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一覺醒來,仿佛回到解放前

開通文學城博客,記錄日常的生活與遐想。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誰曾料到,這次美國財長貝森特的“就山”之行,竟然真的產生了正麵影響,且來勢大好。最直觀的標誌,便是美國股市與全球市場的應聲暴漲。不少業內人士調侃說,這行情簡直是“一夜回到解放前”。當然,這解放前不是指1949年,而是川普總統4月2日親口宣布的解放日之前。

不得不說,耶魯出身的貝森特確實身懷絕技,堪稱川普混亂貿易戰中的定海神針。我在前文提到過,他的“兩手絕活”正是讓他在這場政壇泥沼中脫穎而出的法寶。其一,便是對川普的高明拍馬術——這在川普內閣中,是保命的基本功。所有能留下來的人,都精通一種技藝:對總統肉麻吹捧、讚美。貝森特雖然不像某些人那樣肉麻兮兮,但他擅用高深話術粉飾總統的言行,比如他那句strategic uncertainty(戰略性不確定性),美化得幾乎讓人信以為真。仿佛在說:川普讓世界經濟動蕩不安,是一種有計劃、有預謀、有哲學高度的戰略安排,意在先亂後治。

然而問題是,川普根本不是這個層次的人物。他是典型的性情中人,武斷,剛愎自用,加上一張三寸不爛之舌,以及極端自戀的性格,使得政策常常隨口而出——要麽是在登機前隨口應付記者,要麽是在飛機上發個深夜推文就定了國策。每一句話都能滿足他的自尊心,卻也一次次攪亂了市場、擾亂了人心,甚至,我懷疑,也傷到了他那脆弱的小心靈。

幸運的是,川普身邊還有貝森特。他不僅能用漂亮話術粉飾亂局,還擅長擦屁股的硬功夫。那場“解放日”上宣布的對全球征收對等關稅政策,其實背後真正的始作俑者,是那位偽教授納瓦羅。此人堪稱川普的鐵杆信徒,忠誠二字寫在臉上,為川普坐過牢。政策一出台,納瓦羅立即高調上電視,描繪在高關稅保護下的美國烏托邦:自給自足,工資倍增,生活富足。奈何市場不給麵子,股市用暴跌回應了他的空中樓閣。所以當被森特出行前回答記者問題,明確說此行沒有納瓦羅時,業內人士都鬆了一口氣,至少是理性占了上風。

川普雖然逃到佛羅裏達打高爾夫,試圖眼不見心不煩,但心中恐怕比誰都清楚:嘴上說得再硬,現實的巴掌卻一巴接一巴。雖說對華關稅打到了145%,但打臉也打到了腫脹。

於是,馬斯克登場,與納瓦羅在社交媒體上隔空互嗆。馬斯克痛罵納瓦羅的關稅政策“愚蠢至極”,連帶著把他本人也稱為“蠢貨”。川普當然看到了這一切,他也開始擔心:萬一哪天馬斯克連他也罵“蠢貨”怎麽辦?馬斯克一向反對高關稅,主張歐美關稅清零。雖然他不敢明說對華政策應該如何調整,但他表態已向總統表達了關切。這場紛爭,也是他卸任DOGE職務的重要原因之一。畢竟,他的心肝寶貝特斯拉成了這場關稅戰的最大受害者。

此時此刻,貝森特再顯神通。他繼續在總統耳邊誨人不倦地勸導,一邊為總統美言,一邊悄悄“滅火”。果然,川普的態度開始鬆動,開始重複貝森特的理念:什麽高關稅不可持續啦,什麽中美經濟無法脫鉤啦,什麽145%這個數字“好像是有點高了”等等。隨後他還自娛自樂地不斷放風,說“很快就要與習近平通話”,交易“即將達成”。可憐,電話始終未響。

這裏必須指出,中國堅持“不跪”的戰略和“硬剛”的戰術,目前看來是有效的。那些屁顛顛跑去向川普求和的國家——比如越南、日本、韓國、印度等等——統統沒討到好,反被川普羞辱成了舔得不夠專業的小醜。一個有尊嚴的國家,怎能接受這種羞辱?所以,中國的報複性關稅和不低頭的姿態,實際上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如今日韓等國選擇冷眼旁觀:看你川普如何自打嘴巴,看你美國如何自食其果。

最終中美達成共識,建立進一步磋商機製,彼此將145%的懲罰性關稅削減一半(也就是“各砍一百一十五”)。這背後,是中國“不跪戰略”所取得的外交勝利。

我們必須認清一個事實:貿易戰沒有贏家。美國每年一兆美元的貿易逆差的確難以持續,但打貿易戰要有章法,而不是像川普這樣,閉著眼睛亂打一通——這隻會先“自損八百”。他那句“145%的關稅”,本身就意味著中美經濟走向脫鉤。

事實上,“脫鉤”如今已成為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少有的共識。拜登政府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100%關稅,就是脫鉤之舉。在太陽能板上加50%,基本上也是半脫鉤。但現實是:脫不了。過去幾十年,美國的跨國企業將生產基地搬到中國,利用中國的勞動力紅利和高效製造為美國資本攫取了巨大財富。資本逐利的本性決定了它去哪都不是因為政治,而是因為錢。

如今,中國已不是“沉睡的獅子”,它不僅醒了,而且有力量說“不”。要徹底脫鉤,除非美國重塑整個供應鏈、重建製造體係,那將是一個長期的戰略工程。而眼下靠高關稅強行脫鉤,隻會苦了美國的普通百姓——那些早已習慣了中國製造物美價廉的民眾。富豪無所謂,但平民的日子注定不好過。

或許再過十年、二十年,當一切生產都實現自動化、機器人替代人力、工廠實現“黑燈操作”(即無人工廠),資本才有可能把製造業重新搬回美國。到了那一天,也許關稅戰會成為曆史,全球經濟進入另一個邏輯——誰掌握自動化技術,誰主導製造未來。

眼下,盡管“回到解放前”,股市也短暫回暖,但川普的性格並未改變,而性格決定命運。他的政策仍將充滿不確定性。過去這一個多月造成的混亂,其後果還遠未顯現。西雅圖和加州港口的數據顯示,來自中國的貨船下降了三成,有的幹脆空船而來,宛如疫情重演。通脹壓力、物價波動,或許隻是個開始。

據報,川普最近對自己的民調焦慮不安,對中期選舉前景也心緒不寧。希望他能多聽聽貝森特的意見,多用點腦子,少些信口亂說,也許美國才能真正走出這場混亂,真正“超越解放前”。

2025.5.12

有點可惜 發表評論於
關稅第一輪,米國贏了,因為給中國貨加了30%的關稅,這些關稅是收入,是額外的、新的收入,誰付的這些錢先不要管哈;同時中國隻給米國貨加了10%的關稅,百分比小很多,因此米國贏了。

贏了很多,有點兒數不過來的感覺。那就先贏下來,其他的以後再說好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