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開始,微軟就不斷發來通知,將於10月14日停止對Windows 10的技術支持,敦促用戶升級到Windows 11。自己的電腦用了六年了,試著升級,但不符合規格。用起來沒有什麽問題,就想繼續用下去。兒子提醒說,會有病毒和駭客攻擊的風險,況且六年的電腦已經算是老電腦了,早晚得換,最好現在就買新的。
這個電腦確實是有點老態龍鍾的表現,偶爾會連咳嗽帶喘。上次是兒子幫我安裝好的,自己沒動手,記得花了不少時間。這次隻能靠自己了,心裏有點犯嘀咕,怕會遇到難題,所以一拖再拖,上個才月開始注意電腦的行情。花了一個多星期,研究各類電腦的性能、內存、硬盤、接口等,還專門跑到電腦店查看實物。結果發現,現在的電腦大部分都沒有VGA顯示屏接口,必須用DP或HDMI接線。鍵盤和鼠標的PS2插頭也都過時了,現在都用USB,許多電腦也沒有3.5mm的喇叭接口,買電腦都得注意。
接下來是考慮軟件部分,要把老電腦上的所有文件都轉移到新電腦上是個不小的工程。老電腦上的文件和上千張照片,先得轉移到外存上。有了新電腦以後,再從外存轉移到新電腦上(可能有直接轉移的方法)。下載各種app也是個傷腦筋的事,五花八門的username,password,PIN都得準備好。最擔心的是這些密碼記錯了,要是進不去郵箱了,文學城發不了博文了,就糟糕了,提心吊膽了好幾天。
經過一番準備和盤算,買了一個台灣製造的Acer,評價非常好,性價比也很高,跟自己有關的唯一抱怨是偶爾能聽到風扇的聲音。接上各種接線,通上電源,啟動電腦。並不是一打開就能用,得先激活Windows 11,一步一步地操作,輸入密碼,作各種選擇。新電腦的技術含量出乎意料,藍牙喇叭、連接手機、語音識別等功能都超出了我的使用範圍,便跳過去。一個多小時以後,Windows 11開始正常運轉了。接著就要下載常用的app,轉移文件。
自己喜歡用的瀏覽器是Firefox,下載後驚訝地發現,原來經常瀏覽的網站全部都保留下來了,不必從零開始,連幾個月的瀏覽曆史都還在檔案裏。自從退休,就沒怎麽用過Zoom,就免了。照片處理軟件Lightroom每年要交年費,重新下載到新電腦上很麻煩。因為對攝影的熱情已經降溫了許多,對照片的要求也不那麽高了,就決定取消Lightroom,以後下載了一個免費的軟件。Windows 11本身也帶一個簡單的圖片處理軟件,功能比以前強多了。
最後就是下載微軟的Office 365。微軟十分可惡,文字處理軟件Word不能單獨下載,必須買成套的軟件。上次兒子給裝上了成套軟件,因為那時還在上班,除了Word,還需要Excel和Power Point,現在隻需要Word。網上有很多介紹,如何“合法”免費下載Word。這種所謂的“合法”實際上是“違法”,而且需要電腦程序編寫知識,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地買了個成套產品。後來兒子告訴我,如果隻需要打字,用穀歌的Docs就可以了,雖然功能沒有Word那麽強,但對普通人完全夠用。有點後悔,沒先問問兒子,花了150塊冤枉錢。
就這樣,經過好幾個小時的折騰,最後把新電腦搞定了。好幾次不知可否,好幾次要上網查看如何操作。記下來眾多密碼十分重要,可以省去許多麻煩。手機裏不斷收到確認的Code。沒有犯不可逆轉性錯誤。現在新電腦基本上還原到了原來的狀態,速度快多了。有些操作跟以前不同,需要重新學習熟悉,特別是Windows 11裏的許多AI功能。以後幾天裏改變版麵字體,調整能源使用,選擇色調、設置中文輸入、練習新操作等。
麵對技術挑戰,還能應付,還沒老糊塗,對自己頗感自豪。誰知道微軟幾年後會出台Windows 12,什麽時候擯棄Windows 11。到那時候,腦子糊塗不糊塗就不敢說了,加上有更高超的技術,老朽招架不住,恐怕就得請兒子幫忙了。
古稀之年 尚未糊塗
