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療規範化之門診手術

打印 被閱讀次數
美國醫療規範化之門診手術

門診手術,Outpatient surgery or Ambulatory surgery,就是指手術進行當天可以回家,不需要在醫院過夜而占用醫院病房。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與合理減少醫療費用的要求,門診手術越來越被醫生和廣大群眾接受。門診手術從以前的白內障,扁桃體摘除術,胃腸鏡等小手術,己經擴展到更多複雜手術,諸如各種腹腔鏡手術,例如腹腔鏡膽囊摘除術,腹腔鏡子宮摘除術,腹腔鏡減肥手術等等。目前美國65%的手術都是以門診手術形式進行的。門診手術的受歡迎也孕育了更多門診手術中心的成立(ASC Ambulatory surgery center)。預計不久的將來,門診手術中心的數量將很快超過醫院的數量。

門診手術安全快捷的運行取決於規範化的質量管理。醫療操作和手術從來不是某個醫生的個人行為,它應該是一個團隊的合作結果。一個手術的完成,技藝精湛的醫生的術中過程隻是手術的一部分,更重要更關鍵的是,術前的準備,護士的宣教,前台的預約,麻醉師的精心照顧,術後護士的觀察及術後物理治療人員的配合等等。

下麵舉一個我親身經曆的門診腸鏡檢查的過程。

四周前我先和我的胃腸科醫生預約腸鏡檢查。胃腸鏡中心給我寄來了預約信和詳細的腸鏡前準備過程。在手術前48小時,胃腸鏡中心的護士打來電話再次通知我檢查的時間和地點,並且確認平時用藥情況及藥物使用注意事項。然後按照給出的準備程序,腸鏡前一天,禁固體飲食,開始清流質飲食,這一天可以喝不帶顏色的果汁飲料,雞湯,肉汁湯,可以喝不加牛奶的咖啡和茶,可以吃果凍,可以喝水和佳得樂。腸鏡前一天下午4點服用一粒Gas-X,然後6點服用Suprep Bowel Preop Kit(一杯16Oz藥水加兩杯16Oz水),排空腸內所容物。第二天一大早4:30,再服用一次Suprep。腸鏡當天早上8點的預約,我和我夫人7:50到胃腸鏡中心(門診手術需要家屬陪同)。先到注冊台(Registration),確認我的身份和保險,簽定醫療服務同意書,生成一個手術序列號,然後被安排到等候室。等候室有電視屏幕顯示病人手術進展情況,為了保護病人隱私權,所以隻顯示序列號。我的號碼旁注明In Facility(己經到達)。有病人的號碼注明In Process(手術中),還有的In Recovery(恢複中)。不一會,護士來叫我進入胃腸鏡服務區,有指定護士為我服務,詢問病史,家族史,過敏史,藥物史,做簡要體檢,測血壓體溫,心電監護,放留置針。然後我的胃腸科醫生來見我,簡要交談,解答疑問,簽手術同意書。再過一會,麻醉師來看我,問麻醉相關問題,簽麻醉同意書。接下來等待手術。護士問我是否需要家屬進來陪同,我說,不需要,她便通知前台轉告我夫人手術馬上進行。8:35,我被推進胃腸鏡室。有4名醫務人員為我服用,我的胃腸科醫生,麻醉師,胃腸鏡技術員,還有一名護士。麻醉師輕聲跟我說,給我用異丙酚(Propofol),因為異丙酚注射有燒灼感,之前加利多卡因。我說,我有感覺了,然後,就不省人事了。再次醒來時,時間是9:15,見到的是在床邊守候的夫人,我已經完成手術回到了剛才的床位。我的胃腸科醫生進來告訴我腸鏡情況,並給我一份詳細的彩色打印報告。我躺了一會後,生命體征平穩,護士去除心電監護,告知我出院注意事項。夫人去取車,護士用輪椅把我送到門口。走出醫院9:35。

我們心髒科的很多操作也是門診手術範圍,諸如食道超聲,電複律,冠脈造影等等。明天我有幾台門診操作,我的護理團隊已經幫我安排就緒,而且井井有條,我的工作隻是整個過程中的一部分。規範化的團隊合作是門診手術成功的關鍵。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加拿大腸鏡檢查半麻醉,人基本清醒,但是無痛感。我做過兩次,老伴兩次還切除兩個息肉也無痛。腸鏡不歸類手術吧?我們都是自己走的,不用輪椅。隻是不能開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