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嘛,要對自己好一點” 這種虛情假意的廣告詞能夠流行,也是奇事。脂粉氣混合著油膩,嗲得人直起雞皮疙瘩。還好 2.0 版趕來救場,“好一點” 換成了 “狠一點”。“對自己狠”,是自律,自推,自強。不過要說狠,還得是大衛 格金斯 David Goggins。 剛看完了他的回憶錄 Can’t Hurt Me: Master Your Mind and Defy The Odds,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不愧狠中之狠,超人再世!
David Goggins 1975 年出生,今年剛好五十歲。他是長跑之王,也是一名退役海軍軍人和職業演講者。他原是美國海豹突擊隊 (Navy SEAL) 成員,在海軍服役近二十年。他參加過大大小小六十多項長跑比賽,包括超級馬拉鬆 (ultra-marathons),鐵人三項賽 (triathlons),超級鐵人三項 (ultra-triathlons),排名常常前五。他還曾經打破過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在十七個小時裏完成了 4030 次引體向上 (pull-ups)。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這個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除了跟大多數出身卑微的勵誌人物一樣,大衛的童年還多了一個暴虐的父親。父親開了一個溜冰場,一家四口天天晚上去值夜班:收錢賣票,收發鞋,調酒水,打掃冰場,倒垃圾。。。。。。六歲的大衛負責鞋櫃(管發鞋,收鞋,擦鞋),他身形矮小,要站在櫃台後的板凳上,客人才能看見他。忙到半夜才收工回家,第二天常常在課堂上困得睜不開眼。父親是個暴君,一言不合就用皮帶狠抽他們母子三人。
大衛八歲的時候,母親帶著他和哥哥從紐約州水牛城逃回了印第安納州的巴西城,跟外祖父母住在一起。一個單親母親帶兩個孩子,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哥哥很快離開了他們,又回到父親身邊,留下大衛和母親相依為命。
父親的冰場雖然日進鬥金,但一個月隻給母子兩人 $ 25 的生活費。母子租了一個兩居室公寓,每月房租 $ 7。母親開始在印第安納州立大學讀書,又多了學費一筆開支。他們申請了福利救濟,每月有 $ 123 的補貼。但發了一個月以後就不給了,因為母親有一輛車。有車沒有資格獲得救濟,但住在公共交通極度不發達的小鎮,沒有車寸步難行。大衛說最困難的一次,銀行的存款為零,尚有一張電費單逾期待付,冰箱和汽車油箱都空空如也。母子倆把架子上兩個零錢罐的硬幣都倒在地板上,用一分一分數出來的錢付電費,加油,買菜,甚至還剩一點點在回家路上買了快餐店的漢堡吃。
比貧困更難過的,是小鎮對黑人的歧視。走在鄉間小路上,他和表親被人用槍指著威脅;高中的西班牙語筆記本上被同學寫了死亡威脅;十六歲生日,外公送給他一輛二手車做禮物,才開到學校不久就被人在車門上寫了辱罵黑人的詞;跟同學在比薩店說笑,被找上來門來的女同學父親當麵羞辱。。。。。。
大衛的外公在美國空軍當過廚師,服役三十七年,非常為此自豪。受外公影響,大衛決定高中畢業後報考空軍,但是他的成績實在太差了:滿分 99 分的 ASVAB 卷子 (Armed Services Vocational Aptitude Battery test),隻要得 36 分就可以上線,結果大衛考了 20 分:)大衛回憶他當年進考場,坐下來準備考試,左右瞄了一眼,發現旁邊答題人做的卷子都跟自己不一樣, “I was shocked to see……” (p. 63) 我看到這兒笑出了聲,難怪他震驚,從小到大一路偷看作弊的考試法寶突然失靈了。
