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便箋 (11)環島遊的卻望並州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打印 被閱讀次數

我們取到車時亮亮媽媽的夏威夷遊記發布到《環島遊》上篇。豬君一看見亮亮媽媽貼出的Google路線圖即說,我們照著它開一圈。我表示我們的時間不夠。怎麽不夠?她老公一天就開下來了,你老公開不下來豈不是掉份?這都哪跟哪呀,我和女兒同聲反對。我們隻需要環半個島。

來之前女兒計劃去島南端的恐龍灣浮潛,不巧她不方便下水,轉而要求去帽子島,並到達最北的海龜海灘。我隻要求去平等院,別的都無所謂。司機去哪裏都無所謂, 他喜歡的是開車本身, 他看風景的辦法是開著車看。

海龜海灘之後是 Ehukai 海灘,離開 Ehukai 海灘司機說回程有兩條路,一條好走沒有意思,走島的中線, 另一條沿島的西岸兜一個大圈回去,是比較偏僻、比較山野的地方,路也比較小。當時已經下午六點半鍾了,我們母女不要走西岸,要快一點回Waikiki去。第二天要上飛機,這最後一個晚上我們不想卡在荒郊野外。你們這些母的呀,他歎一口氣道,拿我們沒轍。

往回開的路上我並沒有意識到,等回旅館再看亮亮媽媽的路線圖,我們兜了一模一樣的一個圈!先前的反對真是沒有動腦子。

早上出門朝寺廟穀去,我即覺得路上的風景和我們居家的山上相似。一條公路夾在兩側密如屏障的樹之間筆直延伸出去,遠山在路前方,卻完全看不到山脈的走勢,隻露出一小塊藍色。山成為焦點,匯攏路的邊線、樹林的邊線,完美展現交點透視法。

中午沿海岸的公路走,百分百是夏威夷。平靜的海水綠藍透明,陽光燦爛。回程走島的縱軸線,再一次的像極了家附近的鄉間景色。太陽雨中的雨珠晶瑩和山色朦朧,雨後的草木蔥蘢、山形重現,都一式一樣。

鄉間的風景是單調的,被藍綠兩大色塊主宰,高高的天空,大片的田野。偶爾有一片雲朵路過,偶爾有一兩幢倉房點綴,看久了,人都要變得簡單。公路上馳過的貨車提醒你風景並不是靜止的,天上的風景,雲變幻無常;地上的風景,從播種到收獲,到冬季回歸土壤的褐色、休養生息。神給你看的風景要細細地看,方不辜負神的心意。

暮色中路過Dole種植園的菠蘿田,習慣性地辨認作物,和在家時一模一樣。高速公路上視野開闊,天空雨雲翻卷。前方不知名的山巒如一軸長卷拉開,教我想起了家門口下高速前必見的喀斯客特山脈。路邊也是草青複草黃,種種這般,竟然有了卻望並州之感。

這裏我必須要做一點解釋。在簡體中文字的語境裏,出於政治的需要“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被著意強化,這首題為《旅次朔方》的小詩少有人知道:

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無端更渡桑幹水,卻望並州是故鄉。

詩人十年前初渡桑幹遠赴並州,十年後再渡桑幹返回家鄉鹹陽,河水之上望向越來越遠的並州,並州已成故鄉。

這是主旋律之外的情感, 也是一個正常人的情感。恕我直言簡中圈忒多不正常的人也。我也從小背誦床前明月光,然生活經驗使我更喜歡這一首卻望並州。

落日時分我們回到市內,晚霞照在運河上,回應那本《太陽照在桑幹河上》。

== 車拍的分隔線 =========================



早上:朝寺廟穀去



非常像我家在山上的路



中午:沿海的路



我們那裏也有海,北方的海,什麽時候都成不了這個顏色。





傍晚:太陽雨,山色變化



高速上的交點透視法,前麵的車成為焦點。



烏雲壓頂了哈



路過菠蘿田。20年前去種植園,禮品店門口擺一攤位賣現開養珠蚌得珍珠,十塊錢一開,得著得不著憑運氣,有點像今天的盲盒?



草青複草黃



運河上的晚霞



環島路線圖,橙色三角的地方是Waikiki,Google的紅雨滴指向鑽石山燈塔海灘。

亮亮媽媽 發表評論於
哈哈,真是一模一樣的圈,隻不過如斯的環島遊記如此詩意,而我的流水就是平鋪直敘記錄著。你家司機也喜歡開車看風景,真好!
亮亮媽媽 發表評論於
哈哈,真是一模一樣的圈,隻不過如斯的環島遊記如此詩意,而我的流水就是平鋪直敘記錄著。你家司機也喜歡開車看風景,真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