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殺參與暗殺密謀的乙弗鳳,孫恒等人後,還剩下主謀李植。李植的父親柱國大將軍李遠,當時正駐守弘農,宇文護召李遠和李植父子回朝。李遠見召擔心會有變故發生,遲疑良久,最後還是決定遵命回朝,說:“大丈夫寧為忠義鬼,豈可做叛逆臣!”於是就返回朝廷。到長安後,宇文護因為李遠一向功名顯赫,仍然想要保全他,引他相見,對他說:“公的令郎有異圖,並非隻是要謀殺我宇文護,而且企圖顛覆危害宗廟社稷。叛臣賊子,公與我理應共同誅罰,就請公早些自行處置吧!”說完,就把李植交給其父李遠帶回去處置。李遠一向深愛兒子李植,加上李植又矢口否認密謀,陳述說當初就沒有過什麽密謀。李遠相信兒子,第二天一早,李遠帶領兒子李植前往拜謁宇文護。宇文護原本以為李遠已經處死了李植,可是聽到左右說李植就呆在門外等待拜謁,不禁勃然大怒,說道:“陽平公(李遠)不信我說的話!”於是下令召李植入內,一麵叫他與李遠同坐,一麵命令帶被廢黜的皇帝宇文覺到李遠麵前與其子李植當麵對質。對質之下,李植詞窮理屈,最後說道:“原本設此計謀,是想要安定社稷,有利於至尊!現在事情搞到這個地步,何必還要多費口舌呢!”李遠聽到他們的對質,嚇得麵如土色,癱軟在座位上,勉強說道:“若果真如此,合該萬死!”於是宇文護誅殺了李植,並且逼迫李遠自殺。李植的幾個弟弟,李叔詣,李叔謙,李叔讓等都連坐被殺,其餘的因為年幼得以免除一死。當初,李遠的弟弟,開府儀同三司李穆,看出侄兒李植會招惹禍害,不是個能夠保護家族的人,常常勸說兄長李遠除掉李植,李遠不聽,到了臨要受刑前,才淚流滿麵對李穆說:“我沒有聽你的勸告才導致家門落到如此地步!”李穆原本也要被連坐受刑,但因為之前有過上述勸說其兄李遠的話,得以免受刑罰,但也被削除官爵,降級為民。他的子弟也都被免去官職。李植的另一個弟弟,淅州刺史李基,娶高祖宇文泰的 女兒義歸公主為妻,本該被連坐受刑,李穆請求用自己兩個兒子的性命換取李基一命,宇文護感念他的義氣,便同時開釋了李基和李穆的兩個兒子。
一個多月後,宇文護殺害了被廢黜前皇帝略陽公宇文覺,廢黜王後元氏,逼她出家為尼。
癸亥日(二十七),寧都公宇文毓從岐州抵達長安。次日,即位北周皇帝。大赦境內。
冬,十月,戊辰日(初八),梁朝梁敬帝蕭方智進封陳霸先為陳王。辛未日(初六),梁敬帝禪讓帝位給陳霸先。
陳霸先派遣中書舍人劉師知引領宣猛將軍沈恪帶兵入殿,護送梁主蕭方智出宮遷往別居。沈恪前去拜見陳霸先,叩頭辭讓說:“恪長期服事蕭氏,今天不忍心見到梁主被逼出宮的情景,我寧願被處死也絕不接受這份差事!”陳霸先嘉許他的忠義,不再勉為其難,改派王僧誌代替他的差事。乙亥日(初十),陳霸先在南郊舉行登基大典,禮畢,車駕還宮,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永定,廢黜梁敬帝蕭方智為江陰王,梁皇太後夏氏為江陰國太後,皇後王氏為江陰國妃。
陳武帝霸先追尊皇考陳文讚為景皇帝,廟號太祖,黃妣董氏為安皇後,追立前婦人錢氏為昭皇後,世子陳克為孝懷太子。冊立夫人章氏為皇後。章皇後是吳興烏程人。
從西路征討王琳的侯安都率舟師抵達武昌,王琳部將樊猛棄城逃走,周文育從豫章趕到武昌與侯安都會師。兩人正要揮兵西上,忽然聽說陳霸先接受梁敬帝禪讓帝位的消息,侯安都不禁哀聲歎道:“我今必敗,師出無名哎!”此時,兩將會合一起行動,兩軍不相統轄,部下相互爭執,引發兩位將軍相互不滿埋怨。大軍進抵郢州,王琳部將潘純陀命令兵士從城上射擊敵軍,侯安都發怒,進軍包圍郢城,然而攻不下來,而此時,王琳已率軍前來救援抵達弇口,侯安都不得已,撤除對郢城的包圍,率軍前往沌口迎戰王琳。行進途中遇到逆風,舟艦不得前進。王琳軍據守東岸,侯安都軍據守西岸,兩軍相持數日後,開始交戰,結果,侯安都軍大敗。侯安都,周文育,以及偏將徐敬成,周鐵虎,程靈洗等都被王琳擒獲。王琳引見被俘諸將,責罵他們,周鐵虎不屈對罵,王琳一怒之下斬殺了周鐵虎,又把侯安都等人統統用長鎖鏈鎖住,囚禁在自己所乘坐的大艦的底艙裏,命令親信太監王子晉負責看守。之後,王琳把湘州督軍府遷移到郢城,又派遣部將樊猛前往襲擊江州。(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