知恥者而後勇。大衛奮起直追,用六個月的時間突擊補課,從小學四年級的閱讀水平趕到了高中四年級。第三次考試,他達到了ASVAB 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順利入伍。
在空軍服役四年以後,大衛退役,找到一份夜間除蟲的工作 —— 到打烊後的餐館廚房和後門清理和預防蟑螂和鼠害,每天晚上要跑十幾個餐館。黑夜裏的獨行者,聽著電台裏播放的《沉默之聲》Sound of Silence,在心裏默念: “Darkness was a friend indeed.” (p.86) 月薪 $ 700 的工作令人沮喪,婚姻和家庭也麵臨破碎。唯一上漲的是體重,從初入伍時的 175 磅,四年後退伍時飆升到了近 300 磅。
他想要改變。
一個偶然的機會,大衛看了一個電視節目,實況報道海豹突擊隊的魔鬼式培訓 BUD/S (Basic Underwater Demolition SEAL) 裏最令人聞風喪膽的 “地獄周” (Hell Week) 訓練。“地獄周” 是美軍所有體能和耐力訓練裏強度最高的一種,隻有三分之一的參加者能夠完成訓練。大衛立誌加入海軍,打電話給招錄處要求報名。在碰了幾個釘子以後,終於報上名,成了一名海軍預備隊員。但是,要進入正式訓練,還必須要達到兩個標準。一個是 ASVAB 考試要考到 50 分。整整兩個星期,他晚上除蟲,白天刷題,努力備考。但隻考了 44 分。他沒有放棄,繼續苦讀,最後考了 65 分!另一個標準是體重。大衛當時的體重是 297 磅,比海軍的最高體重是 191 磅,多了足足 106 磅。他隻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減掉這一百多磅。為了達標,他真是 defy the odds, 挑戰這個不可能實現的任務: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吃個香蕉,騎固定自行車兩個小時,去高中遊泳池遊兩個小時,健身房器械運動兩個小時,再回來騎車兩個小時。晚飯吃烤雞胸或者炒雞肉,炒蔬菜和一點點米飯。他的苦練極有成效,頭兩個星期就減了 25 磅,再過十天,減到 250 磅。體重下來了,就開始加入俯臥撐,引體向上,和跑步。離海軍訓練班開始還有一個月,大衛的體重已經減到了 215 磅。他的日常鍛煉包括跑 6 英裏,騎車超過 20 英裏,遊泳超過兩英裏,自覺強健敏捷。他如期進入了訓練。
但是,大衛沒有完成 BUD/S 第231期的訓練周期。他在完成第一階段的 “地獄周” 以後,膝蓋傷痛逼得他放棄了第二第三階段的訓練。休息了幾個月以後,大衛再次回到訓練基地,從第一天重新練起,再次經受了 “地獄周” 錘煉,終於完成了為期六個月的 BUD/S 訓練,從第235期學員班畢業。一年內兩次通關 “地獄周” ,這是對體力和意誌力的極限考驗,非常人可以想象。大衛宛如鳳凰涅槃,完成了身體上和心理上的新生。 人們常說的挑戰極限,大衛卻說什麽極限,你才用了 40% 的庫存,離極限遠著呢 ——這就是他著名的 40% 定律,一竿子就把極限的邊界延展到了兩倍外。這個理論真是顛覆認知,唯超人才有這樣的眼界和底氣。
訓練班畢業後,當時正值後 911 時期,大衛被派到阿富汗和伊朗執行任務。麵對戰友犧牲的傷痛和震驚,大衛想做點什麽。他決定參加長跑比賽,為 the Special Operations Warrior Foundation 慈善基金會籌集捐款,資助軍烈屬的子女教育費用。
大衛有意參加 Badwater 135 超級馬拉鬆。惡水馬拉鬆限時 48 小時,全長 135 英裏,從死亡穀 (Death Valley) 的惡水盆 (Badwater Basin) 出發,經曆三個山區,終點是美國大陸境內最高峰惠特尼山 (Mount Whitney),整個賽程落差超過 14,000 英尺,難怪號稱是 “全球最艱難的徒步賽” (the world’s toughest foot race)。為了取得惡水的參賽資格,大衛先參加了幾場超級馬拉鬆 “熱身”。
