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載)中國婚情報告:物質時代的愛情與婚姻

(2007-10-01 22:00:56) 下一個

我的點評:
信仰的缺失會導致一切社會行為的物質化,一個徹底功利化,沒有精神追求的人就象森林中尋找食物的動物,一個視“食物和溫暖的窩”為一切需要的動物會把尋找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食物和更好的窩的異性為偶看得天經地義,可是人僅僅是動物嗎?“食物和溫暖的窩”能給人帶來真正的快樂嗎?一個物質世界的信仰者會說YES,一個基督的信仰者會說NO,於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兩種價值觀的人就象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有交點。

其實準確的說,中國當代社會不是沒有信仰,隻是信仰從過去的一個人和一個“主義”轉變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錢”, 金錢拜物教是直接違背“十戒”中的前兩條的(第一條,不可信仰耶和華以外的神; 第二條,不可製造偶像與拜偶像; ),當然中國社會總的來說還是個世俗社會,多數人相信所謂“唯物主義”,不相信這個。但“唯物主義”的社會文化和基督教的西方文化創造的精神文明(這裏完全不談物質文明)比較一下,孰優孰劣就不用多說了。



×××××××××××××××××××××××××××××××××××××××××××××××
中國婚情報告:物質時代的愛情與婚姻 觀察與思考

過去20年,中國的曆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改革開放的浪潮噴湧不息,浮躁與創新,功利與務實,娛樂與跳躍,我們身處的時代正在像萬花筒一般,展示著一幅幅抑或黑白抑或彩色的圖景。

  時代的特征來自於生活,也作用於生活,吃、穿、住、行,一切都在悄然改變。而我們的婚姻,作為維係社會男女的惟一合法體係,也在經曆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的婚姻關係正在形成,它不再隻是你儂我儂、兩情相悅的詩意畫卷,也不再是純粹的愛情結晶,金錢、利益、權力、欲望,越來越多的東西開始承載於婚姻之上。於是,物質主義,成為了現代婚姻的一個關鍵詞。

  愛情是賬單,婚姻是跳板

  不知從何時起,看一個人有多愛你,就看他肯為你花多少錢,這似乎成為了一句至理名言。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錢的確是一塊試金石,不管男女,如果肯為愛人撒下大把大把的鈔票而毫不心疼,或許就可以證明:這個人很愛你抑或很重視你。

  戀愛消費,是每個在熱戀中的男男女女不得不支出的一筆開銷。而由於男性的社會角色影響,這筆開銷常常由他們買單。小林和女友剛相識半年,正處於戀愛的“沸騰”階段,兩人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形影不離。戀愛固然甜蜜,然而看著一天天癟下來的錢包,小林不免有些為難,於是他認真地算了一次賬:

  星期一:下班後到一個爵士酒吧,聊天喝飲料,花費:85元。

  星期三:買到了女友喜歡的手鐲,送給她作禮物,花費:150元。

  星期五:下午雙雙提早下班去逛街,女友收獲一件無袖短連衣裙、一雙涼鞋、一瓶防曬霜和一個掛件,她隻要我送其中的防曬霜,價值:260元。晚上吃日本料理,花費:60元。

  星期六:因為周末的關係,請女友吃了一頓好的,在一家賓館的西餐廳,花費:200元。接著看了一場50元錢的電影。

  這就是小林一周的戀愛消費,共計:805元。相比於一個月三千來塊的工資,這個答案,讓小林不禁一陣心驚。

  據調查統計,戀愛消費已經占據了年輕人日常支出的首位,平均一對戀人一個月的戀愛消費在一千元上下。看電影、下館子、泡吧、交通費、通訊費、鮮花禮物,這些一般戀愛模式所必備的交往項目,少則三四十元,多則高達上千元,它們隨著愛情溫度的上升,也攀上了一個又一個頂峰。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你去看一看,你去想一想,金錢代表我的心。愛情與金錢,真是一對永遠都糾纏不清的冤家。

  金錢為愛情加分,製造了浪漫和快樂,但它冰冷的外表,也讓愛情和婚姻變得實際和功利。相親大會,是都市剩男剩女們的狂歡盛宴,然而,車、房、存款,卻是橫在男男女女之間的一麵高牆。

  今年28歲的張麗是杭州一家外企的部門經理,她對配偶的要求不僅僅是名校畢業、身高1.75米以上、相貌端正這些外在條件,還要求必需有100 平米以上的住房和不少於20萬的存款。帶著這些條件,她在驕陽下苦等了一天,可是合適的人選始終沒有出現,但張麗還是充滿著希望,不願意作出任何條件的讓步。

  翻開報紙上大大小小的征婚廣告,男性無一例外地都會寫上“有房有車”、“家產百萬”這些物質條件,目的無非是吸引女性的目光,而關注的眼球率也的確隨著這些資產的上升而節節攀升。

  征婚廣告從80年代的“兄弟四人、房八間、每月工資80元、熱愛工作”,到現在的“英俊瀟灑、年入千萬、商界風雲人物”,富有是變化的核心。一批又一批的時代富翁富婆紛紛加入了征婚行列,利用手中不菲的資產和資源,打造著精美的征婚廣告,希冀找到“心中的那個她(他)”。然而,那個她(他)卻不是這麽好找的。富翁富婆們既然占有了社會資源的大頭,他們當然也希望找到一個同樣稀缺的“珍品”伴侶。2004年,一則登在北京某報紙上的征婚廣告引發了一陣輿論狂潮。

  男方條件的確出類拔萃,“男,未婚,漢族,70年代出生,1米7餘,碩士學位;私企總裁,年入千萬,資產過億,現居上海”,而對女方的條件也不低,開出了“7不要”清單,“觀念前衛、行為出位的性經曆者不要”、“奇裝異服、舉止另類的‘哈韓族’不要”、“嬌生慣養、自視清高的傲慢千金不要”、 “風風火火、拚搶風頭的‘女強人’不要”……末了,還附加了一句最重要的—“冰清玉潔,無性經曆”。

  對於如此苛刻,甚至不近人情的要求,輿論一片嘩然,大多數人抱以反感的態度,發出“有錢就了不起啊”的呼聲。但無論輿論的聲音如何,短短幾天內,仍有上百女孩伸出了手中的橄欖枝,此起彼伏地投懷送抱。

  頗為有趣的是,由於其中的“無性經曆”一條,竟然引來了不少學生前來應聘。一名自稱在上大二的女生,認為自己符合該富翁的征婚條件,但又想好好學習,希望能和該富翁先接觸一下。最讓人驚歎的是一個在網站上留名為“好女孩”的女子,自稱是一名高中生,留言竟寫著“真的好喜歡你!”並稱非常欣賞這位大膽表白自己心思的富翁,如果不是因為還沒到談婚論嫁的年齡,她一定會報名應征。

  一方要年輕貌美,一方要豐厚物質,一場又一場的交易就這樣在不經意間形成了。如果說女學生們還是想正兒八經地找個丈夫,隻是被物欲撞了一下腰的話,那麽另一種類似於古代養小妾的方式—包二奶,則實在是這個時代的無奈。

  提起“二奶”,應該沒有人會不知道。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不少人打起了“飽暖思淫欲”的念頭,於是紛紛開始尋找知己,過起了形似重婚的“完美”生活。

  位於深圳的下沙村,曾經是盛極一時的“二奶村”,由於其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吸引了一大批香港富商來此為情人安營紮寨。這些香港富商們出手闊綽,為年輕女孩們編織了富足生活的夢想,而女孩們也從錢當中,得到了物質的滿足。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二奶們也從“懵懂”的初級階段,走向了成熟。新一代二奶們更為“職業化”,她們對同居對象不抱有任何婚姻的幻想,隻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金錢。於是她們隱姓埋名,背著父母和朋友,安心地活在“大奶”的陰影之下。

