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你的故土,你卻遠走他鄉

心情記錄、讀書筆記、人生感悟、生活漫談
打印 被閱讀次數
同一個世界,不同的人,對同一樣事物卻有不同的感知。

這看似一個奇怪的現象,但卻是真實的存在。

認知不同,努力也就不同,行走的方向也就不同,最後的命運也就不同。

大清早,我又習慣的打開手機,在馬斯克的愛克斯平台上看到一篇推文,作者名叫海鷗,她是一個中國人,在加拿大溫哥華的陪讀媽媽,她在推文中這樣寫道:“兩年前,疫情最嚴重時期,持陪讀簽證,陪著兩個孩子,一個10歲,一個6歲,和六件行李,來到加拿大。這兩年來,工簽、移民、學英語、照顧兩個孩子,做飯家務,一切從零學起。兩年過去了,綠卡馬上到手,準備雅思,申請大學,兩個孩子學習一切正常,大女兒從151長到166厘米,當時就想再難也不能離開孩子。”

這個陪讀媽媽,在加拿大兩年,不但盡到了母親的責任,而且自己刻苦努力,拿到了工作簽證,並且即將成為加拿大永久居民,英語也學得不錯,馬上通過雅思,入讀加國的大學。

實際上,這幾年,以陪讀、探親、訪問、工作、留學的名義來到北美的中國人越來越多。

正常渠道來不了的,通過其它手段入境的也大有人在。

一位38歲的福建女子,花費50萬元,前後三次試圖進入加拿大,第三次終於成功。

來加拿大的第4年,她拿到了綠卡。

據報道,2023年,從厄瓜多爾走路去美國的中國人有4萬多人,超過了前十年的總和。

神州,這裏是你的故土,你為什麽要遠走他鄉呢?

兩天前,這個海鷗推友轉過茨岡女神的一篇推文:“乾隆與華盛頓都死於1799年,乾隆的名言是:不貪不淫,可以養德,能清能淡,可以養壽,少食少怒,可以養神,無求無爭,可以養氣。華盛頓的名言是:誠實是一個國家的基礎,自由必須維護才能得到保障。此兩人,前者是古代人,後者是現代人。”

我們知道,華盛頓是大陸軍的總司令,在他的領導下,美國得於獨立,他成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當他連任到期,議會還要他擔任時,他毅然放棄,回到了自己的莊園。

在他手中,誕生了《美國憲法》,它開宗明義的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自由,追求幸福是天賦人權。

乾隆是清朝的一個皇帝,在他治下,國人都是他的臣民,在他死後100多年,清朝才壽終正寢。

同一天,海鷗發表了第二條推文,是媒體人、國民女神柴靜的一段話:“如果有一天,你悲哀的發現,坦坦蕩蕩的君子,需要戰戰兢兢,厚顏無恥的小人,反而趾高氣揚,那不是你的問題,那是這個時代的疾病。”

這句話很有哲理。

我覺得海鷗年紀不大,但腦子特別清醒。

所以她獨自一人,帶著兩個小孩遠走他鄉,就可以理解了。

我認為,不管你生活在哪裏,隻要你活得自由自在、無憂無慮,那就是最適合你的地方。

正如蘇東坡所言:我心安處是吾鄉。

                                                     2024年1月2日

大地之晨 發表評論於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有道理
覺曉 發表評論於
或許這個陪讀媽媽現在看,成功。但是如果缺失父親的陪伴,將來再回頭,來不及了。
我見過這邊父親在國內的長期分居,即便父親來去自由,每年有兩三個月團聚。真正到了影響了孩子的成長,結果會在後麵,乃至性取向。
所以,還是三思而行。一家人一起更重要。
非常歲月 發表評論於
吾心安處是吾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