一個是聖地亞哥一日 (San Diego One Day),在 24 小時內跑100 英裏。這是大衛的第一個超級馬拉鬆,毫無實戰經驗,也沒有什麽心理和戰術準備(三天前才被告知有這麽一個比賽,然後決定參加)。他跑得非常艱苦,才過半程就落在一直並肩的日本選手後麵,但他以超凡的意誌堅持跑了餘下的五十英裏,最後成績是 19 個小時。
第二個是拉斯維加斯馬拉鬆,跑出了 3:08 的好成績。
第三個是夏威夷 “傷痛一百” Hurt 100 的超級馬拉鬆,跑道穿過火奴魯魯的熱帶叢林,一圈 20 英裏,跑 5 圈。跑著跑著下雨了,地上的紅土變成了了泥巴,粘在鞋底上厚厚一層,滑得好像在滑雪。補給站之間離得很遠,一圈二十英裏才有四個補給站。隔行如隔山,要學的太多了。才跑出六英裏,大衛的水袋就漏了,身上還沒有一個備用的。照明燈也隻帶了一個,在漆黑的山間小道上隻照出昏黃一塊。地上橫倒著的樹幹,盤結的樹根,覆蓋地衣的石頭滑不溜腳,樹林裏傳來鬥牛犬和野豬的嚎叫聲 —— 好像《蠅王》裏的獵豬場景。。。。。。大衛跑第四圈的時候,被得冠呼聲最高的 Karl Meltzer 從後麵追上 ,那是 Meltzer 的最後一圈!看著 Meltzer 用 22 小時跑完了全程,自己還有 20 英裏最後一圈要跑,這真是 to be or not to be 的艱難選擇。他最後是用走,走完了最後一圈,耗時八個小時。全程用了32小時 23 分鍾。整個比賽,隻有 23 個選手完成了賽程。
完成 Hurt 100,大衛取得了惡水馬拉鬆的比賽資格。惡水 135,好一場硬戰。90 個參賽者,大衛贏得了第五名!
2007年到2009年,大衛負責海豹突擊隊的招兵宣傳。他到全國各個大學和高中演講,放學後到學校體育館跟學生鍛煉,周末參加當地舉辦的長跑比賽:50 英裏賽,100 公裏賽,100 英裏賽。他記得在卡羅拉多州跑 Leadville 100 trail race。當他跑到終點時是星期天淩晨兩點,一個幾天前在丹佛市聽過他演講的高中生站在終點線笑臉迎接,激動地告訴他:“我特意開了兩個小時的車趕過來看你跑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言傳身教,激勵下一代,這是大衛用自己的方式回饋社會。
這篇讀後感太長了,但還是再囉嗦兩句。
“地獄周” 絕非浪得虛名,真是會死人的。第 235期的 BUD/S, 學員 John Skop 在訓練中力竭身亡,大衛和同學在泳池邊目睹了這一場悲劇。
不服輸者,終有所成。大衛的輝煌成就,在我看來就是三個字:不放棄!不論是考 ASVAB 屢敗屢戰,還是堅持完成無數次幾乎不可能完成的耐力長跑,底下都是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在撐著他。我特別感慨他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引體向上的三次嚐試,手掌被磨得血肉模糊也咬牙堅持。不受肉體苦痛限製,這已經不是人,這是神。
經曆是財富。大衛的文字粗淺,幾乎每一頁都夾著幾個“他媽的”,是典型的武夫語言,但因為寫的是真實經曆,真情實感,所以寫得有物有序,氣勢充沛。用孔子教導的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來判斷,這是一篇質大於文的野文,但野得激勵人心。
對自己狠的男人
追憶21 (2025-08-16 06:09:49) 評論 (2)
“女人嘛,要對自己好一點” 這種虛情假意的廣告詞能夠流行,也是奇事。脂粉氣混合著油膩,嗲得人直起雞皮疙瘩。還好 2.0 版趕來救場,“好一點” 換成了 “狠一點”。“對自己狠”,是自律,自推,自強。不過要說狠,還得是大衛 格金斯 David Goggins。 剛看完了他的回憶錄 Can’t Hurt Me: Master Your Mind and Defy The Odds,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不愧狠中之狠,超人再世!
