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生盜江湖

武生者,盜江湖之吳人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火山故事

(2007-01-19 11:39:32) 下一個
  我平時細看的雜誌有兩份。一份是《新聞周刊》Newsweek,另一份是國家博物館出版的Smithsoninan。
  後者是一份很精致的出版物,內容之外,還講究文字。據說美國的雜誌中,Smithsoninan的常規稿費是最高的。
  最近幾年全世界天氣異常。紐約剛剛經過一個大破紀錄異常溫暖的周末,轉眼間又是滴水成冰寒風刺骨。電視上都是德州和加州冰凍橙子的鏡頭,忽然想起Smithsoninan前年介紹過的一個罕為人知的火山故事。
  天氣異常和曆史、地理、文化……都有點關係呢。不揣冒昧將舊時文章拿出來供走廊的朋友周末消遣吧。

  地球上一萬年以來最強烈的火山爆發1815年發生在印度尼西亞一座藉藉無名的火山,坦布拉山。將近4000米高的坦布拉火山爆發的時候,向其所在的鬆巴哇島及周圍地區噴出了超過30立方公裏的氣體、塵土和岩石的混合物。火山噴出物象一條大河從山上奔騰而下,一直衝進爪哇海,大約有1萬名島上土著立即死於非命。
  這麽大規模的火山噴發使得東半球連續幾個月出現異常氣象,隨即西半球和歐洲都受到了嚴重影響。接下來的1816年成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個"沒有夏天的一年"。在這一年裏的異常環境刺激下,產生了19世紀迄今流傳最為久遠的災難性小說角色,弗蘭克斯坦博士(Dr.Frankstein)和他的怪獸。
  有意思的是,人類曆史上最廣為人知的火山爆發不是坦布拉,而是發生在1883年的卡拉卡托火山爆發。卡拉卡托距坦布拉1500公裏,爆發威力是坦布拉的十分之一。卡拉卡托火山爆發比坦布拉晚了68年,是它出名的重要原因。因為,在此期間,人類發明了電報,使得新聞傳播大為方便。
  羅伯特·伊文思是美國的地理學家。他承認在他長達40年的學術生涯中一直不知道坦布拉的故事,直到幾年前研究異常天災,才注意到坦布拉這個地名。接下去,他越研究越驚奇。地球、環境和人類的依存關係是如此不可思議的緊密。聯想到現在全球氣候暖化和地球上空臭氧層遭到人為破壞的關係,他對於兩世紀前發生的這次災難發生了濃厚興趣。
  2001年秋天,伊文思到印度尼西亞遊覽了岜厘島後,轉向坦布拉山。
  按照印度尼西亞關於火山和其他危險地區旅遊指南,坦布拉是極其危險不能涉足的地方。伊文思後來的導遊拉伊姆告訴他,"坦布拉"在當地語言中的意思是"消失無蹤"。當地人們認為,在那裏的山坡上人可能會被無端"蒸發"。
  伊文思向羅德島大學的火山專家、曾經登上過坦布拉山的斯迪夫·凱瑞請教,是否值得去冒一下險。凱瑞的回答是"天哪!"這兩個字使得伊文思下了決心。
  伊文思和一個朋友同行。他們在鬆巴哇島的小城碧瑪通過旅行社雇用了一個導遊、一個翻譯、一個司機、司機的一個朋友、一個廚師,外加六個挑夫。他們先乘坐一輛客貨車行駛了幾個小時,然後改換馬車到達坦布拉山的南坡。當地的人們自從看了電影"賓虛"(Ben Hur,宗教故事,有壯觀的馬車追逐場麵)以後,就把這種馬車稱為"賓虛"。幾十年來,原來的名字已經不可考。
  從碧瑪西行,一路是焦幹的土地,長著高高的草,樹木極少見。幾個小時後,巨大的坦布拉山開始冒出地平線。現在的坦布拉山的外形看上去象龜背。兩個世紀前的那次大爆發,使得坦布拉山減低了足足1300米。可以推測,這座山原來的形狀是圓錐形,或者是兩個相連的圓錐形。
  一行人在山的三分之一高處停下來紮營過夜。第二天一早開始登頂。一路上隨處都是小汽車大小的鵝卵石。想當年,這些都是火山熔岩奔瀉時的小小泡沫而已。導遊拉伊姆帶領大家走一條曲折小道,經過大約6公裏跋涉才到達最高的火山口邊緣。路邊常常看見燒得焦黑的草地。那是當地獵人捕鹿留下的痕跡。
  行走在人類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地理事件發生地,目睹壯麗無疇的自然景觀,地理學家伊文思還有另外一個值得珍惜的理由。近十年來他身患兩種癌症,但是仍然可以對自己做這樣的挑戰。當然,他的體能和那些快樂的身負重擔如履平地的挑夫不能相比。
