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如人生

打印 被閱讀次數
戲如人生

過了幾個月憊懶而舒適的日子。盡管上班的時候天天盼著周末,但是最不樂意見到的節日,就是九月的勞工節。意味著夏天結束了。

暑假,許多人滿世界跑,我隻愛待在這東北的小角落,氣候宜人。除了吃吃喝喝,又重溫了幾出劇,沒料到,和年輕時的感受大不相同。


Les Misérables



應該是我到美國之後最早看的音樂劇。 「孤雛淚」是小時候讀過的少數幾本中文版的雨果,即使聽不懂,也不妨礙我對劇情進展的了解。而且在台灣時,根本沒機會看現場的百老匯音樂劇,如今飄洋過海來到紐約邊上,怎能不去百老匯?後來,Lion King 去台北巡演了,鼎泰豐來紐約開店了。地球果真是圓的,走著走著,彼此就錯了位。

第一次看 Les Misérables,有對舞台設計的驚奇,對旋律的喜好,以及第一次看音樂劇的興奮。除此之外,並沒有過多的人世悲涼。在一起看劇的都是年輕氣盛的留學生,我們最大的悲傷隻有失戀,悲慘世界,隻是故事。

數十年後,自己的,別人的,書裏的故事,不知怎麽就變成了人生的經曆,再看「悲慘世界」,除了對音樂的喜歡,更多了對戲裏人物的共情,不隻是與主角們,還有,年輕的學生,廠裏的女工,妓院裏被壓榨的女性,甚至那貪心無良的夫妻。他們隻是用自己知道的法子掙紮生存。


是誰把他們逼到那樣的境地?戲裏沒說,年輕時的我也沒看見。

Water for Elephants



這是多年前的暢銷書,後來也拍了電影。太久以前看過的書,老實說記不清了,電影拍的也還行。這次來紐約,沒怎麽做功課,隻因為知道故事,順手就買了兩張票。突然想起幾年前,和木頭在 Broadway 閑逛,木頭看見前麵看板上是 Hugh Jackman 主演的 The Music Man。轉頭問我:「你不是很喜歡 Hugh Jackman 嗎?要不要看?」,當然!

結束後,我還沉浸在這麽近距離看帥哥的興奮中。木頭也感慨,Hugh 這麽大年紀了還這麽又唱又跳的真是佩服。等等,「你以為他幾歲?」我問,「他不是超過60了嗎?」木頭答。唉,這木頭,Hugh Grant 和 Hugh Jackman,那是一個人嗎?雖然兩個我都喜歡。


Water for Elephants 沒有大明星,對於馬戲團的舞台設計運用了一些巧思,幾個體操演員在空中的飛轉旋跳,也讓人看得稟氣凝神。雖是音樂劇,更像看了一場馬戲。

Romeo and Juliet



其實我不是特別喜歡莎士比亞,隻因為我的英語程度看16、17世紀的莎氏語言實在吃力,我從來不和自己過不去。這一次是老卡夫婦強力推薦,於是和老麥夫妻一起,酒酣耳熱之後,三對老夫妻進了戲院看少年人的戀愛悲劇。

然後,我就必須為自己的膚淺無知對莎翁致歉致敬。


這是本地的一個小劇院,淺淺的舞台,靠著幾個木箱子,竟也成功的營造出了不同場景。演員的服裝是現代式的成衣。簡約的舞台風格,竟然沒有讓人生出與時代不符的違和感。他們的語言非常貼近原著,我竟然聽懂了。更讓我驚訝的是,闔上眼都能聽出劇情的張力。

原來這就是莎翁語言的魅力。數百年後,竟然讓一個母語非英語的人都能感受到。

Star Wars In Concert



除了我之外,全家都是星際大戰影迷,木頭更甚。當 Boston Pops 推出星際大戰 Film In Concert,現場聽 John Williams 的音樂還是挺讓人期待的。片頭曲一起,整個音樂廳就炸開了鍋。再好的音響設備,又怎能比得上近在咫尺的樂團?除了交響樂團,還有一整個音樂廳的同好,一起看電影,該笑、該哭、該喝采的共鳴。劇終,Keith Lockhart 謝了好幾次幕,觀眾們仍然不肯走,他無奈地頻頻揮手跟大家道晚安。我知道你累了想回家,可是我真不舍得結束這樣一個夢幻的夜晚。


~The End~

stillthere 發表評論於
好標題好內容。點讚。
暖冬cool夏 發表評論於
原來全國都有這個Star Wars live concert.你在東北角,我在西岸:)能從文字中感受到你的熱情!
可能成功的P 發表評論於
真是難舍的美好夏天!祝秋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