David Goggins 1975 年出生,今年剛好五十歲。他是長跑之王,也是一名退役海軍軍人和職業演講者。他原是美國海豹突擊隊 (Navy SEAL) 成員,在海軍服役近二十年。他參加過大大小小六十多項長跑比賽,包括超級馬拉鬆 (ultra-marathons),鐵人三項賽 (triathlons),超級鐵人三項 (ultra-triathlons),排名常常前五。他還曾經打破過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在十七個小時裏完成了 4030 次引體向上 (pull-ups)。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這個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除了跟大多數出身卑微的勵誌人物一樣,大衛的童年還多了一個暴虐的父親。父親開了一個溜冰場,一家四口天天晚上去值夜班:收錢賣票,收發鞋,調酒水,打掃冰場,倒垃圾。。。。。。六歲的大衛負責鞋櫃(管發鞋,收鞋,擦鞋),他身形矮小,要站在櫃台後的板凳上,客人才能看見他。忙到半夜才收工回家,第二天常常在課堂上困得睜不開眼。父親是個暴君,一言不合就用皮帶狠抽他們母子三人。
大衛八歲的時候,母親帶著他和哥哥從紐約州水牛城逃回了印第安納州的巴西城,跟外祖父母住在一起。一個單親母親帶兩個孩子,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哥哥很快離開了他們,又回到父親身邊,留下大衛和母親相依為命。
父親的冰場雖然日進鬥金,但一個月隻給母子兩人 $ 25 的生活費。母子租了一個兩居室公寓,每月房租 $ 7。母親開始在印第安納州立大學讀書,又多了學費一筆開支。他們申請了福利救濟,每月有 $ 123 的補貼。但發了一個月以後就不給了,因為母親有一輛車。有車沒有資格獲得救濟,但住在公共交通極度不發達的小鎮,沒有車寸步難行。大衛說最困難的一次,銀行的存款為零,尚有一張電費單逾期待付,冰箱和汽車油箱都空空如也。母子倆把架子上兩個零錢罐的硬幣都倒在地板上,用一分一分數出來的錢付電費,加油,買菜,甚至還剩一點點在回家路上買了快餐店的漢堡吃。
比貧困更難過的,是小鎮對黑人的歧視。走在鄉間小路上,他和表親被人用槍指著威脅;高中的西班牙語筆記本上被同學寫了死亡威脅;十六歲生日,外公送給他一輛二手車做禮物,才開到學校不久就被人在車門上寫了辱罵黑人的詞;跟同學在比薩店說笑,被找上來門來的女同學父親當麵羞辱。。。。。。
大衛的外公在美國空軍當過廚師,服役三十七年,非常為此自豪。受外公影響,大衛決定高中畢業後報考空軍,但是他的成績實在太差了:滿分 99 分的 ASVAB 卷子 (Armed Services Vocational Aptitude Battery test),隻要得 36 分就可以上線,結果大衛考了 20 分:)大衛回憶他當年進考場,坐下來準備考試,左右瞄了一眼,發現旁邊答題人做的卷子都跟自己不一樣, “I was shocked to see……” (p. 63) 我看到這兒笑出了聲,難怪他震驚,從小到大一路偷看作弊的考試法寶突然失靈了。
知恥者而後勇。大衛奮起直追,用六個月的時間突擊補課,從小學四年級的閱讀水平趕到了高中四年級。第三次考試,他達到了ASVAB 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順利入伍。
在空軍服役四年以後,大衛退役,找到一份夜間除蟲的工作 —— 到打烊後的餐館廚房和後門清理和預防蟑螂和鼠害,每天晚上要跑十幾個餐館。黑夜裏的獨行者,聽著電台裏播放的《沉默之聲》Sound of Silence,在心裏默念: “Darkness was a friend indeed.” (p.86) 月薪 $ 700 的工作令人沮喪,婚姻和家庭也麵臨破碎。唯一上漲的是體重,從初入伍時的 175 磅,四年後退伍時飆升到了近 300 磅。
他想要改變。