  休眠了數千年的坦布拉火山在1815年4月初開始蘇醒。幾百公裏外爪哇的駐軍都聽到了炮聲。大家都以為發生了戰爭。
  4月10日火山全麵爆發。三股巨大火柱從山頂衝天而起,煙塵和硫磺氣體噴射到40公裏以外。樹木驟然被連根焚毀。岩流,白熱的灰燼以160公裏的時速衝下山坡,所經之處無物可擋,一切蕩然無存,全部被衝進了40公裏外的海裏。火山熔岩遇水生成的浮石漂在海上,將港口裏的船隻堵塞得無處可逃。
  火山灰燼連續幾個星期不絕地降落在整個地區。距離坦布拉山幾百公裏以外的房屋都被火山灰燼壓坍。新鮮水源被汙染,莊稼樹木死亡。這是人類曆史上最慘重的災難。鬆巴哇和鄰近的拉博克島約有9萬人死於饑餓。
  坦布拉火山直到7月中旬才停止重大噴發。災難還在繼續。大量硫磺氣體和水蒸氣混和飄散空中。硫酸液化氣體、火山灰燼和塵埃被氣流攜帶到全球。太陽為之黯然失色。
  中國的中原和西藏地區,當年夏天出現異常寒冷,莊稼樹木死亡,連水牛都被凍死。然後,幸存的農作物再遭洪水洗劫。
  嚴寒在第二年夏天降臨美國。1816年夏天新英格蘭地區出現霜凍。南部的弗吉尼亞州6月份大雪紛飛。許多人家把雪橇搬了出來。到7月4日美國國慶,弗吉尼亞降下第二場大雪。蓄水池冰凍。國慶遊行被迫改為在升了火的教堂裏的室內活動。
  那一年,湯麥斯·傑弗森剛剛結束其第二任美國總統任期,退休後搬到蒙地塞羅居住。由於玉米受氣候影響而歉收,傑弗森不得不申請了1千美元的貸款救急。
  1萬6千公裏外的火山爆發造成1815和1816連續兩年的農作物歉收和物價飛漲,對美國還有更為深遠的影響。新英格蘭地區數以萬計的農民向西部遷移,尋求溫和的氣候。他們多數在俄亥俄河流域停留下來。由於人口驟增,1816年美國行政版圖上首次出現了印第安納州。到1818年,又出現了伊利諾州。以碧綠山巒著稱的佛蒙特州在1816和1817年間共有約1萬5千人遷出,相當於該州7年的人口增長總數。
  1816年,歐洲出現異常暴雨。愛爾蘭的暴雨連續下了8個星期。土豆歉收造成了歐洲、英國各地饑荒,被曆史學家約翰·波斯特稱為"西方世界最後一次重大糧食危機"。到1816下半年,愛爾蘭又發生了斑症傷寒,造成數千人死亡。此後數年,斑症傷寒一直在不列顛諸島盤旋不去。
  現代學者都小心從事研究,盡量不過分強調坦布拉因素。因為在坦布拉火山爆發前,地球已經出現一股冷流。同時,南半球的氣候也沒有發現異常。但公認的事實是,坦布拉火山爆發後1至3年期間地球表麵出現的異常災變,和這次火山爆發是相關的。
  在瑞士,1816年的黑暗災難刺激了作家狂野的想象,因之而產生的作品迄今仍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那年夏天,英國詩人拜倫、雪萊、後來嫁給雪萊的女作家瑪麗·沃斯東克拉夫特,以及他們另外一些作家朋友在日內瓦湖畔消夏。異常的6月風暴中,大家都在讀德國的鬼怪故事。拜倫把這個情景寫進了他的敘事詩《黑暗》之中:"明豔陽光為之減色","清晨來了又去 - 再來,不可終日"。拜倫希望朋友們把自己的恐怖故事都寫出來。於是,約翰·波利道裏寫出了著名的《吸血僵屍》。瑪麗·沃斯東克拉夫特把那些"冰冷下雨天"的靈感,變成了小說《弗蘭克斯坦》。弗蘭克斯坦是一個本心善良的教授。他在實驗室創造了無名怪獸,並賦予其生命,然後就出現了不可預料的災難性後果。
  《弗蘭克斯坦》除了娛樂性以外,也是對人類無知、任性行為可能造成不可預料的災難性後果的一個警告。兩個世紀以後的今天,意義也未稍減。
  伊文思一行經過幾個小時的攀登,終於來到昔日火山口的邊緣。極目遠望,藍天白雲下是一個直徑約5公裏,深度1公裏的巨大凹陷。如此巨大的凹陷中,褐色的地麵平坦幹燥,寸草不生。偶爾飄來一點硫磺氣味,提醒大家:坦布拉火山還是處於活動期。
  大家被壯觀的景象懾服,輕聲說話,感慨地搖頭。無邊的寂靜,刺激伊文思想象著火山噴發時所發出的難以描摹的異樣巨響。
  導遊拉伊姆知道,伊文思此生已經不可能再來坦布拉了。他特別建議伊文思對火山說聲"再見"。於是,伊文思對火山說了"再見"。拉伊姆獨自對著火山默默念叨了許久。
  一行人踏上了歸程。
  (原文載2002年7月"Smithsoninan", 作者Robert Evan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