  阿豔今年30歲,長得高挑,麵容、皮膚都很好,是某名牌大學碩士畢業生,畢業後在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工作,月收入3000餘元。她在工作中認識了本單位的一位經理—40多歲的東南亞華僑。就這樣,阿豔辭了工,很自然地搬到頂頭上司那套豪華住房裏,做起了職業二奶。阿豔坦言,她與經理都受過很好的教育,兩人在一起生活各取所需,十分和諧。她不會提出“正名”的要求,也不在乎“二奶”這個難聽的稱呼。

  二奶們之所以在現代發揚光大,位高權重的貪官可說是助了一臂之力。“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有個偉大的女性”,套用這種說法,“一個貪官的背後,總站著一個或一群女人”也是一條真理。統計顯示,中國已被查處的貪官汙吏中,95%都有情婦。1999年的廣州、深圳、珠海公布的102宗官員貪汙受賄案中, 100%包養了二奶。

  二奶成為了社會上一道獨特的景致,男人和女人各取所需,互不妨礙,而二奶們也對這種生活方式頗為滿意,認為自己用肉體換取金錢,是一種合理的賣淫行為。

  2007年趙曉的一篇《婚姻,“長期性的賣淫”?》一經發出,就引起了大眾的一片嘩然。

  趙曉認為,“在今天的中國,婚姻已經成了許多女性改變命運的最主要途徑,工作好不如父母好,父母好不如嫁得好,‘妻以夫貴’的內涵在當今社會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婚姻很多時候成為通過批發的方式出售自己的一個漂亮包裝而已,許多的婚姻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長期性的賣淫’。”

  這篇文章的題目的確是唬人得很,但內容卻也反映了實際的狀況。如果婚姻失去了愛情的基礎,變成了單純的交易,試問,這種夫妻在一起生活的形式,和長期賣淫嫖娼有區別嗎?

  一個新課題:婚姻經濟學

  用經濟學來分析婚姻與愛情,首創於美國經濟學家貝克爾(Becker),他把經濟學方法引入對婚姻行為的分析,寫了《家庭論》(A Treatise on The Family)一書,將微觀經濟分析的領域擴大到包括非市場行為的人類行為和相互作用的廣闊領域,同樣,也應用於了婚姻。

  這樣的應用,剛開始被很多人所不齒,愛情向來被喻為人世間最美好、最崇高的東西,千百年來被人們歌頌讚美,怎麽能用如此自私功利的經濟學來分析呢?人們大罵世風不古,人間真情不再。

  貝克爾提出婚姻經濟學是在1981年,如果說那個時候我們國內還對這種觀點是一片倒的反對之聲,那麽,在現在看來,恐怕已經有很多人開始讚同這種分析方法,並應用到了實際生活當中。

  用經濟學的眼光看,婚姻是一種交易。從找對象到結婚的過程就是一個尋找目標市場、考察雙方需求、認同商品交換條件直到簽訂交換契約的過程。婚姻也是人們為了滿足於本性並降低交易費用而實現效用最大化的一種組合形式,類似於企業的存在是為了要比市場交易節約交易成本。

  雖然經濟學是冰冷和自私的,但是在數字與數字的對抗中,卻可以看清楚許多愛恨糾纏中的是是非非。人們結婚的目的是在於希望從婚姻中獲得最大化的收入,如果婚姻收入超過單身收入,那麽人們會選擇結婚,否則就會寧願選擇獨身。結婚也有收益,兩個人可以互相照顧,或者獲得社會的“正常”評價和認可,獲得規模效應。比如,兩個人單獨生活要兩套廚具,但如果結婚後就隻需要一套廚具。而人們結婚與否,就是在婚姻的成本和收益間尋求平衡。

  如果看懂了這套理論,也許社會的種種不正常婚戀現象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析。

  當代中國正處於變革發展的高潮,許多社會問題也在這個時代突出地湧現出來。作為結婚主力軍的年輕人,他們身上的擔子一點都不輕,想好好地談場單純的戀愛幾乎是一個虛幻的夢境。

  2003年,212萬;2004年,280萬;2005年,340萬;2006年495萬,這組不斷上升的高校畢業生數字,就像一張大網籠罩在大學畢業生的心頭。高校畢業生潮水般湧入就業市場,數量越來越龐大,幾乎每一位大學生都切身感受到了就業恐慌。

  然而,相較於水漲船高的畢業生人數,畢業生的就業率卻連年不斷下降。在一份官方提供的《“十五”期間中國青年發展狀況與“十一五”期間中國青年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中顯示,2003年至2005年,離校時未就業的畢業生分別達到75萬、99萬和120萬。

  而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的大學生也沒有幾個笑得開心的,畢業生起薪預期在1000元以下的占23%,實際低於1000元的也有13%,有的大學生起薪甚至連民工都不如。

  因此,麵對著如此微薄的收入,大學生們不得不開始動動腦筋,想想別的生存辦法。

  一支以女大學生為主的“急婚族”出現在了校園之中,她們在本該輾轉於招聘會間的季節,卻把精力放到了“找對象”上。

  “2007年畢業,要求男方年齡在38歲以下,在京工作,有家用轎車和獨立住房,月收入2萬元左右,無不良嗜好,不帶小孩,條件合適者可立即結婚。”這是網名為“溫泉靜兒”的一名女大學生在網上發的帖。

  北京夢緣婚介所經理張潔告訴記者:“6月份的征婚人數比上月增加了30%左右,其中在校大學生占8%左右。北京高校聚集區海澱區門市部的大學生征婚人數要稍高些,占總征婚人數的10%左右,其中應屆畢業的學生居多。”

  提起發布征婚帖的原因,“溫泉靜兒”告訴記者:“我馬上就要畢業了,要在北京找份如意的工作太難了,要供房供車就更難了,能找到一位有經濟基礎的男士結婚,不僅僅在生活上有所依靠,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減輕生活、工作壓力。何樂而不為?”

  就業、房子、車子……在生存壓力的重擔之下,女人們都算計著投入有錢人的懷抱,而美女更是如此,因為照經濟學的觀點來看,美女嫁富翁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美女是社會的稀缺資源,理應受到眾人的追逐,而美女選擇嫁給一個普通人,她的價值將不能得到完全的體現,也就是一筆不合算的買賣。所以,為了讓這種 “貿易”得到“雙贏”的局麵,美女自然都選擇嫁給了富翁,這樣才讓兩人的結合產生了最大的收益。

  經濟學的確讓我們明白了一些事情,但當我們在用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婚姻愛情的同時,也不得不聲討一下經濟自己惹得禍。

  中國的經濟一直在高速發展著,當它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先富起來的人群後,也引來了彌漫於城市之中的“消費主義”。

  據調查統計,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市場,奢侈品牌商店不僅現身上海、北京、廣州,也可見於沈陽、天津、哈爾濱和青島等二線城市,而這一切都有賴於中國城市人群的推動。

  基於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費主義對中國產生著越來越大的影響,作為全球化的核心意識形態,消費主義是一種把無限占有物質財富、貪婪追求無度消費作為人生價值取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巴爾紮克筆下的《高老頭》是消費主義的真實寫照,它意味著“錢就是生命,貨幣創造一切”。

  然而,對於已經經曆過消費主義襲擊的發達國家來說,消費的本質並不是物品,而是文化。這對於還懷著“暴發戶”心態的國人來說,似乎還很難理解,在他們看來,消費仍然隻是錢和物之間的互動。

  消費本身是一門學問,有很強的繼承性和影響力,消費理念在其中占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可是,像其他所有的社會問題一樣,文化的斷層讓我們丟棄了傳統的中國消費觀—節儉。