一個偶然的機會,大衛看了一個電視節目,實況報道海豹突擊隊的魔鬼式培訓 BUD/S (Basic Underwater Demolition SEAL) 裏最令人聞風喪膽的 “地獄周” (Hell Week) 訓練。“地獄周” 是美軍所有體能和耐力訓練裏強度最高的一種,隻有三分之一的參加者能夠完成訓練。大衛立誌加入海軍,打電話給招錄處要求報名。在碰了幾個釘子以後,終於報上名,成了一名海軍預備隊員。但是,要進入正式訓練,還必須要達到兩個標準。一個是 ASVAB 考試要考到 50 分。整整兩個星期,他晚上除蟲,白天刷題,努力備考。但隻考了 44 分。他沒有放棄,繼續苦讀,最後考了 65 分!另一個標準是體重。大衛當時的體重是 297 磅,比海軍的最高體重是 191 磅,多了足足 106 磅。他隻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減掉這一百多磅。為了達標,他真是 defy the odds, 挑戰這個不可能實現的任務: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吃個香蕉,騎固定自行車兩個小時,去高中遊泳池遊兩個小時,健身房器械運動兩個小時,再回來騎車兩個小時。晚飯吃烤雞胸或者炒雞肉,炒蔬菜和一點點米飯。他的苦練極有成效,頭兩個星期就減了 25 磅,再過十天,減到 250 磅。體重下來了,就開始加入俯臥撐,引體向上,和跑步。離海軍訓練班開始還有一個月,大衛的體重已經減到了 215 磅。他的日常鍛煉包括跑 6 英裏,騎車超過 20 英裏,遊泳超過兩英裏,自覺強健敏捷。他如期進入了訓練。
但是,大衛沒有完成 BUD/S 第231期的訓練周期。他在完成第一階段的 “地獄周” 以後,膝蓋傷痛逼得他放棄了第二第三階段的訓練。休息了幾個月以後,大衛再次回到訓練基地,從第一天重新練起,再次經受了 “地獄周” 錘煉,終於完成了為期六個月的 BUD/S 訓練,從第235期學員班畢業。一年內兩次通關 “地獄周” ,這是對體力和意誌力的極限考驗,非常人可以想象。大衛宛如鳳凰涅槃,完成了身體上和心理上的新生。 人們常說的挑戰極限,大衛卻說什麽極限,你才用了 40% 的庫存,離極限遠著呢 ——這就是他著名的 40% 定律,一竿子就把極限的邊界延展到了兩倍外。這個理論真是顛覆認知,唯超人才有這樣的眼界和底氣。
訓練班畢業後,當時正值後 911 時期,大衛被派到阿富汗和伊朗執行任務。麵對戰友犧牲的傷痛和震驚,大衛想做點什麽。他決定參加長跑比賽,為 the Special Operations Warrior Foundation 慈善基金會籌集捐款,資助軍烈屬的子女教育費用。
大衛有意參加 Badwater 135 超級馬拉鬆。惡水馬拉鬆限時 48 小時,全長 135 英裏,從死亡穀 (Death Valley) 的惡水盆 (Badwater Basin) 出發,經曆三個山區,終點是美國大陸境內最高峰惠特尼山 (Mount Whitney),整個賽程落差超過 14,000 英尺,難怪號稱是 “全球最艱難的徒步賽” (the world’s toughest foot race)。為了取得惡水的參賽資格,大衛先參加了幾場超級馬拉鬆 “熱身”。
一個是聖地亞哥一日 (San Diego One Day),在 24 小時內跑100 英裏。這是大衛的第一個超級馬拉鬆,毫無實戰經驗,也沒有什麽心理和戰術準備(三天前才被告知有這麽一個比賽,然後決定參加)。他跑得非常艱苦,才過半程就落在一直並肩的日本選手後麵,但他以超凡的意誌堅持跑了餘下的五十英裏,最後成績是 19 個小時。
第二個是拉斯維加斯馬拉鬆,跑出了 3:08 的好成績。
第三個是夏威夷 “傷痛一百” Hurt 100 的超級馬拉鬆,跑道穿過火奴魯魯的熱帶叢林,一圈 20 英裏,跑 5 圈。跑著跑著下雨了,地上的紅土變成了了泥巴,粘在鞋底上厚厚一層,滑得好像在滑雪。補給站之間離得很遠,一圈二十英裏才有四個補給站。隔行如隔山,要學的太多了。才跑出六英裏,大衛的水袋就漏了,身上還沒有一個備用的。照明燈也隻帶了一個,在漆黑的山間小道上隻照出昏黃一塊。地上橫倒著的樹幹,盤結的樹根,覆蓋地衣的石頭滑不溜腳,樹林裏傳來鬥牛犬和野豬的嚎叫聲 —— 好像《蠅王》裏的獵豬場景。。。。。。大衛跑第四圈的時候,被得冠呼聲最高的 Karl Meltzer 從後麵追上 ,那是 Meltzer 的最後一圈!看著 Meltzer 用 22 小時跑完了全程,自己還有 20 英裏最後一圈要跑,這真是 to be or not to be 的艱難選擇。他最後是用走,走完了最後一圈,耗時八個小時。全程用了32小時 23 分鍾。整個比賽,隻有 23 個選手完成了賽程。
完成 Hurt 100,大衛取得了惡水馬拉鬆的比賽資格。惡水 135,好一場硬戰。90 個參賽者,大衛贏得了第五名!
