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心理

從事精神衛生研究和心理治療,理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給人帶來困擾,希望與朋友共同關心身心健康
個人資料
蘭草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8-06-01 10:14:28)
這幾天博客翻新慢,有點愧疚於常來翻看的朋友.我心理有許多話要和朋友們傾訴,隻是沒有時間把它們寫出來.白天工作還是滿負荷,晚上和周末看客戶,做義工,社區的講座,還向朋友炫耀可以為她們包粽子,粽葉上周買來,糯米,小豆都齊了,怎麽也得趕在端午前把願還了.我這個人有點兒想不開,把信用看得比命還重要.隻要答應下來的事,一定要做.忙是忙了一點,心裏卻很寬慰,覺得自己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5-30 22:29:19)

溫哥華是一個美麗的城市,這個季節是百花齊放的季節.人們生活在鮮花叢中.我每天走路去上班,短短的十來分鍾,每一步都有鮮花迎送.這幾天沒有雨,我記錄了上班路上的花花草草.不同顏色的杜鵑就有近十種.正如一個名人所說,美是到處都有的,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我想眼睛是有的,隻是要有心情.請跟我一起走過鮮花鋪滿的路,有一個上班的好心情!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5-29 21:01:18)
這幾天,中壇的幾個班主很辛苦,要收支票,對帳目,還要跟所有捐款人聯係,並要將款項送到捐款機構.可是,從沒有見他們有任何怨言,也許大家沒在意,其實多做了事,不管是份內還是份外,有抱怨是很正常的.我很欽佩這幾位中壇小學的發起人,既具有組織才能,又有任勞任怨的心靈美.我很喜歡做事不抱怨的人,與他們相處不會感覺人生艱難.我一直也努力做一個任勞任怨的人,但是這並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5-27 20:25:18)
我們一家三口吃飯時,孩子與她爹相對而坐.因為前幾年發現一個問題,如果他們相鄰而坐,夾菜的時候就會有互相碰撞.我先生首先發現這個問題,他認為這是孩子的問題,夾菜習慣不好.我對他倆的動作進行了觀察,才知道,這爺倆的夾菜動作一致,都是筷頭朝外,不象我是筷頭朝向自己.我們很容易接受孩子長得象自己,對脾氣性格的相象就沒觀察那麽仔細,尤其是孩子的缺點,總認為是不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個周末難得空閑,衝到一個賣有機食品的社區雜貨店買來兩大袋有機食品—“過去的味道”.並約來一個好友分享.我這個好友不簡單,不僅對我將所有家當裝在肚皮裏的行為不嘲笑,還準備盲從.為增強她盲從的信心,我特地準備了這次的有機晚餐.先從水果開始:有機西瓜,草莓,西紅柿;幹果,有機的棗,Cranberry;點心:有機土豆片,有機巧克力動物餅幹;飲料有有機檸檬加有機蜂蜜泡的有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5-24 09:30:12)
前晚去朋友孩子學校的音樂會,孩子們都很有天才,演奏水平很高,讓我渡過了很有水平的時光.朋友很感謝我去捧場.我真是一舉好幾得,很得意.因為做義工的原因,常要參加一些組織活動,如摹捐,抗議等活動.我象很多中國人一樣,性格內向,害羞,怕到公共場合.勉強參加了,也是走在人群的最中間,怕被看到.喊口號的聲音也很小,怕被聽到.所以我對這裏的公眾活動中很少見中國人身影(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學城的人到中年論壇在版主的倡議下,迅速行動起來參與集資為地震災區建一所小學.很多人踴躍報名,行動快的款已匯到.看著那些熟悉而陌生的人們(說他們熟悉而陌生是因為熟悉的是ID而非真名實姓)如此有愛心,真是又一次流下眼淚,這次是激動的眼淚.當然還有更多的人選擇了隱姓埋名做好事(連ID也不透露).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美德,做了壞事要勇於承認,要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5-21 19:21:51)
這段時間,相信許多人與我一樣,有了地震綜合症(不是科學名詞,我自創的).隻要在家,就將電視放在新聞頻道,關注國內救災進展.上網也是看救災報道.隻要沒睡,就想著那些失去的生命,為那些失去親人的同胞難過.睡著了,做的夢還是與地震有關.我的日常生活也有了改變,吃飯時注意節約糧食,因為想著災區人民連熱飯都沒有;不再進門就開燈,開始節約用電,想著災區重建需要很多資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5-20 19:16:01)
這個星期,海內外的華人經曆了震驚,悲傷,痛苦與愧疚.失去親人的同胞痛不欲生,愧疚為什麽去的不是自己;在災區救災的愧疚為什麽沒能多救一些人;沒能參加救災的愧疚為什麽不能去救人;在海外的人愧疚不能及時趕回去拯救親友;捐了款的愧疚沒能多捐一些;募捐的同胞愧疚募集的款數不夠大;吃飯的時候,我們愧疚自己還有吃飯的心情.因為這種種愧疚,我們內心很痛苦.在自然麵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8-05-19 12:40:22)
害怕是動物和人的本能,是人和動物得以生存的機製.害怕是通過腦內一個叫杏仁核的機構學來得.我們知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當人有過受傷害的經曆,這種經曆就會被杏仁核記憶下來,等到相同的場景出現,我們可以迅速反應,采取行動避免得到再次傷害.這種害怕的記憶一旦形成,就留在那裏,不會消失.好在我們大腦的另一個結構,皮層能夠通過學習,辨別危險信號,從而抑製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51]
[52]
[53]
[54]
[5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