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從黑暗到光明》他是臺灣竹聯幫中赫赫有名的冷血殺手.呂代豪:紅色的血是人間最美的圖案.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帶他走出心靈的牢籠.呂代豪:人生真的有晴天嗎?有一塊藍天白雲是屬於我的嗎?臺灣傳奇人物——神學博士呂代豪.
《接受中央電視台人物專訪》
《從黑暗到光明01》
《從黑暗到光明02》
  2004年6月北大哲學係博士班學生呂代豪與一位校工親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我的點評:
信仰的缺失會導致一切社會行為的物質化,一個徹底功利化,沒有精神追求的人就象森林中尋找食物的動物,一個視“食物和溫暖的窩”為一切需要的動物會把尋找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食物和更好的窩的異性為偶看得天經地義,可是人僅僅是動物嗎?“食物和溫暖的窩”能給人帶來真正的快樂嗎?一個物質世界的信仰者會說YES,一個基督的信仰者會說NO,於是“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看了《太陽照常升起》,沒覺得象很多人說的那麽不堪,當然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問題是情節太弱。他其實就是把幾個人人生曆程中的幾個片段組合到一起,所以並不是象有人說的不容易看懂。雖然剪切揉合的太碎了,關鍵問題是情節沒有戲劇性和起承轉合的張力,當然這正是薑文追求的。他要的就是反傳統,反戲劇規則的效果。從平淡真實的生活中來思索生命的象征意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三聯生活周刊記者賈冬婷、魏一平/直到1978年,張愛玲才將小說《色·戒》收入《惘然記》出版,距離初稿已經過去了30年——“隔著30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淒涼。”作家沈寂提醒記者注意小說發表的時間點——當時胡蘭成剛剛在台灣出版了《今生今世》。他說:“張愛玲將自己的感情投射在這篇小說裏。之前一直不發表,是她對胡蘭成還抱有希望。”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9-15 07:27:19)

女主角引誘牧師那場戲很好,很真實,人性都是脆弱的。任何善良的人都有惡的一麵。
女主角嘎納影後的桂冠當之無愧,表演無與倫比的完美,中國好像還沒有演技這麽純熟的女演員。
但是我不喜歡這個電影的情節。甚至很反感這個故事,尤其是其中宗教信仰的情節,導演並沒有對宗教信仰作用的對錯做正麵的回答,但是設計的情節就是在質疑宗教,宣揚人在命運麵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9-06 06:39:24)

讚美主詞曲:丁洪我曾感到生命如此孤單無助,我曾感到道路如此崎嶇反複,但是自從我遇見了我的主,我的心找到了平安和幸福。我曾以為成功就是名利財富,我曾以為自己能左右自己的路,但是自從我有了主耶穌基督,我不再為得不到而痛苦。在這漫漫的人生之路,就讓主帶領我的腳步,追求他的義和他的國度,內心充滿喜樂和滿足。讓我們高聲讚美我們的主,他就是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7-08-08 20:18:34)


請點擊這裏下載影音文件
"width=300height=40controls=ControlPanelloop=trueautostart=falsevolume=100type=audio/x-pn-realaudio-plugininitfn=load-typesmime-types=mime.types>
請點擊這裏下載影音文件
祝文學城唱壇生日快樂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平平淡淡才是愛,上帝所賜才是真:洋女婿進村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今天終於看了《美國往事》,和《教父》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想起以前好多人拿這兩個片子比較,這兩個片子怎麽能相提並論?
《美國往事》感覺結構有點亂,節奏很拖遝,兩段強奸的戲完全沒有必要正麵描寫,而關鍵的細節,如MAX到底是如何設計陷害兄弟的,卻一筆帶過,都沒有交待清楚。《教父》裏犯罪隻是個背景,刻畫人性是重點,《往事》裏犯罪過程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7-13 21:37:34)
網友M:
“福克斯新聞每晚有一檔節目叫環繞地球80秒,AroundtheWorldin80Seconds,主要是快速介紹世界各國見聞,昨天他們居然也報道了北京街頭小販用紙箱子板加工做包子的事情,雖然早就從中文媒體上得知並震驚過了,但突然從FOX上看到那些畫麵,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他們這麽快就知道了?心裏的想法真的是很複雜.不是說我不知道新聞自由和轟動效應的法則,隻是突然看見這麽荒唐透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