2007年到2009年,大衛負責海豹突擊隊的招兵宣傳。他到全國各個大學和高中演講,放學後到學校體育館跟學生鍛煉,周末參加當地舉辦的長跑比賽:50 英裏賽,100 公裏賽,100 英裏賽。他記得在卡羅拉多州跑 Leadville 100 trail race。當他跑到終點時是星期天淩晨兩點,一個幾天前在丹佛市聽過他演講的高中生站在終點線笑臉迎接,激動地告訴他:“我特意開了兩個小時的車趕過來看你跑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言傳身教,激勵下一代,這是大衛用自己的方式回饋社會。
這篇讀後感太長了,但還是再囉嗦兩句。
“地獄周” 絕非浪得虛名,真是會死人的。第 235期的 BUD/S, 學員 John Skop 在訓練中力竭身亡,大衛和同學在泳池邊目睹了這一場悲劇。
不服輸者,終有所成。大衛的輝煌成就,在我看來就是三個字:不放棄!不論是考 ASVAB 屢敗屢戰,還是堅持完成無數次幾乎不可能完成的耐力長跑,底下都是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在撐著他。我特別感慨他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引體向上的三次嚐試,手掌被磨得血肉模糊也咬牙堅持。不受肉體苦痛限製,這已經不是人,這是神。
經曆是財富。大衛的文字粗淺,幾乎每一頁都夾著幾個“他媽的”,是典型的武夫語言,但因為寫的是真實經曆,真情實感,所以寫得有物有序,氣勢充沛。用孔子教導的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來判斷,這是一篇質大於文的野文,但野得激勵人心。
David Goggins 1975 年出生,今年剛好五十歲。他是長跑之王,也是一名退役海軍軍人和職業演講者。他原是美國海豹突擊隊 (Navy SEAL) 成員,在海軍服役近二十年。他參加過大大小小六十多項長跑比賽,包括超級馬拉鬆 (ultra-marathons),鐵人三項賽 (triathlons),超級鐵人三項 (ultra-triathlons),排名常常前五。他還曾經打破過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在十七個小時裏完成了 4030 次引體向上 (pull-ups)。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這個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除了跟大多數出身卑微的勵誌人物一樣,大衛的童年還多了一個暴虐的父親。父親開了一個溜冰場,一家四口天天晚上去值夜班:收錢賣票,收發鞋,調酒水,打掃冰場,倒垃圾。。。。。。六歲的大衛負責鞋櫃(管發鞋,收鞋,擦鞋),他身形矮小,要站在櫃台後的板凳上,客人才能看見他。忙到半夜才收工回家,第二天常常在課堂上困得睜不開眼。父親是個暴君,一言不合就用皮帶狠抽他們母子三人。
大衛八歲的時候,母親帶著他和哥哥從紐約州水牛城逃回了印第安納州的巴西城,跟外祖父母住在一起。一個單親母親帶兩個孩子,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哥哥很快離開了他們,又回到父親身邊,留下大衛和母親相依為命。
父親的冰場雖然日進鬥金,但一個月隻給母子兩人 $ 25 的生活費。母子租了一個兩居室公寓,每月房租 $ 7。母親開始在印第安納州立大學讀書,又多了學費一筆開支。他們申請了福利救濟,每月有 $ 123 的補貼。但發了一個月以後就不給了,因為母親有一輛車。有車沒有資格獲得救濟,但住在公共交通極度不發達的小鎮,沒有車寸步難行。大衛說最困難的一次,銀行的存款為零,尚有一張電費單逾期待付,冰箱和汽車油箱都空空如也。母子倆把架子上兩個零錢罐的硬幣都倒在地板上,用一分一分數出來的錢付電費,加油,買菜,甚至還剩一點點在回家路上買了快餐店的漢堡吃。
