兩作品純屬心靈雞湯,大感上當。其膚淺的感悟和說教,承襲了暢銷作家一貫作風,魅力全無,隻有無聊。
當然,也不是全無是處,偶爾會有幾個稍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口沒遮攔的人》——貝婁
一封巨長巨長的信,從頭寫到尾,就成了這部小說。
開始還行,圍繞“口沒遮攔”這一主題展開,貌似誠懇地檢討自己信口雌黃的惡劣行為。到後來就越扯越遠了,摻合進不少雜七雜八的事兒。讀著讀著,俺慢慢走神兒,身邊“雞毛蒜皮”的瑣事也隨之過起了電影。上個星期,我們部門稀裏嘩啦一下子裁了六個人,我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自我是由你自身的小扭曲和謊言組成的安樂窩”---諾曼·梅勒
《已故的帕斯卡爾》--【意】皮蘭德婁
因經濟矛盾和家庭矛盾,一天,他一聲不吭,舍家棄妻。跑了。在外晃蕩一大圈回來,發現家裏人都以為他已經死了。於是將錯就錯,改名換姓,裝為另外一個人,在另一地方混了兩年,風生水起,誌得意滿。但是,雖然又收獲了愛情,心卻七上八下,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利用幾個周末的空閑時間,終於看完了羅貝托·波拉尼奧的《2666》。
*
第二章《阿瑪爾菲塔諾》
講的是一個小知識分子的遭遇。
P196,呈現主人公無意思畫下的圖,然後作者加以有意識的分析,似榮格的套路。主人公與爺爺幽靈的對話,似又是榮格的慣用伎倆,我猜作者也許是榮格的粉絲吧。
文中提及“三條腿的桌子“,我似又看到伊莎貝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講一位吃軟飯的年輕人的彷徨與苦悶,他有才華,長得似乎也討女人喜歡,他畫畫,他寫作,他輾轉於各個女人,然後始終逃不了現實和內心的重重矛盾。這篇小說頗有點自傳意味,作者的寫作手法相當現代,即使現在看來,也不輸給當代的作家。如果不太糾結小說的內容,而從小說的表現手法來看,這部小說還是相當不錯的。
太宰治,日本&ldqu[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讀了榮格,我的夢有了古怪的彩色;讀了薩特,一張皺巴巴的紙也能讓我憂傷;讀了大江健三郎,腦袋裏淨是綠綠的森林;讀了村上春樹,任何狹小的空間都讓我窒息緊張;讀了馬爾克斯,我想騎上神馬,在浮雲中尋找一顆真實的雨滴;讀了胡安·魯爾福,我想和莊子那鏽跡斑斑的靈魂嘮嘮嗑說說話;讀了川端康成,突然覺得那些美好的記憶已經遙遠;讀了渡邊淳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我的生活就是從我生活的真實情節裏偽造自傳,虛構曆史,捏造一個亦幻亦真的存在。
-----菲利普·羅斯

夜裏,我遇見了魔鬼,還有好幾個。紅魔鬼全身是紅的,黃魔鬼全身是黃的,藍魔鬼全身是藍的,當魔鬼們聚在一處的時候,瞬間就變成了一隻大個兒的白魔鬼,臉盤也陡然大了三倍,嚇了人一跳,那大大的眼睛白白的臉,跟範冰冰似的,皎潔的月光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7.13從多倫多出發,奔QuebecCity,開車8小時到達。在GPS的順利指引下,找錯了住宿地點,初戰即暈,原來是錯寫法語的Rue為英語的Road。不過,走錯的地方風景倒是怡人,依山傍水。再整旗鼓,重新尋找,1小時後到達預定的Cottage。附近小店買啤酒,小酌後早歇。
7.14去QuebecCity老城,忠厚老實的GPS引我們至一個四星級停車場,$30停一天。在老城廣場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