  在曆史上,中國古代有影響的學派幾乎都是主張節儉的。儒家的孔丘說:“禮與其奢,寧儉”。道家的老聃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然而,“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仍然是一句真理,當我們已經進入了這個慣性的時候,就很難再輕易地從裏麵走出來。在消費主義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早就把消費奢侈品當成自我表達與認同的主要方式。有資料顯示,中國年輕人漸成超前消費和奢侈品消費的主體。不少年輕人為了購買奢侈品而不惜透支消費,內地奢侈品消費者已占總人口的13%,大部分消費者為年齡低於40歲的年輕人。發展中國家的年輕人對奢侈品如此狂熱,讓世界為之側目。

  快節奏、貧富差距、生存壓力和道德文化的落後蒙昧,這些時代特點造就了物質主義,它侵蝕著我們的思想,掌控著我們的行為,它就像一枚炸彈悄悄地擺放在我們身邊。

  經濟對社會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確確實實影響了我們一代人的消費觀和金錢觀,甚至是價值觀,而這種觀念當然也很直接地反映到了我們的婚戀觀上。

  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開頭寫道:“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現在,因為每個時代都是在這樣的矛盾中滾滾向前。

  但我們還需明白一點,時代畢竟是在進步,獨立自信、自強不息,追求個性和自由,同樣是我們這個時代積極的產物。不依附於他人,靠著自己的力量和愛人共創美好的未來,這樣的生活不僅充滿了愛情,也更自由和幸福,因為有尊嚴和負責任地活著,就意味著我們在駕駛自己的生命之船,清醒而非無知,是一種更高意義上的生命享受。

  婚姻,在等價交換中產生幸福

  選擇愛情,還是選擇麵包,這兩者看起來似乎是一對在大多數情況下無法調和的矛盾。

  愛情,一點點的動心,一點點的衝動,一個擁抱一個吻,世間最強烈、最難以表明和最寶貴的情感。古人對於愛情歎道:“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萬裏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於是便有了張生和崔鶯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千古絕唱。

  在現代社會,愛情更是一種感覺。現代人生活在一個社會交往如此頻繁的時代,愛情的出現常常是我們始料不及的,它把男人和女人緊密地連接在一起,男人和女人又在愛情裏糾纏不清。男人和女人都離不開愛情,無論是現實的,還是虛幻的,人畢竟是情感動物,骨子裏誰也不能逃避對愛情的渴望。

  而麵包,說白了就是物質,也就是我們手裏的金錢和地位,到目前為止,現在這個社會中還沒有多少人可以逃脫這樣的誘惑。於是,在物質麵前,愛情顯得那麽的蒼白無力,有多少人為了物質生活的豐足而放棄了所謂的愛情,更有很多人麵對物質生活甚至可以犧牲自我,目的明確地放棄了所有的世俗觀念與倫理道德,愛情與親情的前提似乎就是物質,如果沒有了這樣的前提,一切都那麽的蒼白。當麵對物質誘惑的時候,我們的頭腦就會發熱,我們的價值觀就會出現偏頗。

  因此,不知從何時起,愛情與麵包,這兩種東西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不能共存的兩個極端,選擇了愛情,就會放棄物質,選擇了物質,就舍棄了感情。梁山伯祝英台式的愛情成了這個時代不切實際的向往,人們向往那種單純的情感,但在麵對誘惑和現實生活的時候卻又無力逃脫。於是,愛情和物質,就成了人生痛苦的抉擇。

  然而,愛情和物質也不是完全對立的,如果我們站高一步或看得更本質些,也許問題就會出現轉機,也許一切就會雲開霧散。比如,我們承認,愛情與婚姻,事實上是一場男女雙方的物質博弈遊戲。

  這似乎又回到了經濟學的老路,但我們不妨再用這個工具來分析一下婚姻。

  著名作家柯雲路說,“婚姻是等值交換”。女人和男人在做選擇的時候,都會在年齡、相貌、性格、人品、文化程度、金錢和家庭背景這幾個方麵進行互相考量,然後得出一個總體評價,如果兩人對彼此的打分接近,那麽他們就會互相產生良好的印象,從而有望邁入婚姻的殿堂。

  譬如女性都認定A先生是最好的男人,都想找他。而A先生肯定也想找最好的女性,結果,最好的男性就和最好的女性結合了。於是再往下,第二好的B 先生和第二好的B女士又挑選了彼此。這樣,男人間相互競爭,女人間相互競爭,男女間又相互選擇,最後形成的結果一般是對等的。最好的和最好的在一起,次好的和次好的在一起,逐層排列下來。

  這是當下社會造成的現狀,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隻有男女雙方在一個各方麵水平對等的範圍內尋找伴侶,才能找得到,也才能形成最大效益的婚姻。歡迎瀏覽ddhw.cn

  而這樣產生的婚姻,就成為了一個能夠源源不斷生產財富的企業。男女雙方的合作能力是企業存在的重要前提,婚姻的經營運轉則包括投資、生產、消費、分配等多種環節,隻要某個環節出現問題,企業的正常運轉就會受到不良影響,隻有當各個環節都協調運轉,婚姻才具有可持續性。

  從這個意義上講,婚姻的確是一個企業,但婚姻真的完完全全是一個企業嗎?

  當然不是,婚姻是一個特殊的企業。因為,它除了生產財富,還生產著幸福這樣產品。

  幸福和愛情一樣,是一種感覺。它是婚姻所產生的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產品,家庭成員對其的消費也很隱蔽,外人看不出來,但自己心知肚明。如果兩個人結婚了,看起來家庭物質條件豐厚,但卻沒有產生足夠消費的幸福,那麽,這個家庭企業就不能說是優良的,它的生產合作就會產生一係列的問題。

  單純由物欲支撐的婚姻,看起來很美,但身在其中的人是否覺得很美呢?

  比如生活灑脫的二奶們,她們擁有了充足的物質,可以享受高消費的生活,天天香車為伴,名牌滿身,但是她們也失去了很多。首先,二奶失去了自由,她們必需隱姓埋名,限製在一定範圍內生活。其次,她們受到世人的鄙視,社會的唾棄。而最重要的,她們享受不了正常家庭的生活,孤獨感會隨時吞噬她們的靈魂。如果這個給予物質的男人哪天走人,另覓新歡,那麽她們將失去這個棲息地,所以,她們其實是懸著心而生活。

  2006年冬季上映的一部影片《雲水謠》引起了社會各界一陣不小的轟動。故事源於上個世紀40年代的台北,男主人公陳秋水去王氏家裏做家教時,與王氏女兒王碧雲產生了質樸而純真的愛情,在雙方家長的反對中,王碧雲還是找到了陳秋水,準備結婚。這時,台灣局勢動蕩,陳秋水被迫逃亡大陸,二人於是約好重逢。但世事難料,陳秋水在一次雪崩中殉難,重逢永遠都不可能實現了,可是癡情的碧雲仍然在一句“我要等秋水”中獨自度過了60年的歲月。

  一個在台北,一個在大陸,兩人在幾十年的歲月中,任時世變遷,任歲月流逝,依然堅定地、平靜地遵守著自己的愛情諾言,默默地承受著青春的流逝,永遠地用一個最美好的回憶支撐自己。他們就像天空中的鳥和水中的魚,明明知道永遠不可能進入對方的世界,但僅僅是因為他們曾經在水天交接的地方有過一次愛情的火花,就永遠地伴隨著、凝望著、等待著。

  正是這種純真而質樸、不摻任何雜質的愛情,打動了所有的觀眾,也給這個浮躁物欲的時代以重重的一擊。

  真摯的情感,永遠是人類共同的追求,同樣,幸福的婚姻,也是世間男女所向往的。物質是婚姻的基石,但卻不是婚姻的惟一屬性。

  純真的愛情,從古至今都受到人們的追求,即使在物欲橫流的現代,仍有很多人相信愛情是超越一切的存在,有些人在勇往直前地實踐著這句話,有些人在努力朝這句話奮鬥,這樣的人並不少,而且我們不會說他們愚蠢。

  即使它很困難,也有可能僅僅是我們單純而遙遠的希望而已,但這個遙遠的希望,又是一個多麽美好的希望。

  因為人生最寶貴的,就是擁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

  婚姻是惟一的堅果嗎?