比貧困更難過的,是小鎮對黑人的歧視。走在鄉間小路上,他和表親被人用槍指著威脅;高中的西班牙語筆記本上被同學寫了死亡威脅;十六歲生日,外公送給他一輛二手車做禮物,才開到學校不久就被人在車門上寫了辱罵黑人的詞;跟同學在比薩店說笑,被找上來門來的女同學父親當麵羞辱。。。。。。
大衛的外公在美國空軍當過廚師,服役三十七年,非常為此自豪。受外公影響,大衛決定高中畢業後報考空軍,但是他的成績實在太差了:滿分 99 分的 ASVAB 卷子 (Armed Services Vocational Aptitude Battery test),隻要得 36 分就可以上線,結果大衛考了 20 分:)大衛回憶他當年進考場,坐下來準備考試,左右瞄了一眼,發現旁邊答題人做的卷子都跟自己不一樣, “I was shocked to see……” (p. 63) 我看到這兒笑出了聲,難怪他震驚,從小到大一路偷看作弊的考試法寶突然失靈了。
知恥者而後勇。大衛奮起直追,用六個月的時間突擊補課,從小學四年級的閱讀水平趕到了高中四年級。第三次考試,他達到了ASVAB 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順利入伍。
在空軍服役四年以後,大衛退役,找到一份夜間除蟲的工作 —— 到打烊後的餐館廚房和後門清理和預防蟑螂和鼠害,每天晚上要跑十幾個餐館。黑夜裏的獨行者,聽著電台裏播放的《沉默之聲》Sound of Silence,在心裏默念: “Darkness was a friend indeed.” (p.86) 月薪 $ 700 的工作令人沮喪,婚姻和家庭也麵臨破碎。唯一上漲的是體重,從初入伍時的 175 磅,四年後退伍時飆升到了近 300 磅。
他想要改變。
一個偶然的機會,大衛看了一個電視節目,實況報道海豹突擊隊的魔鬼式培訓 BUD/S (Basic Underwater Demolition SEAL) 裏最令人聞風喪膽的 “地獄周” (Hell Week) 訓練。“地獄周” 是美軍所有體能和耐力訓練裏強度最高的一種,隻有三分之一的參加者能夠完成訓練。大衛立誌加入海軍,打電話給招錄處要求報名。在碰了幾個釘子以後,終於報上名,成了一名海軍預備隊員。但是,要進入正式訓練,還必須要達到兩個標準。一個是 ASVAB 考試要考到 50 分。整整兩個星期,他晚上除蟲,白天刷題,努力備考。但隻考了 44 分。他沒有放棄,繼續苦讀,最後考了 65 分!另一個標準是體重。大衛當時的體重是 297 磅,比海軍的最高體重是 191 磅,多了足足 106 磅。他隻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減掉這一百多磅。為了達標,他真是 defy the odds, 挑戰這個不可能實現的任務: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吃個香蕉,騎固定自行車兩個小時,去高中遊泳池遊兩個小時,健身房器械運動兩個小時,再回來騎車兩個小時。晚飯吃烤雞胸或者炒雞肉,炒蔬菜和一點點米飯。他的苦練極有成效,頭兩個星期就減了 25 磅,再過十天,減到 250 磅。體重下來了,就開始加入俯臥撐,引體向上,和跑步。離海軍訓練班開始還有一個月,大衛的體重已經減到了 215 磅。他的日常鍛煉包括跑 6 英裏,騎車超過 20 英裏,遊泳超過兩英裏,自覺強健敏捷。他如期進入了訓練。
但是,大衛沒有完成 BUD/S 第231期的訓練周期。他在完成第一階段的 “地獄周” 以後,膝蓋傷痛逼得他放棄了第二第三階段的訓練。休息了幾個月以後,大衛再次回到訓練基地,從第一天重新練起,再次經受了 “地獄周” 錘煉,終於完成了為期六個月的 BUD/S 訓練,從第235期學員班畢業。一年內兩次通關 “地獄周” ,這是對體力和意誌力的極限考驗,非常人可以想象。大衛宛如鳳凰涅槃,完成了身體上和心理上的新生。 人們常說的挑戰極限,大衛卻說什麽極限,你才用了 40% 的庫存,離極限遠著呢 ——這就是他著名的 40% 定律,一竿子就把極限的邊界延展到了兩倍外。這個理論真是顛覆認知,唯超人才有這樣的眼界和底氣。
訓練班畢業後,當時正值後 911 時期,大衛被派到阿富汗和伊朗執行任務。麵對戰友犧牲的傷痛和震驚,大衛想做點什麽。他決定參加長跑比賽,為 the Special Operations Warrior Foundation 慈善基金會籌集捐款,資助軍烈屬的子女教育費用。
