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08-10-13 10:00:51)
參加了一個雙語教育討論會,主講的內容是總結一個公立學校中英文雙語班的成果。成果表明,雙語教育的學生英語考試成績都很好。演講人把這個成績歸功於雙語教育。我自己琢磨了一下,就目前美國公立學校的教育情況來看,孩子們是有被“推”的空間的,總體來說,教育裏麵快樂很多,壓力不足。多一門語言,相當於增大了學習的壓力和密度。用運動員的話來說,就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10-09 11:19:44)
愛迪生1877年發明留聲機以來,人欣賞聲音藝術的曆程既豐富也曲折。愛迪生之前,人也試圖記載聲音,讓聲音寫在紙上。聲音圖像作為一種文件可以供人們閱讀。人最初的想法或許是發明一種聲音的照片,以傳統的方式記錄聲音的信息。這種聲音圖像的思路有一個盲點,就是沒有想到如何將聲音圖像回放成聲音。當然記錄本身是回放的基礎,愛迪生之前有不少人做過記錄聲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最近美國政府鬧救市,兒子就及時學了一篇中文故事《東郭先生和狼》。這篇故事後麵有一些閱讀材料,也應該一起讀,其中一篇是南郭先生的故事。今天終於有時間關懷他讀得如何,就問他是否知道南郭先生的故事,他欣然回答:
“知道。”
“那你講講。”
“好。南郭先生很會吹flute。King喜歡聽很多人一起吹,南郭先生就當conductor,讓大家一起吹給King聽。King死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矽穀泡沫的破滅
說自己是窮人,有點兒沒良心。說實在的,我也屬於矽穀overpaid的工程師。知道自己是overpaid,所以還是以窮人的思維方式生活,不以為自己就脫離了社會底層。
工程師這個行業本來是挺本分的,做點兒計算,做點兒設計,做出一些能讓人們的生活更為簡單、方便的產品,就是普通勞動者。這個行業的收入,跟其他的勞動者工人農民教師也不應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Palin出來做副總統候選人,以漂亮的外表一下子調動了媒體。我觀望了好幾天,希望能看出來到底怎麽回事兒,因為去過阿拉斯加,對那裏的情況略有了解。阿拉斯加原著民是美國過的最好,甚至逍遙的原著民群體。原因一方麵是俄國在那裏投放過大量的教育投資,當地人是開化的,另一麵阿拉斯加加入美國的日子短,美國接納阿拉斯加的時候至少麵子上不能步希特勒後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7)
(2008-09-03 11:10:33)
孩子們跟著這位鋼琴老師學琴一年,我對他們的琴技不很滿意,但是老師告訴我,他們兩個人進步的速度很好,都是好孩子。我估計自己是從中國帶來的舊病未好,對現實缺乏實際的認識,以為孩子學琴,就都得彈出驚天地的水平。這不滿,不應該給孩子,而要給我自己。我自己得從中學習麵對生活的正確態度。
端正態度的第一步,我決定要支持孩子們的學琴生涯,去給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7-31 16:16:37)

前言:寫得比較長,主要想靠苦勞贏得同情票。不想讀的話,直接投票就好了。
有時候,我私下裏希望自己是一個多愁善感的母親,因為我跟孩子們不近,外人看著不真。他們小一些的時候,我希望他們晚上早早睡覺,我便可以返回公司,做我自己的事。慢慢的,他們在我的焦慮之間長大,我也不再忙著回公司加班,我們之間有了比較多的聯係。
我比較操心他們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7-03 12:25:07)
在網上寫過不少關於孩子學中文的帖子。從最開始的迷茫,問孩子們從中文書裏學什麽,到孩子們學習中文的酸甜苦辣,到現在仍然不知道孩子們從中文書裏學什麽的二度迷茫,實際上還是處在欲罷不休的狀態。
我對中文的理解,就是一種文字,一種工具。如果有用,就好。因為家裏大人中文比洋文強,在家裏,中文是有用的。
家裏的具體情況是,大人白天都上班,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幾年前朋友介紹了馬立平中文學校和教材,就很積極地給孩子們報名參加。那時候女兒還小,看到哥哥去上中文學校,羨慕得直流口水,哥哥上的第一堂中文課,妹妹就坐在教室門口觀摩了整堂課。
那時候讀了馬老師的教材介紹和教學思想,頻頻點頭,感覺找到了組織,孩子們找到了求學的方向。這套教材的中心思想是,一定要教會孩子中文,不能放任自流。
隨著時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女兒跟著於新老師學芭蕾幾個月了,弄得家裏到處是小天鵝的痕跡,每台計算機都播放著youtube上天鵝湖各個版本的錄像。全家人都跟著高雅了一回。
本來沒有打算讓女兒在跳舞上多發展,前兩年上跳舞課就無疾而終了,這次開始學芭蕾也隻是隨便玩玩兒。由於肩負著給女兒梳頭的任務,跟著她參加了為時兩天的彩排和演出,還真是被打動了。
先是看到孩子們穿上了演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86]
[87]
[88]
[89]
[90]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