  關注轉型期多元的婚戀價值取向

  愛情與婚姻,也許是世上最難解之物。

  “婚姻像圍城,城裏的鳥想飛出去,城外的鳥想飛進來”—半個多世紀前,小說《圍城》在上海出版。錢先生的筆像一把刻刀,捎帶出現實的人情世故,讓人看了不覺一把冷汗。一時間,錢氏的這句比喻,也成了無數人掛在嘴邊的經典,被不斷地複製抄寫並拿來一用。

  曾幾何時,錢先生於《圍城》中留下的那一抹婚姻的涼,驚悸猶在。可是,仍然有無數的人前赴後繼走進圍城,結婚、生子、過日子—在彼時的人們看來,人生的軌跡本該如此。

  時至今日,什麽是婚?什麽是戀?卻早已沒有了標準答案。有了網絡手段的飛躍,有了觀念思維的開放,有了社會容忍的增加,婚戀方式“百花齊放”得讓人眼花繚亂:有人同居試婚,有人跨國網戀,有人獨身,有人“斷背”,有人“丁克”,有人“一夜情”……各種新觀念隨著全球化和經濟增長洶湧而來,男人和女人共同生活的選項變得異常多彩。

  與此同時,尊重人性選擇、包容多元生活方式漸成主流。曾經,愛與不愛不重要,關鍵是娶或不娶;如今,結與不結不重要,關鍵是愛或不愛。當楊振寧與翁帆挑戰傳統的老少戀被世人所接納,當“草結草離”流行,當婚前財產公證成為一種趨勢時,人們赫然發現:在這個自由與平等空前發揚的時代裏,一場以婚戀觀念變化為表征的生活方式變革正悄然發生。

  戀愛:不再信奉愛情至上

  “我單身,我礙著誰了?”林成鋼在博客中這樣寫道。“如果沒有真心喜歡的人,與其隨便找個人過一輩子,誤人誤己,還不如一個人來得瀟灑。”

  旁人眼中的林成鋼屬於典型的“三高”人群:高學曆、高素質、高收入。生活中惟一或缺的,是在這樣一個早該解決終身大事的年齡,還沒有一個可以談婚論嫁的對象。而在他看來,這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沒有女朋友,下班後我可以上網跟朋友聊天、玩遊戲或者去運動,一點也不覺得孤獨,也沒人覺得我有問題。”

  但這樣的瀟灑,卻很難被父母接受。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去萬鬆書院替兒子物色“女朋友”,已成了林阿姨每周必修的“功課”。盡管效果並不理想,成功率很低,但為了兒子可能的幸福,林阿姨始終樂此不疲。

  “見過幾個女孩,沒有感覺,話題也談不到一塊去。”林成鋼撥了撥手上的手表,無奈地說,“之後類似的相親也懶得去了,現在,我就是一個典型的自我享樂主義者。”

  如今,像林成鋼這般“炒基金養老、買小戶型公寓、在堵塞的馬路中開小排量汽車、把肯德基當餐廳”的自我享樂主義者並不在少數,在他們的字典裏,結婚並不是人生的必經步驟,如果沒有愛,單身又有什麽不可以?過去,30歲結婚是天經地義的事,傳宗接代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逾此年齡的未婚者就會被認為是“異類”。而現在,“異類”的帽子早已被送給匆匆走進婚姻“圍城”的人。

  “這一代年輕人更願意將婚姻看成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對此,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陳如分析,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感情需要等選擇自己的婚期與伴侶。“當然,這並不表示年輕一代不再看重婚姻的形式,相反他們更強調新鮮、刺激,有紀念意義。”陳所長認為,由於年輕人文化程度和協調能力的不斷提高,社會活動的廣泛深入,感情生活也麵臨著挑戰,他們盼望更適合自己的伴侶。

  “以前大齡青年找不到對象,街坊四鄰、居委會、單位都會替他張羅。現在的年輕人觀念都很前衛,不但自己不著急,誰替他張羅,說不定還碰一鼻子灰。”杭州某婚姻介紹所的一位婚姻規劃師說,“在選擇伴侶上,他們更看重的是感覺。”

  對此,林成鋼卻並不太認同,這個“長不大”的男孩一再強調,找女朋友“感覺很重要,但關鍵還是要孝順、善解人意,會體貼人。”無獨有偶。林成鋼的想法也代表了大多數年輕人的觀點。早前,在某網進行的一項調查中,人品、才能、性格、外貌、身體狀況分別列在當前年輕人擇偶標準的前五位。如今,和祖輩 “政治掛帥”、“隻嫁工人軍人”,父輩“一米八以上”、“大學文憑”等選擇條件不同的是,年輕人似乎更期望自己的另一半具有“正派寬厚”、“德才兼備”、 “善良溫柔”等等特質。與此同時,年輕人的戀愛也開始告別過去“地下工作式”的約會、滿是“某某同誌、革命敬禮”的情書而走向“8分鍾約會”、“單身派對”、“電視速配”、“網戀”……

  然而,伴隨著越來越寬鬆、越來越方便的戀愛環境而來的,卻是持續降低的結婚率。

  《2006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顯示,2006年全國辦理結婚登記945萬對,雖然就上年有所增加,但從長期來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結婚率一直呈現下降趨勢。這其中,一些人選擇性獨身,更多的人則像林成鋼一樣“被動不婚”。“社會從流動性不大的熟人社會過渡到由陌生人構成的社會,很多人都脫離了成長環境到異地學習工作,親友和自身既有人際網絡失效了。交際圈的流動性也比較大,表麵看交友機會很多,但實際上相互了解並不深,可托付終身的人選也越來越有限。”有社會學家表示。

  與此同時,“一夜情”、“未婚同居”等與戀愛自由化相生的婚前性行為,也開始趨於自然化。

  “婚前性行為其實是加強雙方了解的一個要素,隻要不是濫交,沒有什麽不好的。”林成鋼的朋友徐琦在一家報社做編輯,他身邊的同齡人對婚前性行為基本上都不反對,而他現在正和交往兩年的女朋友同居,雙方家長也都知道。“我們都成年了,可以對自己的事負責,最主要的是把握一個度的問題。”

  這種看法也得到了專家的認同。陳所長認為,由於豐厚的物質條件、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生理年齡提前,性早熟成為普遍現象,加上媒體性信息泛濫對性意識造成的刺激,年輕人青春期躁動比以前更為強烈。而隨著開放程度的加大,整個社會道德觀念發生重大變化,對婚前性行為的社會認可度也比從前大為提高。如今,還出現了所謂的“試婚”現象。

  小悠就是試婚族的成員之一。這個靠寫字謀生的女孩,浪漫、相信愛情,又害怕失望。“誰也不敢保證自己找的人是一個可以托付終生的,這其中的變數太多。而結婚又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如果單純從感情來考慮結婚與否,顯然太理想化了。真正穩固的家庭基礎是建立在互相了解之上的,這包括我做的菜,他的工作能力,彼此的性格……”對於試婚,小悠用了兩個詞來描述:一個是身份,另一個是真實。所謂身份,是雙方在一開始就確立了夫妻的關係;而所謂真實,是雙方都在盡力營造一個家的氛圍,惟一的不同,是財務的獨立核算。“既然有試驗的成分,所以未來也並不確定,一旦出現意外,雙方誰也不願意在錢上有什麽糾葛。”至於“轉正”的時間,雙方早已約定,如果兩年之後彼此感覺依然良好,就去登記拿證。

  與小悠們覺得試婚有諸多好處相反的是,專家對這樣的做法大多不能認同。福建律海律師事務所的李誌海律師表示,“試婚”從法律角度來說,在財產和人身方麵,都很難給予保障。對這個問題,小悠卻很坦然,“壞處當然有,首先是這種關係不受法律保護,此外就是留給對方的空間大小很難拿捏,這滋味挺難受的。至於別人對試婚說什麽,那倒不是什麽問題。”

  或許,在社會的裂變之下,任何傳統都有被顛覆的可能,婚姻也不例外。

  那麽,在當前,在人們的眼中,這件“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莊嚴之事,究竟又意味著什麽呢?