大衛有意參加 Badwater 135 超級馬拉鬆。惡水馬拉鬆限時 48 小時,全長 135 英裏,從死亡穀 (Death Valley) 的惡水盆 (Badwater Basin) 出發,經曆三個山區,終點是美國大陸境內最高峰惠特尼山 (Mount Whitney),整個賽程落差超過 14,000 英尺,難怪號稱是 “全球最艱難的徒步賽” (the world’s toughest foot race)。為了取得惡水的參賽資格,大衛先參加了幾場超級馬拉鬆 “熱身”。
一個是聖地亞哥一日 (San Diego One Day),在 24 小時內跑100 英裏。這是大衛的第一個超級馬拉鬆,毫無實戰經驗,也沒有什麽心理和戰術準備(三天前才被告知有這麽一個比賽,然後決定參加)。他跑得非常艱苦,才過半程就落在一直並肩的日本選手後麵,但他以超凡的意誌堅持跑了餘下的五十英裏,最後成績是 19 個小時。
第二個是拉斯維加斯馬拉鬆,跑出了 3:08 的好成績。
第三個是夏威夷 “傷痛一百” Hurt 100 的超級馬拉鬆,跑道穿過火奴魯魯的熱帶叢林,一圈 20 英裏,跑 5 圈。跑著跑著下雨了,地上的紅土變成了了泥巴,粘在鞋底上厚厚一層,滑得好像在滑雪。補給站之間離得很遠,一圈二十英裏才有四個補給站。隔行如隔山,要學的太多了。才跑出六英裏,大衛的水袋就漏了,身上還沒有一個備用的。照明燈也隻帶了一個,在漆黑的山間小道上隻照出昏黃一塊。地上橫倒著的樹幹,盤結的樹根,覆蓋地衣的石頭滑不溜腳,樹林裏傳來鬥牛犬和野豬的嚎叫聲 —— 好像《蠅王》裏的獵豬場景。。。。。。大衛跑第四圈的時候,被得冠呼聲最高的 Karl Meltzer 從後麵追上 ,那是 Meltzer 的最後一圈!看著 Meltzer 用 22 小時跑完了全程,自己還有 20 英裏最後一圈要跑,這真是 to be or not to be 的艱難選擇。他最後是用走,走完了最後一圈,耗時八個小時。全程用了32小時 23 分鍾。整個比賽,隻有 23 個選手完成了賽程。
完成 Hurt 100,大衛取得了惡水馬拉鬆的比賽資格。惡水 135,好一場硬戰。90 個參賽者,大衛贏得了第五名!
2007年到2009年,大衛負責海豹突擊隊的招兵宣傳。他到全國各個大學和高中演講,放學後到學校體育館跟學生鍛煉,周末參加當地舉辦的長跑比賽:50 英裏賽,100 公裏賽,100 英裏賽。他記得在卡羅拉多州跑 Leadville 100 trail race。當他跑到終點時是星期天淩晨兩點,一個幾天前在丹佛市聽過他演講的高中生站在終點線笑臉迎接,激動地告訴他:“我特意開了兩個小時的車趕過來看你跑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言傳身教,激勵下一代,這是大衛用自己的方式回饋社會。
這篇讀後感太長了,但還是再囉嗦兩句。
“地獄周” 絕非浪得虛名,真是會死人的。第 235期的 BUD/S, 學員 John Skop 在訓練中力竭身亡,大衛和同學在泳池邊目睹了這一場悲劇。
不服輸者,終有所成。大衛的輝煌成就,在我看來就是三個字:不放棄!不論是考 ASVAB 屢敗屢戰,還是堅持完成無數次幾乎不可能完成的耐力長跑,底下都是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在撐著他。我特別感慨他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引體向上的三次嚐試,手掌被磨得血肉模糊也咬牙堅持。不受肉體苦痛限製,這已經不是人,這是神。
經曆是財富。大衛的文字粗淺,幾乎每一頁都夾著幾個“他媽的”,是典型的武夫語言,但因為寫的是真實經曆,真情實感,所以寫得有物有序,氣勢充沛。用孔子教導的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來判斷,這是一篇質大於文的野文,但野得激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