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原創】為什麽要林彪一個病人去蘇聯談判之二上麵講到林不掛帥和反對出兵沒有必然的關係,因為以林以往的性格,經曆,言論等都證明當林意見和中央不一致時,無論是中央聽從林的建議,還是林聽從中央的建議,一旦最後作出了決定,那林一般都會堅決執行。林家準備出征也從一個側麵反應了這點。反對出兵隻是提供意見,但辭帥則是拒絕執行命令。這是兩個不同性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原創】為什麽要林彪一個病人去蘇聯談判之一可以說林彪是一個政治和組織性都很強的一個人。在很多問題上,雖然不同意上層的意見,但是還是堅決執行上層的命令,例如戰四平,打錦州等。後來的抗美援朝掛帥也是如此。隻是913之後,很多事情都是變了味的。要不你解釋不了為什麽林彪的威信一直很高-既使林很孤傲-說明了林在被抹黑之前確實有獨到之處-除了其本人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些人為什麽恨彭德懷?1953年7月9日,彭德懷正在誌願軍司令部忙於部署金城反擊戰,李誌民將一份由總政和中央辦公廳電令全軍各部隊選送文工團員到中央警衛團文工團的電報送給彭閱時說“條件太高,不好選”,彭德懷說“這個電報不是中央寫的,你們能選則選,不然等我回國後查明再說。但此電報仍然轉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原創】林彪與朝鮮戰爭之二--林彪是怎麽背上膽小鬼稱號的?大家都知道13兵團是林的四野舊部,該兵團不久前的調防安排,人事結構,補充加強,都是林一手操般的,奈何參戰決定一出,元帥頓時病倒?更為蹊蹺的是,10月2日以及隨後幾天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林彪基本參加,會議還未結束,就同周一起去蘇聯進行艱難的談判。談判是那種耗神費心的高層會議、協商、討價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林彪與朝鮮戰爭之一--林彪是怎麽背上膽小鬼稱號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開國領袖毛澤東》。在這個電視劇中有一段毛、周對話,毛問周誰當誌願軍司令合適,周答:林彪同誌。毛說,我找過他,他說有病,我建議由彭德懷同誌擔任,周答,我同意。看過該劇的人,都會認為林彪是膽小鬼,林彪不想掛帥的惡名是逃不掉了。由於該電視劇是柱子哥編的,不具有可考性,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窗外,是一個寧靜的秋夜,沒有星星,沒有月亮,也沒有一絲兒風。婆娑的樹影,靜靜地矗立在天地間,對麵樓房的窗戶,一扇扇全亮著,是讀初中或高中的學生在溫習功課吧?就像我們的中學時代那樣。我說要講故事,既然大家要聽,那就講講吧,也顧不得以後的傳世名著了。在這個靜謐的秋夜,講故事是一挺浪漫的事情,要是能在下雪的冬夜,圍著火爐講故事,那就更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959年7月31日常委會批鬥彭德懷,毛對彭說:“高饒件你陷得很深。”相信此言不假,雖然毛沒有指出“陷得很深”的具體事實。因為中共的一貫手法,為賢者諱,有關高饒事件的檔案材料,一直處於密封狀態,這正是彭在高饒事件中陷的很深的一個側證,當然也有老鄧的原因,但是如果隻有老鄧是告密者的角色就讓此事永不曝光,還是沒有足夠的說服力,因為如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原創】劉少奇無意為彭翻案劉少奇在高饒事件中是另一方的主要當事人。當廬山會議風起暈湧的時候,劉一改上山前的“問題講透”的承諾,積極的投入批彭的隊列,既有曆史的緣仇,也有現實的利益。大家都知道高的矛頭是對照劉的,那麽彭涉及高饒事件的深度則直接和劉少奇有關。1959年7月31日常委會批鬥彭德懷,老毛對彭說:“高饒事件你陷得很深。”但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原創】彭德懷與高饒事件之四-廬山上眾人的表演-大人物和小人一樣
老毛一發話,一定調子,下麵的一班人馬就開始順著這根杆子往上爬。追問,發揮,坐實,一方麵要彭老實交代,可是另一方麵又不容他據實申辯,一申辯,就會得來更猛烈的攻擊,這大概是中共的一大特色,什麽時候都是知允許州官放火,不許老百姓點燈的。
在小組會議上,康生、賀龍、李井泉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原創】彭德懷與高饒事件之三-毛同彭在高饒事件中的關係(3)而彭在8月12日,曾痛苦地說:“現在要我徹底交代高饒問題的錯誤和軍事俱樂部,就是這兩個問題難過關。”為什麽難過關,因為毛不讓他過關。為什麽這樣講?在彭寫的《廬山筆記》(從7月23日夜到8月8日,共約13萬多字)中,曾經作了極其直率的坦露:“7月23日毛主席給我一悶棒,這棒叫做打‘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