  婚姻:合則聚,不合則散

  1933年,老舍在小說《離婚》裏寫道:“革命青年一旦結婚,便會老實起來”。70多年後,這個觀點顯然已經不合時宜—在日益開放的性觀念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逃離婚姻。歡迎瀏覽ddhw.cn

  《2006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報告》顯示,2006年辦理離婚手續的有191.3萬對,比上年增加12.8萬對,粗離婚率為1.46‰, 比上年增加0.09個千分點。而與20年前相比,這個數據幾乎是過去的4倍之多。

  2007年,從上海、廣州等地開始,年輕夫妻普遍暴露出婚姻脆弱的問題,“閃離”現象蔓延。根據杭州市下城區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小張的判斷, “結婚不到一年就離婚的,已占到全部離婚人數的近1/3。”上海某區法院總結年輕人離婚現象後分析,依賴父母的獨生子女們是高發人群,特征是“以自我為中心、生活料理能力差、缺乏忍耐和包容、對感情的幻想多於現實”,因此,“在婚姻生活中難以擔當好一個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在很多人看來,他們的婚姻沒有安全感,大多屬於注重自我享受的“自由行”一族。就像蘇格拉底所說的,結婚或獨身,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願去做—反正肯定都會後悔。

  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年人也開始消除對離婚的恐懼,逐漸信奉“戀愛是追求;婚姻是追打;離婚是追問”的“箴言”。在杭州某郵政儲蓄所工作的陳莉萍結婚 26年,有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女兒,幾天前,因為嫌丈夫嗑的瓜子殼兒弄髒了自己辛苦拖好的地板,便拉著丈夫去離婚(但馬上又複婚)。“我實在無法容忍他的壞習慣了。”陳莉萍抱怨道,在離婚原因一欄上,她毫不猶豫地填上了“個性不合”這個抽象的名詞—

  這正好印證了李銀河的觀點,這位著名社會性學家認為,婚姻基礎不牢、婚後一方或雙方發生過失、性格不合、性生活不和諧無疑是導致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另一項可供佐證的統計也表明,在離婚家庭中,因夫妻雙方性格不合、感情冷漠離婚的占六成左右,第三者的出現占近兩成,剩下兩成為性生活不和諧、夫妻社會地位懸殊等。

  “離婚手續簡化、社會快速轉型和兩性觀念變化是離婚率高漲的重要因素。”有社會學家指出。

  “當合夥的預期收益超過保持獨身或繼續尋找配偶所擔負的成本時,個人便會選擇結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貝克爾說。而離婚,正是對這種交易方式的改變:雖然共有家庭可以獲得規模經濟,但婚姻的風險太大,更多的人開始考慮在被套牢前趕緊平倉。並且,逃婚者的路徑並不複雜。對人們來說,2003年 10月新《婚姻登記條例》實施後,隻要帶齊了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離婚的過程絕不會超過20分鍾—廣州一對“衝動夫妻”45天就離了兩次婚。

  另一方麵,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密化和專業化越來越高,社會流動增強,人的個性也隨之增加,家庭的傳統功能被弱化。“家庭的重要性和凝聚力隨之降低,離婚率自然隨之上升。”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研究員吳德清表示。

  同時,現代人麵臨的誘惑越來越多,婚外戀的比例越來越高,而人們對於婚外戀所持的看法也愈加傾向於接受和認可。根據相關調查顯示,認為婚外戀“作為婚姻生活的一種情感補充,雖不道德,但可以理解”的人占25.3%,而總體上對婚外戀持默認寬容態度的共占38.8%。

  “一旦人們的精神需求提高,夫妻間整合的難度增大,在婚姻外尋找慰藉的可能性也增加了。”有社會學家分析,“城市社會流動加劇、女性地位提高也為婚外戀的發生提供了條件。”然而,雖被寬容,這仍然是危險的—“如果一個人每隔兩年就產生新的愛情需要,則必須對此加以約束,以免它把自己和別人拖入無休止的悲劇性衝突之中。”恩格斯如是說。但事實上,依然有許多人,由於沒有趕上好分好合的自由時代,在對此進行想象和教育時,也無法保證自己的心靈不會出軌。與此同時,更多已經結婚的人仍然存在著“單身心態”,具有雙重身份的他們,既是婚姻的擁有者,也是精神上的單身者—有的“自助婚”、“走婚”,有的施行“周末婚姻”、“偽單身”,也有的“試離婚”、做“半糖夫妻”—“我們要天天相戀,但不要天天相見,隻需要悱惻纏綿,絕不要柴米油鹽,有共同的生活經驗,絕不用共同的房間”……

  “半糖男”徐航海結婚3年,和妻子是同校不同班的大學同學。婚後第二年,兩人在杭州城北買了第二套房子。這時,妻子正式向他提出分居計劃,他當時的反應是“一下子就懵了”。最後,徐航海還是同意了妻子的要求,決定先試一試。就這樣,妻子什麽也沒拿,拎了個包,獨自進了新家。而後,兩人每周聚4 天,3天自由活動。對於被定義成“半糖夫妻”,徐航海說,現在狀態不錯,生活內容也豐富不少,“就當多談幾年戀愛吧。”

  至於孩子,要不要生?什麽時候生?生幾個?一堆問題則頗費思量。徐航海的母親對兒子和“前衛”的媳婦隻有一個希望:快生小孩,而且生兩個,讓家裏人丁興旺—盡管這對“半糖夫妻”還壓根沒有考慮過孩子的事。而在這個兩代人矛盾的焦點問題上,徐航海和妻子都力主“丁克”—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s的首字母縮略詞,意為“兩個人,沒小孩的家庭”。但能“丁”多久,他心裏卻沒譜,“我媽就我一個兒子,我能給她斷後嗎?……不過,現在還是順其自然好了。”

  和徐航海不同,李全興選擇將“丁克”進行到底更多考慮的則是經濟方麵的因素。結婚5年的他至今不要孩子,是因為在結婚後與妻子先後成為了“房奴”、 “車奴”,每個月都要向銀行還3000多元的貸款。偏愛生活情趣的夫妻倆“痛並快樂著”,隻有決定“犧牲”下一代,10年內不改變家庭結構。

  “丁克家庭的成員一般夫妻雙方大多有較高收入,學曆構成100%都是大專以上。”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秘書長樊愛國分析。隨著社會越來越寬容,每個人的選擇越來越寬泛,合理定位適合自己的人生,並努力去完成,也成了很多人的追求。“不要孩子的年輕人可能會增加,但不會成為普遍現象。因為無論從人的動物性來說,還是從人的本性來說,人都是希望有後代的。”樊愛國說。

  然而,盡管生育觀念有回複傳統的趨向,仍然不能否認,沿襲了幾千年的婚姻觀念已變得更加多元化,社會的細胞—家庭正發生著一場重大裂變:丁克家庭、再構家庭、單身家庭等層出不窮。轉型中的社會變得寬容了,圍城內外人們所承受的社會壓力減少了,許多人內心卻感到更不安全,也覺得永遠不能滿足,困惑和迷失震蕩著的,不僅是婚姻秩序,更是社會秩序。

