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mp回歸白宮第三個星期,依然是霸屏狀態,每天都很忙,每天都有新鮮事情。不過呢,DS們開始反應過來,開始進入反擊狀態,主要是開動媒體,並且伴隨幾個稀疏的官司,當然,德州的Greene又弄起老套路,發起彈劾總統的議案。這基本上是表明一個忠心護主的姿態,實際作用,隻不過浪費時間混吃等死。倒是老麥康昨天還是前天摔了兩次。上次確認防長的時候說過了,他的陰謀狙擊被識破被繳了械,那麽他的用處就沒有了,所以,哪天再來一跤退出舞台,毫不稀奇。隻不過DS還沒法弄上後備人選,所以他還得挺一下。
這周最顯眼的應該是美國國際開發署。一夜之間被扒了底褲,大家才發現,這個開發署原來是個洗錢的機構,特別的,一眾主流媒體能活到今天,簡直就是美國人的稅款養的。全球7000多記者和6百多新聞機構,都從開發署拿到好處。然後是各國際上的合作組織和NGO。NGO的事情我早都說過了,是洗錢的外圍機構。當然,這開發署是開胃菜,這個大家同意嗎?等DOGE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看過來,每個部門都從上萬人砍到幾百人,那些稀奇古怪的開支都被斬斷,想想看,一年6-7萬億的聯邦預算,除掉養老,估計砍掉3萬億都是有可能的。那麽瘦身成為小政府後,是不是僅憑關稅和銷售稅,是不是就可以廢除IRS和收入稅了呢?這些想想就高興。
內閣人事方麵,司法部長就任。現在的三大焦點,FBI,ONI,HHS,參院的議員們拚命拖延。我看了一個說法,說是新任內閣120天內不能開除高級領導。那麽司法部就靠臨時部長著實開除了幾個問題檢察官,然後民主黨方麵慌了,趕緊讓Bondi通過上任,至少能緩一緩。如果這個是真的,那麽那三個人事任命也會有不少盤外招來招呼這些負隅頑抗的議員們。比如現在突然有把Epstein的客戶名單的事情弄出來,是不是有這種意味?
DS反擊是必然的,隻不過來得遲緩,來得稀疏,這個倒是讓我沒想到。本來一片劍拔弩張的氣氛沒到來,似乎社會上也處在一種樂觀的平衡狀態。當然,也有極端的,比如今天,又有一架小飛機在阿拉斯加失事。無三不成幾,一段時間同類事件密集發生,想不聯想都難。
媒體的一片反對DOGE,中傷馬斯克和Trump關係的聲音,以及威脅DOGE部門六個小孩的論調,隻能說明一點,這些是這些媒體的唯一哀嚎了,資金鏈一斷,還能蹦躂幾天?然後聚光燈再一照?有多少爪牙經得住?另外, 律師曾今說過,Trump的策略就是進攻,讓對手踩入興訟的陷阱。我們看到現在的訴訟,不過三五起,跟Trump一期每個EO都興訟的態勢,完全不可比。看起來精明一點兒的法官都埋頭了,幾個冒頭的也是硬著頭皮,至於後果,他們自己心理清楚。特別是索羅斯的資助,原來是插了血管到稅款裏麵。現在這個管道被阻斷,其它的管道也會被發現截斷,索羅斯也得困斃。
這個大概就是國內的局勢。再說一遍,開發署隻是開胃菜,是最容搞的。接下來另一個容易搞的應該是教育部。重頭戲是CIA, FBI,DOD, HHS, IRS,DOE,EPA, NASA,等等,把DS的議題一個一個端掉,世界就太平一半。這個開發署是打前站的,是挑動世界亂源的押糧官,我這麽說有沒有道理?
外事方麵,Trump第一個會見的來訪外國首腦,居然是內塔。這小子倒是精明,知道再拖下去沒好果子。所以趕緊來朝拜,然後,Trump就推出加沙的移民重建計劃。其實也不用跟著媒體瞎想,這個是消除地區衝突最好的辦法。奧巴馬從索馬裏移來一整個選區的“難民”,怎麽這些媒體從來不吱聲?明顯的,加沙已經無法正常居住了,把人挪開搞個大開發,不是創造機會的大好事嗎?這個跟Trump想開發北朝鮮,不是同源的想法?大基建是創造工作的最快方法,不是嗎?其實更重要的,是穆薩德就會被弄掉一個養寇自重的基地,中東就缺少一個亂源。這個才是要害,讓很多靠戰爭發財的政客和他們背後的金主氣得咬牙。第二個要害,就是世界上兩個重要運河,蘇伊士和巴拿馬,都置於美國的眼皮子底下。這樣,美國不需要大量海外駐軍,就達到高水平的控製力,這才是駕馭和遏製的高招。兩條運河再加上北冰洋(格陵蘭島和白令海峽),控製住了水路,基本上就控製住了經濟。好吧,以色列的事情先讓媒體發酵,然後是日本。東亞幾個國家腳踩兩條船,看來日本也即將成為白眼狼。石破茂終於要來拜會Trump,看起來更像是來試探虛實,誠心不足。
關稅的事情,折騰了一圈,跟上一次一樣,中共又成了出頭的那一個。好吧,Trump不太會又耐心跟中共耗下去,等國內的事情全麵鋪開了,收拾中共的大招就上路了,不會太久,以Trump現在的節奏,頂多讓中共過完元宵節。
最後是俄烏的事情。我的感覺仍然是國內國外一盤棋,俄烏大打出手的可能性不大了,但是澤連斯基還得交待完洗錢的事情,不然一個停火協議,烏克蘭一個選舉,澤連斯基功成身退,還成了英雄了。不會的,這個人的劇本絕不會是喜劇下場。所謂1千7百多億,他隻拿到7百多,算是給DS留麵子了。我怎麽覺得偽拜恨不得把整個美國從賬麵上辦過去呢?沒有天大的好處,他需要這麽幹麽?真實的情況應該是不到10%去了烏克蘭,還是為了烏克蘭在媒體麵前擺拍(比如好萊塢戲子們和國會的戲子們)。錢都在這幫人群裏轉悠。想想看吧,俄烏衝突前,一多半的美國政客們都到訪過烏克蘭,沒有天大的利益,這些人往那個極度腐敗的國家去幹什麽?怎麽看都是普金配合白帽子把這個沼澤暴露。
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