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2018年發布了一條著名推文:“當一個國家(美國)在與幾乎所有做生意的國家的貿易中損失數十億美元時,貿易戰是好事,而且很容易贏。”(下圖 X/Linkedin)4月9日,川普政府對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征收145%的關稅,引發了一場新的、甚至更危險的貿易戰。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給出了類似的理由:“我認為中國升級貿易戰是一個大錯誤,因為他們在玩‘兩手牌’。中國提高我們的關稅,我們會有什麽損失?我們出口到他們的產品,相當於他們出口到我們的產品的五分之一,所以他們出了一手必輸的牌。”
自古知兵非好戰
川普的“貿易戰是好事,而且很容易贏”說法在兩個方麵都是站不住腳的。首先,貿易戰雙方都會受損,因為雙方都無法獲得各自經濟體想要和需要的、本國人民和企業願意支付的商品(下圖 iMEdD/WORLD FINANCE/TechInformed/EuroNews)。與發動真正的戰爭一樣,貿易戰是一種破壞行為,它也會危及攻擊方自身的軍隊和後方:如果防禦方認為自己無法以損害攻擊方的方式進行報複,它就會投降。貝森特的撲克類比具有誤導性,因為撲克是一場零和遊戲:隻有你輸了,我才贏;隻有我輸了,你才贏。相比之下,貿易是正和博弈:在大多數情況下,你做得越好,我做得也越好,反之亦然。在撲克遊戲中,除非你贏了,否則你投入的錢不會有任何回報;而在貿易中,你會立即以你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的形式獲得回報。
簡言之,如果美國與中國大陸爆發大規模貿易戰,美國經濟將遭受重創。如果川普加征的關稅水平超過100%,且中美貿易戰持續下去,這將會是一場災難。與川普和他的那些馬屁精幕僚極力鼓吹的相反,中美貿易戰對美國經濟遭受的衝擊將超過對中國大陸經濟的衝擊(下圖 ET Now/SCMP)。而且如果美國升級貿易戰,這種衝擊隻會加劇。川普政府或許自以為強硬,但100%以上的關稅意味著美中經濟完全脫鉤。由於沒有替代供應商,美國將麵臨關鍵投入品的短缺,從大多數藥品的基本成分,到汽車和家電使用的廉價半導體,再到包括武器生產在內的工業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礦物(稀土)。川普聲稱要大幅削減或完全取消對中國大陸的進口,可美國不生產這些商品,越南、印度、東南亞、墨西哥、日本、韓國也不能替代。美中經濟隔絕帶來的供應衝擊將導致美國經濟滯脹,就像20世紀70年代和新冠疫情期間出現的宏觀經濟噩夢一樣 - 經濟萎縮,通脹上升。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和財政政策製定者是無計可施,隻能悲催地任由通脹走高,失業攀升。
事實證明此,川普政府的恐嚇和善變策略弊大於利 - 其他國家今後不會認為川普的高關稅大棒僅僅是訛詐;川普越來越大的胃口不會欲壑難填?川普經濟政策的根本問題在於,它需要發出足夠多的自我傷害威脅才能令人信服,這意味著市場和家庭將預期持續的不確定性。美國人和外國人對美國經濟的投資都會減少而不是增加,他們不再相信美國政府會履行任何協議,這使得通過談判達成和解或緩和局勢的協議變得難以達成。日本並未如普遍相信的那樣與美國達成協議,韓國要等到選出新政府之後才開始與美國談判;歐盟警告會對美國實施報複措施。如果川普政府執意這麽任性地走下去,美國的生產能力將下降而不是提高,中國大陸、歐盟和其他國家對美國的籌碼隻會增加。
參考資料
陳岩. (2025). 對峙還是孤立:白宮對華關稅145% 中國報複追加125%後的下一步. BBC News中文. 鏈接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djll0dyxzgo/simp
Posen, A. S. (2025). Trade wars are easy to lose. FOREIGN AFFAIRS. 鏈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tariffs-trade-wars-are-easy-lose
Ramaswamy, S. V. (2025). Treasury Secretary Scott Bessent: China’s trade war escalation ‘big mistake’. USA TODAY. 鏈接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politics/2025/04/08/bessent-china-losing-hand-trade-war-mistake/82995035007/
European Commission. (2025). Commission consults on possible countermeasures and readies WTO litigation in response to US tariffs. 鏈接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5_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