  我們的婚戀:被厭倦與被認可的

  柯雲路說,這是一個自由與平等空前發揚的時代,也是一個空前艱難的時代—社會轉型仍處於進行時,價值觀之多元化將長期持續。對與錯,榮與恥,真理與謬誤,沒有清晰的界限,難以辨識。而對於以個人主義狀態生活著的人們來說,最能體現這種艱難的,莫過於婚戀問題。

  於是我們發現,在告別了“沒有物質誘惑、沒有利益衝突、沒有地位高低,有的隻是一腔熱血和兩顆赤誠之心”的婚戀之後,當代人的婚戀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一,隨著擇偶標準越來越務實,擇偶方式也越來越自主,一項統計表明,在當代人擇偶方式的八個選項中,從第一位到第八位的選項依次為:“自由戀愛、自己做主”、“自由戀愛、父母同意”、“無所謂什麽方式”、“通過媒人介紹”、“完全由父母包辦”、“電視報刊征婚”、“通過婚姻介紹所”、“其它”。其二,性開放從表層走向深層。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吳魯平在《1949—1999中國青年婚戀性觀念的變動軌跡》一文中指出,青年對性的開放度正表現為性知識、性行為態度、人際性行為三個層次。其三,更注重婚姻的穩定性和質量。對婚姻關係寬容度的增加,正成為人們渴望在婚姻關係中保持自我的獨立性、保持婚姻的優良質量的體現。其四,對婚外戀的態度,既表現出極鮮明的傳統性,又體現出寬容趨勢。

  婚戀觀與婚戀行為多元化的背後,是雙重轉型帶來的急劇變化—由封閉的傳統農業社會向開放的工業社會轉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必然帶來社會意識和文化的變化,而作為社會觀念、文化之一的婚戀觀及婚戀文化自然也將隨之改變。

  一方麵,物質的豐富使家庭生活質量有了提高,人們有了更多閑暇從事業餘生活,也增強了一些功利化心理。另一方麵,精神文化改變著全社會的婚戀觀念:家庭是作為社會人的個體滿足自己“心理—文化”需求的單位,而不是傳宗接代的組合;夫妻關係取代了親子關係,在家庭中居於軸心地位;女性不再是依附、生育的工具,而成為平等的獨立個體;人們對新生的婚戀現象態度越來越寬鬆,大眾輿論關注重點發生轉移,不再僅僅關注個人隱私,更多的是公眾利益。此外,自我意識覺醒帶來了人們性意識的覺醒,乃至出現性意識產生低齡化、對性愛質量的追求、婚姻中責任向愛情的轉變、在婚姻中個性意識的追求,等等。

  事實上,與老一輩人相比,現代人顯然有著更多的選擇空間。如今,婚姻不再是從眾行為,結婚與否是個人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調查表明,在對待婚姻的態度上,當代人也更多了一些理性和冷靜。對婚姻,他們充滿了浪漫的想象,也能持以實用主義的態度。逐漸地,收入多少、對家務的投入、是否生育等不再受到格外重視,雙方更注重的是如何保持親熱,遵守婚姻協議,互相諒解,創造一個舒坦、靜逸的安樂窩。

  此外,不難預見的是,隨著轉變觀念的人的增多,諸如此類的婚戀新內容成分也會越來越大。在不觸犯法律、不傷害他人情況下的種種婚戀行為,即使現在得不到理解,也終將得到人們的尊重。“在摒棄一些不良婚戀動機的前提下,我們應該正確對待這些新現象。”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秘書長樊愛國表示,“當然,它並不會完全代替傳統模式,主要的婚姻家庭模式還是傳統的,也是我們大多認同的主流婚姻價值觀。”

  然而,這又是怎樣的一種價值觀?

  有這樣一段故事。16年前,冰心老人曾問作家鐵凝:“你有男朋友了嗎?”鐵凝回答,“還沒找呢。”這時90歲的冰心老人勸告她:“你不要找,你要等。” 16年後,50歲的鐵凝終於“等”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華生。“自己從骨子裏還是一個相對傳統的人,對婚姻的期待比較高,也才總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我寧願沒有,也不要一個湊合的婚姻。婚姻跟人的好壞沒關係,好人非常多,但他不適合你,可能你也不適合他,這就是情感的難處。”在經過了多年的等待後,鐵凝最終下定決心並做好充分的準備,和相戀多年的愛人一起走進了婚姻殿堂。

  鐵凝沒有透露他們相識和相愛的時間,雙方都否認了一見鍾情。“對相愛的人來說,最根本的就是心靈相通,價值觀和生活態度契合,這是幸福的前提。”華生說。

  在此之前,鐵凝和華生跟朋友有過一次旅行,在蘇州的山塘街—蘇州最古老的街,鐵凝和華生一起聽評彈,聽《杜十娘》,也聽《太湖美》,但是真正打動他們的,是根據陸遊和唐琬的詞改編的古曲《釵頭鳳》。台上一男一女兩個藝人,端莊、清雅和凜然,他們的吟唱深切哀婉。兩個心懷愛情的中年人,聽著陸遊和唐琬的愛情絕唱,聽到“內心溫濕柔潤”。

  也許,婚姻會在流逝的歲月中嬗變,但渴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幸福與穩定,依然會是永恒不變的旋律。這一點,我們無須懷疑。。。。


  父母包辦相親是提高婚戀效率還是“開曆史倒車”

  今年“七夕”節時,帶著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眾多豐富多彩的相親盛會在全國許多城市紛紛浪漫上演。說是相親大會,實際上到場的年輕人很少,大部分替兒女當“紅娘“的父母已儼然成了相親會的主角。對此,很多兒女們卻並不領情。

  有人認為:“父母包辦相親”在省了兒女時間的同時擴大了雙方的選擇麵,並可讓年輕人更好地投入工作;也有人認為父母此舉是“開曆史倒車“—長輩不應過多幹涉晚輩的戀愛婚姻。那麽,“父母包辦相親”究竟是提高婚戀效率還是“開曆史倒車”呢?

  相親者眾眾 結親者寥寥

  電影《愛情呼叫轉移》中的一場相親戲一定讓很多人仍記憶猶新。男主角孤零零一人坐在中間,麵對的是以女方母親為首的浩浩蕩蕩十餘人的評審團。雖然電影裏的場麵近乎誇張,但確也反映了社會現實。

  每逢周六,在傳說中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結緣的杭州萬鬆書院的相親會上,便聚集了眾多為兒女找對象的父母。兩個大媽照麵,先“狡黠而默契”地微笑著注視對方3秒鍾……然後,一方說:“你兒子還是女兒?”另一方回答:“兒子。”第一個大媽接著問:“有沒有房子?多大的?什麽地段?”如果這時另一方回答的是 “沒有”,或者是100平方米以下,或者出現了一個市郊的名字,對話便嘎然而止。這樣戲劇性的場景在一場相親會上反複出現。

  揣著兒女照片、學曆證書或護照等證件的父母,早在前幾年就已經成為相親會上的主力軍。他們作為未來女婿、兒媳的第一位麵試考官,都希望這樣做能為忙於工作的兒女減輕負擔。

  父母充當兒女的替身,促使了相親會隊伍迅速發展壯大。然而,父母們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一位門當戶對的女婿或兒媳的信息,卻常常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大部分兒女對父母“開曆史倒車”的“包辦相親”,幾乎一開始都持否定態度,後來漸漸轉為不反對也不理會。

  據了解,雖然每次相親會都有成千上萬的父母來替子女相親,但成功率一直很低,幾乎不到1/10,而相親後成功結婚的就更少了。相親者眾眾,結親者寥寥,也許是與會者們一周一次的“審美疲勞”,導致了目前頗具人氣的相親會產生如此結果。

  在杭州某公園的一次相親會上,一位家住蕭山的於大伯說,為了兒子的婚姻,他已聯係了100多位女孩與兒子相見,但兒子因各種原因還是與這些女孩都無緣定終身。另一位張大伯感歎:“我女兒是海歸碩士,在機關工作,還有住房,這樣的條件可不能隨便找,畢竟是女兒的終身大事啊!”