帕格尼尼 (2025-10-12 07:35:56) 評論 (0)半年前開始,微軟就不斷發來通知,將於10月14日停止對Windows 10的技術支持,敦促用戶升級到Windows 11。自己的電腦用了六年了,試著升級,但不符合規格。用起來沒有什麽問題,就想繼續用下去。兒子提醒說,會有病毒和駭客攻擊的風險,況且六年的電腦已經算是老電腦了,早晚得換,最好現在就買新的。
這個電腦確實是有點老態龍鍾的表現,偶爾會連咳嗽帶喘。上次是兒子幫我安裝好的,自己沒動手,記得花了不少時間。這次隻能靠自己了,心裏有點犯嘀咕,怕會遇到難題,所以一拖再拖,上個才月開始注意電腦的行情。花了一個多星期,研究各類電腦的性能、內存、硬盤、接口等,還專門跑到電腦店查看實物。結果發現,現在的電腦大部分都沒有VGA顯示屏接口,必須用DP或HDMI接線。鍵盤和鼠標的PS2插頭也都過時了,現在都用USB,許多電腦也沒有3.5mm的喇叭接口,買電腦都得注意。
接下來是考慮軟件部分,要把老電腦上的所有文件都轉移到新電腦上是個不小的工程。老電腦上的文件和上千張照片,先得轉移到外存上。有了新電腦以後,再從外存轉移到新電腦上(可能有直接轉移的方法)。下載各種app也是個傷腦筋的事,五花八門的username,password,PIN都得準備好。最擔心的是這些密碼記錯了,要是進不去郵箱了,文學城發不了博文了,就糟糕了,提心吊膽了好幾天。
經過一番準備和盤算,買了一個台灣製造的Acer,評價非常好,性價比也很高,跟自己有關的唯一抱怨是偶爾能聽到風扇的聲音。接上各種接線,通上電源,啟動電腦。並不是一打開就能用,得先激活Windows 11,一步一步地操作,輸入密碼,作各種選擇。新電腦的技術含量出乎意料,藍牙喇叭、連接手機、語音識別等功能都超出了我的使用範圍,便跳過去。一個多小時以後,Windows 11開始正常運轉了。接著就要下載常用的app,轉移文件。
自己喜歡用的瀏覽器是Firefox,下載後驚訝地發現,原來經常瀏覽的網站全部都保留下來了,不必從零開始,連幾個月的瀏覽曆史都還在檔案裏。自從退休,就沒怎麽用過Zoom,就免了。照片處理軟件Lightroom每年要交年費,重新下載到新電腦上很麻煩。因為對攝影的熱情已經降溫了許多,對照片的要求也不那麽高了,就決定取消Lightroom,以後下載了一個免費的軟件。Windows 11本身也帶一個簡單的圖片處理軟件,功能比以前強多了。
最後就是下載微軟的Office 365。微軟十分可惡,文字處理軟件Word不能單獨下載,必須買成套的軟件。上次兒子給裝上了成套軟件,因為那時還在上班,除了Word,還需要Excel和Power Point,現在隻需要Word。網上有很多介紹,如何“合法”免費下載Word。這種所謂的“合法”實際上是“違法”,而且需要電腦程序編寫知識,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地買了個成套產品。後來兒子告訴我,如果隻需要打字,用穀歌的Docs就可以了,雖然功能沒有Word那麽強,但對普通人完全夠用。有點後悔,沒先問問兒子,花了150塊冤枉錢。
就這樣,經過好幾個小時的折騰,最後把新電腦搞定了。好幾次不知可否,好幾次要上網查看如何操作。記下來眾多密碼十分重要,可以省去許多麻煩。手機裏不斷收到確認的Code。沒有犯不可逆轉性錯誤。現在新電腦基本上還原到了原來的狀態,速度快多了。有些操作跟以前不同,需要重新學習熟悉,特別是Windows 11裏的許多AI功能。以後幾天裏改變版麵字體,調整能源使用,選擇色調、設置中文輸入、練習新操作等。
麵對技術挑戰,還能應付,還沒老糊塗,對自己頗感自豪。誰知道微軟幾年後會出台Windows 12,什麽時候擯棄Windows 11。到那時候,腦子糊塗不糊塗就不敢說了,加上有更高超的技術,老朽招架不住,恐怕就得請兒子幫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