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生盜江湖

武生者,盜江湖之吳人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要是中國知識分子都象老舍就好了,中國將成為一個除了人民日報社論以外,半個世紀沒有任何文學創作的國家;沒有原子彈氫彈衛星的國家;隻有共產黨幹部和商人、工農群眾在街上走來走去的國家;那時候,毛主席也不必發動文化革命了(多累哪)……
嗬嗬嗬,心向往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5 07:16:26)
“夏蟲不可語冰”,六個字,從右到左,上下兩個字一行,我用隸書分三行寫。寫完以後,再換一支細墨水筆,蘸上純黑碳素墨水,在下方寫上英文譯文“Don'ttellasummer'staletoaworm...”。墨汁幹透以後,加上印章,壓上金色和白色的雙邊內框,裝進黑色塑膠框,鑲上玻璃。大功告成。每個這樣七寸乘十寸的書畫框,在網上拍賣,就賣十到十五塊錢。
  那天去朋友的公司,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7-01-24 19:17:01)

  在台灣的網上頗有一些粗陋鄙俗和廁所文學不相上下的笑話,有一則修改後有些趣味:
  從前有五隻名叫精子的動物,五兄弟(武生按:可能是諷刺某家族)。他們都是真正的精英份子,每天專門練習如何快跑,衝鋒陷陣。因為他們知道,隻要跑得快,衝得猛,一定可以有一張又香又軟的床可睡。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有一天,他們果然開始衝鋒陷陣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7-01-22 06:42:09)
  星期天下午看英國老演員海倫·米蘭(HelenMirren)主演的《女皇》(TheQueen)。說來好笑,第一個感想是“看電影的怎麽都是老太太”。美國電影院是打廣告的黃金地帶。開映前好久就開始在熒幕上播出廣告,開映時間到了以後,還要播放十分鍾以上的新片片斷介紹。所以,許多時候我看電影是在放映時間到了以後才開車出門的。看《女皇》我到電影院早了一點,哇,電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0 18:18:53)
話說武生這日正在花花世界遊蕩,忽然心中一動,想起古時有“曾子遠遊,曾母齧指,心痛而歸”的記載,看來,必定有人在作怪。回到家裏踏上走廊,果然是牛奶瓶伉儷雙雙在一起記掛武生。嗬嗬嗬,不敢當,不敢當。
武生出生梨園,混跡江湖多年,有諸多不良習氣,近年來努力改邪歸正,自以為油滑輕佻已經藏得差不多了,哪裏知道還是一下子就被嫂夫人看了出來,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19 11:39:32)
  我平時細看的雜誌有兩份。一份是《新聞周刊》Newsweek,另一份是國家博物館出版的Smithsoninan。
  後者是一份很精致的出版物,內容之外,還講究文字。據說美國的雜誌中,Smithsoninan的常規稿費是最高的。
  最近幾年全世界天氣異常。紐約剛剛經過一個大破紀錄異常溫暖的周末,轉眼間又是滴水成冰寒風刺骨。電視上都是德州和加州冰凍橙子的鏡頭,忽然想起Sm[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閱讀 ()評論 (1)
(2007-01-17 06:51:06)
  二零零七年,傳奇革命者切格瓦拉逝世四十周年了。
  前幾天在電視上看了一場舊電影"湯妮雅"(Tania)。湯妮雅是一個東德女間諜,切格瓦拉的亂世紅粉知己。她和切格瓦拉一起在玻利維亞被殺死。描述阿根庭革命的音樂巨片"艾維塔"中擔任主角庇隆的演員安東尼奧·本德拉斯飾演切格瓦拉一角。
  迄今有許多人在懷念切格瓦拉,人越來越多,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16 07:20:33)
  和許多移民一樣,來到美國大約五、六年以後,我開始在一定的時節流鼻涕、鼻子堵塞、咳嗽、嗅覺失靈……,為過敏煩惱。
  過敏,有人叫枯草熱,有人叫花粉熱,香港人叫鼻敏感,美國一般稱allergy.
  最討厭的過敏症狀是流鼻涕,英文叫做runningnose。那鼻涕像自來水一樣往外流。鼻子上沒有水龍頭可以開關。上一個班,有幾次都是足足用掉一卷廁紙。廁紙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1-15 08:26:50)
  中國人講究深度,罵人不例外。“他媽的”講的是一個有深度的器官;“操他媽的”就直接向深度進發;“操他奶奶的”、“操他十八代祖宗”等還有曆史的深度。美國人罵人話就粗糙多了,不過兼顧前後,翻來覆去“操你”和“屁眼”兩句。難怪我們中國人老是笑話老美“膚淺”。不知道的是,有沒有老美笑話中國人“顧前不顧後”?
  顧前不顧後,或是重前輕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