  遵父母之命是“開曆史倒車”嗎?

  據有關部門統計,杭州市適婚而未結婚的人數約有20多萬,其中男女的比例約為2∶3。人們還將“大齡白領擇偶難”的七大因素概括為—選擇麵太窄、工作太忙、對對方要求較高、對未來婚姻感到恐懼、重視學業事業忽略生活舒適浪漫、性格內向不善於與異性交往以及社會環境等。

  在傳說中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結緣的杭州萬鬆書院的相親會上,幾乎每期都是女多男少。很多家長苦歎:要找個合適的女婿實在太難了!該相親會發起人陳建農說:“有些家長問我,優秀的男孩子都跑哪去了,你們怎麽不去想辦法組織一批優秀的小夥子來這裏啊。這種心情我深深理解。現在的情況是女孩家長越來越多,而且女孩的年紀也越來越小。”

  23歲女孩小梅的母親開的基本條件就是對方必須要有房子,必須要176厘米以上,必須年收入在15萬以上。小梅大專畢業後在省級醫院做護士,人長得很漂亮。她媽媽說:“我們的優勢就是年輕漂亮,所以要好好挑一挑。”在父母的介紹下,小梅曾經對上了一個證券公司的分析師,對方的條件基本上都符合,不僅有房有車,年收入幾十萬,而且小夥子選擇對象的標準,就要求年輕漂亮,也似乎“門當戶對”。可這小夥子的工作實在太忙,幾乎天天加班,讓小梅沒了心情。雖說兩人交往了3個月,可在一起就幾次,平時都是通過電話來交流的。最後小梅的媽媽得出一個結論:不要找優秀的事業型男孩,要找個家庭型的優秀男孩。

  傳統婚姻中需要“三書六禮”,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的大部分年輕人並不喜歡繁縟禮節。有的父母為了兒女的終身幸福,去對方小區或單位“調查”;還有一對醫生父母要在相親現場為未來的兒媳驗血,說“兩人結婚,血型匹配很重要,這個驗血關,我要親自把”。

  父母之命難違,這應該是現代很多單身青年骨子裏的傳統淵源。在“可憐天下父母心”與“尊重自我感覺”兩者之間,很多人常常會感到困惑—一方麵是父母,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不去相親則會讓他們傷心;另一方麵是自己,自己的喜好感情又沒法說個準數,父母找的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如何處理好這一平衡的藝術?不僅是兒女們必須麵對的難題,也讓每一場父母相親會平添了更多的戲劇性。

  陳建農強調:“來這裏替子女相親的父母大都將物質放在第一位,但這一點並沒有得到子女的認可。也許現在整個社會的虛榮、攀比程度在加深,但從我接觸和了解的情況來看,60%的子女仍認為‘感覺’還是最重要的。”

  杭州的一位高級婚姻家庭指導師認為,所有來萬鬆書院的家長都是為子女來談婚論嫁的,但他們往往忽視兒女的要求。家長過多地關注對方家庭的經濟條件與社會地位。作為追求浪漫、充滿激情的年輕人,其實更需要的是對人生最美好的體驗—那一段花前月下談情說愛的經曆。兩代人關注點的不同直接導致他們“審美感受”的差異,於是產生的結果與提高婚戀效率的初衷恰恰相反-家長看重的,子女往往不滿意,子女看重的,家長又反對。

  浙江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金主任說,撇開感覺來說,父母與子女在選擇上有代溝,子女們有自己的想法,但父母在今後小家庭的位置畢竟是不能取代的。歡迎瀏覽ddhw.cn

  相親會不能以結婚為目的?

  與萬鬆書院同樣熱鬧的,還有浙江紅娘網從2006年開始在黃龍洞公園舉辦的現場相親。這裏每周六舉辦一場中型相親谘詢會,每月還會有一次大型的 “浙江紅娘日”活動,平均每次參加人數逾3000人,單場最高人數超過5000人。2007年5月,杭州太子灣公園等也開始舉辦類似的公益相親活動。

  杭州本地一位研究社會學的大學教授並不讚同父母相親的形式,“鞋子合不合腳,隻有年輕人自己知道,老人還是不要參與的好。”正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不過,這位教授的同事卻與他觀點不同:父母相親會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

  萬鬆書院相親會發起人陳建農在一篇名叫《一個母親的懺悔》的手記中提到,一位滿頭白發的老婦過去對兒子的婚事幹涉太多,不喜歡兒子找的對象,愣是“棒打鴛鴦”。兒子由此對母親有了逆反心理,對母親介紹的女孩子,不論對方人品好壞,一律冷淡拒絕。如今,兒子已經快40歲了,還是單身。“這是發生在萬鬆書院相親會上的典型故事,也許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類似的事情發生。”陳建農感慨。

  浙江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金主任認為,參加相親會,不能以一定要找到另一半為目的,而是應以交朋友、拓展交際圈為主。現代青年結婚時間的推遲,不僅僅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婚姻觀的改變,也是他們對婚姻的慎重促使的。父母參與的相親大會是為單身青年牽線搭橋,更是對相親方式的一種探索。

  陳建農表示,婚姻不僅是個人的問題,更是社會問題。相親會為年長的父母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許這正是包括萬鬆書院在內的相親會能持續下去的重要原因。而相親會作為一個交流溝通的平台,更應該以公益為主,利益為輔,希望多些真善美,少些金錢欲。

  從文藝作品看婚戀變化

  愛情是文藝作品永恒的主題。所以,通過各個時期的文藝作品來看當時的婚戀特征,是再合適不過了。

  因為曆史時期太長,相關作品太浩淼,我們無法一一細致展開說《詩經》時代的“關關雉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婚戀愛情,也無法細說杜甫時代的新婚燕爾夫妻分離丈夫被抓去充軍的苦楚,亦不能細細品味《西廂記》裏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戀、《白蛇傳》中白娘子與許仙的故事、《梁祝》裏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千古絕戀、《沈園》中陸遊和表妹唐琬的“錯錯錯”,更難以展開評論名著《紅樓夢》裏的愛情描寫……這樣吧,我們還是擷取近代中國以來的一些文藝作品來看婚戀的變化特征吧。

  如果要說到愛情,五四時期是大聲呐喊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的時期,在封建中國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下終生大事的婚姻死水上掀起了幾絲微瀾。毛澤東當時為一位因包辦婚姻而死的女性而寫的批判檄文震動時人。魯迅的《傷逝》對於涓生的愛情和當時知識分子的處境寫得非常準確。反映那個時期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寫出了那個時期革命的、不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道路抉擇與婚姻戀愛的選擇是互為關聯、不可分割的,這與電影《大浪淘沙》反映民國北伐時期的政治道路選擇和愛情選擇互為關聯方麵有些類似。在那段時間前後,有電影《十字街頭》裏低層人樸素純真的浪漫愛情表現,也有借外國話劇《娜拉》而反映中國女性婚戀何去何從的複雜愛情艱難抉擇的呐喊。《早春二月》也是反映那時年輕人愛情選擇的一篇。其中,那時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一代中國青年把它當作衝破封建追求幸福的鼓舞。

  曹禺的《雷雨》寫了當時壓抑和扭曲的愛情,《日出》則寫出了當時上海灘紙醉金迷生活中一些人情感的異化。而茅盾的一些作品則寫出了當時一些知識分子苦於“城市太喧鬧,而鄉野太冷僻”無所適從的狀況,他們對於婚姻愛情的追求也往往很迷茫彷徨。《子夜》裏的情感描寫,反映了當時中國的一個局麵。巴金的《寒夜》,也是一段那個時期知識分子找不到出路的淒美的婚姻情感故事。歡迎瀏覽ddhw.cn

