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注:在美國的人或許不大熟悉鄒靜之的名字,在大陸,他可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如果你不知道鄒敬之也沒關係,知道《康熙微服私訪》,《鐵齒銅牙紀曉嵐》,還有《夜宴》吧?鄒敬之就是這些作品的編劇。其他的作品,上網古鉤一下,就出來許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08-07-19 17:19:38)
我的勞動經曆《第一次割麥》在六團宣傳隊時,曾排過一個舞蹈《豐收舞》。六個女孩子,左手持條黃綢子,右手拿一柄道具鐮刀,在舞台上做割麥子狀、輕盈、歡快。那些假想的莊稼被割倒,收起,始終伴著微笑。我在這個節目中,擔任伴奏。我總想奏出割麥子的效果來,把一張弓狠狠地壓在提琴弦上,每每遭至樂隊同仁的斥責。我想這是我割過麥子,而他們沒割過的緣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我的演出經曆《假領子》團宣傳隊:鄒靜之一個人是被他的經曆喂養著,一個雜食的經曆……假領子樂隊的弦調好了,譜子打開了.合唱隊員站上台子,舞台監督在台中間看了一下,證實一切就緒,指揮幕布拉開,頂燈和麵燈的光照進舞台,這一刻,什麽也來不及改變了.指揮闊步上台,行禮,站上他單獨的台子,莊嚴地環視一周,把手抬起來,揮動!前奏響了:小號慢了半拍,大提琴弦不準,指揮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08-07-19 09:02:29)
  那年有一幅漫畫(或稱黑白宣傳畫更相宜),畫的是一個糧囤高出雲端,一位紮著白手巾的農民扛著一隻麻袋,挺胸插腰,笑立於之字形的跳板上。  看這張畫時正值麥收,看這張畫時,正是我在加工連扛麻袋腳被地上的空麻袋絞住,摔了個大爬虎,160斤的麻袋壓在頭上,鼻子撞在地上,嘴唇磕進土裏,口裏布滿沙子,一張臉開出個染房,在宿舍休養之際。  那張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我至今沒有目睹過因工作事故而死的人,在北大荒這類事故經常發生。火車站裝煤,因天寒地凍,煤堆凍成了硬殼,來裝車的人就著鬆的地方往裏掏,越掏越深,邊上的硬殼支不住了,塌下來,壓死了兩個北京女知青。當時聽說死人了,心裏並不覺得怎樣,現在想起來,正是十七八歲的年齡,就死了,沒愛過,沒真正生活過呢!我寫這段文字時,誰會想起她們來,已經十幾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蠟燭的光芒一營營部:朱繼紅空曠、原始,讓北大荒的夜晚童話般美麗。藍汪汪的夜空清澈如水,帶給你無數遐想;數不清的繁星,銀光閃耀,看上去華麗而又熱鬧。然而,木刻般印在我記憶深處的一幕,卻是個漆黑一片的夜晚。印完最後一頁小報,已是晚上九點。睡意尚未光臨,我約了心目中的才女玨文,到外麵走走。周圍是鍋底一樣無邊的黑暗,我們邊走邊聊,幾乎看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回憶的意義梁曉聲人有一些能力是無法被禁止的,如思考、想象、回憶……這些能力是人在智商方麵高級於動物的前提;能夠被限製,但確乎無法被禁止。就說回憶吧,哪些人有辦法禁止另一些人回憶呢?假使一個人被關入牢房裏,甚或正被押往刑場;開始回憶了,那麽也就開始了,沒誰禁止得了。別人隻能看出某人似乎在回憶,但卻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肯定這一點。至於某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橋的聯想
王毅
荒友們聚在一起,免不了回憶起當年戰天鬥地的豪情,回憶起那一幕幕難忘的往事、一張張鮮活的麵容。而我在想,再過幾十年,再進入新的世紀,這些或將淡去,或將僅存於文學戲劇,與我們的後代漸行漸遠。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這一代人留在曆史進程中的印跡反而會愈
鮮明,我們在生生不息的民族演進中的方位反而會更加清晰。
我忽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7-18 08:31:47)
入書目錄編委名單卷首語:橋的聯想王毅前言:回憶的意義梁曉聲回顧與記憶(記人篇)1、光亮(蠟燭的光芒)朱繼紅1營營部2、中轉站徐學紳1營營部3、冰上捕魚記夢鶴1營4、三十年後的約會朱繼紅1營營部5、“三·八”拖拉機組田士敬1營1連6、憶老同學張玉祥柳湧泉孟錫祿劉雙喜7、一個大寫的人張慶華1營2連8、永遠的守望者郝連娣1營3連9、遠方的老磨,遠方的牛於梅珍1營3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7-18 07:25:44)

我們的文集出版了經過眾多當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六團戰友的努力和辛勤工作,我們的文集-《遠方的白樺林》出版了。下麵是一些媒體的報導。---《遠方的白樺林》麵世  黑龍江新聞網訊為紀念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6團知青下鄉40周年,包括一張光盤和一本書的紀實多媒體讀物《遠方的白樺林》,日前由中國少年兒童音像電子出版社出版。  該文集由40年前在黑龍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