  在這段時間的文藝作品裏,可以看出,當時的婚戀有著受政治道路選擇、生存方式選擇、價值觀念選擇的極大影響這一特征。因為人生前途的迷茫,愛情婚姻也不可幸免地帶上了迷茫彷徨的色彩,選擇什麽樣的人生前途,決定了選擇什麽樣的愛情和婚姻。那時愛情婚姻的主要特征是麵對不同政治立場、觀念價值取向而陷入艱難複雜的抉擇。

  抗日戰爭時期,人們背井離鄉,顛沛流離,一切以抗日為主,愛情婚姻也與此主題緊密相連。後來的電影《黃河絕戀》、《紅高粱》、《滾滾紅塵》等有一些這方麵的側麵描寫。而長篇小說《圍城》則是寫那個年代一群知識分子愛情婚姻的代表作品。

  《小二黑結婚》,第一次寫出了中國農民追求全新生活的樸素的婚戀感情。

  解放後的文藝作品對婚戀的描寫,也往往都能反映當時的時代特征。比如寫上海國民經濟改造時期的《上海的早晨》,描寫解放軍進城後的《霓虹燈下的哨兵》,歡迎瀏覽ddhw.cn資本家女兒以及交際花對解放軍戰士的勾引,戰士不為所動。後來所拍的《心靈深處》寫了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愛情生活。近期拍攝的《雲水謠》也有一段反映抗美援朝時的愛情片段。眼下熱播的電視劇《我在天堂等你》反映的就是當年解放西藏、援助西藏、紮根西藏時部隊女兵與官兵的愛情、婚姻故事。婚姻戀愛與祖國需要、組織安排連在一起,人們的觀念難得的質樸而純潔。而電影《我們村的年輕人》則寫了新中國建設時期一群年輕人在建設祖國的戰鬥中的愛情故事。“櫻桃好吃樹難栽”,幸福靠辛勤勞動創造,正直、誠實、勤奮、愛勞動、爭做貢獻是當時選擇結婚對象的主要標準。電影《五朵金花》裏勞動女性的愛情成為一代年輕人羨慕的目標。電影《阿詩瑪》裏“我陪阿詩瑪回家鄉”的純真愛情又羨煞了多少豔羨的眼睛。而《冰山上的來客》裏的愛情,讓多少人都想像阿米爾那樣,向著愛情勇敢“衝”!

  毫無疑問,解放後的婚戀都與當時的時代特征緊密連在一起,人們追求的是勞動創造世界、建設創造未來的理想,愛情對象品行標準就是以衛國英雄、勞動模範為榜樣的。婚姻戀愛的觀念非常純真質樸,追求保衛建設祖國的美好理想,精神追求是主要的,很少有講究物質的銅臭味。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愛情在文藝作品裏消失了,以至後來的國人都不知道有愛情這回事。革命樣板戲裏,全是高大全的革命形象。愛情被閹割了。

  經過了漫長的壓抑時期,冰雪融化,陽光燦爛,文革結束後的文藝作品裏愛情之花怒放。劉心武的小說《班主任》寫了一個學生偷偷看愛情小說以及班主任如何對待這事的故事;電影《生活的顫音》描寫了四五清明紀念周恩來逝世時一對年輕人的深沉愛情;電影《廬山戀》則寫了一對不同政治背景下的年輕人的戀愛;電影《天雲山傳奇》反映了文革時期女人在愛情和政治麵前的選擇;《燕歸來》也是寫文革中曆盡磨難的愛情婚姻故事;電影《巴山夜雨》裏,右派與妻子不能相愛,天各一方;電影《小街》裏,黑五類的女兒女扮男裝,與一鄰居男青年之間的友誼以及朦朧愛情催人淚下;電影《我們的田野》,則描述了知識青年在北大荒的愛情,如歌如訴;小說和電視劇《今夜有暴風雪》也是刻畫知識青年愛情故事的,淒美無比;王安憶的小說《當長笛SOLO的時候》、《本次列車終點》、《傾城之戀》都寫了文藝青年、回城青年特有的愛情;而電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則反映了沒有愛情的一個時代……

  那個時期的愛情,主要反映文革以來特有的政治背景對愛情婚姻的衝擊,一片淒涼,傷痕累累。不堪回首的荒誕歲月,對人們心靈的摧殘是巨大的,尤其是對人類不可忽缺的愛情。此時的文藝作品,壓抑過後是爆發,不吐不快,滿紙淚花,遍地傷情。

  隨後,描寫改革開放時期愛情的文藝作品多了起來。理想的主人公應該是好學上進、為四化爭做貢獻者。比如電影《瞧這一家子》裏劉曉慶扮演的營業員因為不敬業而不被公公、婆婆欣賞;電影《鍋碗瓢盆交響曲》裏改革的青年受追捧;《快樂的單身漢》寫了一群工人的愛情生活;電影《咱們的牛百歲》描寫的則是農村改革中的愛情故事;電視劇《渴望》歌頌的是賢惠,譴責的是負情。而一些新問題也被反映出來。比如電影《大橋下麵》裏女青年因有私生子而生活艱難;姚雲編劇的《誰是第三者》反映了第三者的問題。

  此時,港台影視和歌曲對內陸的衝擊不小。電視劇《上海灘》裏許文強與馮程程的愛情醉倒了多少人,電影《甜蜜蜜》裏的愛情又打動了多少人。瓊瑤筆下的至上愛情成為一些人的夢想。鄧麗君的歌,還有當時流行的卡拉OK裏的歌曲中愛情的內容,成為年輕人內心愛情的一部分。

  上個世紀90年代,主旋律影片的分量增加。我們所看到的愛情往往也是大背景下的片段或插曲、副線。深刻愛情的作品不多,大概跟這個時代人們普遍追求物質有關。倒是一部來自國外的影片《泰坦尼克號》中感人至深的愛情傾倒了大江南北的男女老少!

  而在電視劇中則有了不少愛情故事。比如海岩的係列作品《死不瞑目》、《拿什麽拯救你,我的愛人》等。還有王海翎的《牽手》、《中國式離婚》。歡迎瀏覽ddhw.cn

  現在的愛情婚姻故事,往往都與這個時代的種種特征緊密相連,比如麵對婚外情如何處置,麵對財產糾紛如何應付,麵對貪官腐敗帶來的家庭危機如何收場,麵對法律糾紛夫妻如何相對等等。愛情,不再是一個純真、單一的話題,而成為一個與物質、意識形態緊密相連的複雜命題。

  從以上的簡單分析可以知道,無論任何時代,愛情和婚姻都不可脫離當時的時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它們受著社會潮流的巨大影響,從來就沒有什麽脫離社會現實的象牙塔真空裏的愛情和婚姻。因此,研究愛情和婚姻,離不開對當時社會的研究。要有美好的愛情和婚姻,必定首先要有美好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背景。因此,想要創造美好的愛情婚姻,首先還是要創造美好的社會環境。而一個人個人的價值觀念取向,卻是決定愛情婚姻是否美好的重要因素。

  正是因為任何人都脫離不了愛情婚姻,而愛情婚姻又如此複雜而多姿,才會成為作為“人學”的文藝作品的永恒主題。而這些作品都能折射出當時的社會特征。要了解每個時代的愛情婚姻特征,通過文藝作品來觀察,也不失為一種便捷的方法吧。


 

來源: 觀察與思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小小艾 回複 悄悄話 兩種價值觀的人就象兩條平行線,永遠不會有交點。

Good point。清楚認識到這點,就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