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的金牌有那麽重要嗎?(圖)

做真實的自己,在小天地裏馳騁。
打印 (被閱讀 次)
曆時十九天,備受世界矚目的2024年巴黎奧運會在Tom Cruise吊著鋼索從天而降,到踏上插上奧運旗幟的電單車揚長而去,路過埃菲爾鐵塔,再乘搭飛機返回洛杉磯,最後跳降落傘抵達好萊塢和其它精彩的節目中落下了帷幕。這篇早就開始寫了,但因為生日帖,晚發了幾天。

 


對巴黎這個城市充滿了美好的回憶,放幾張上次去的片片:


從酒店的房間望出去



窗外的夜景



老佛爺附近的另一家住的酒店




房間裏Room Service 的早餐



塞納河的清晨

奧運運動員的船就是從這裏駛過來的:)




*  *  *  *  *

縱觀奧運,每場的比賽都很激烈,因為對手實力都很強,運動員必須全力以赴。確實,對運動員來說,金牌是一生最高的榮譽和目標,但同時不以獎牌論英雄也是奧運精神的一種內涵

奧運的最後一天,美國女籃戰勝了東道主法國女籃,奪得金牌,實現了奧運金牌八連冠。這是美國隊在巴黎奧運會獲得的第40枚金牌,最終與中國一起並列金排榜第一,總獎牌數遠遠超出其它任何國家。 

今天來談談美,中的體育機製。


作為體育強國,大量的體育設施和資金投入,美國整體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曆史上金牌、銀牌,銅牌的全麵領先,都說明了美國體育體係的完善與強大。從1896年的第一屆奧運會起,這個現代文明新興大國,就一直是贏得金牌和獎牌最多的國家。美國運動員在曆屆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累積的奪牌數已正式超過3000麵大關,120多年以來美國運動員獲得的金牌總數是中英法意四個國家的總和。

肯尼迪總統曾說:“There are more important goals than winning contests — and that is improve on a broad level the health and vitality of all our people.”美國綜合體育事業強大,體育在美國的文化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許多人從小就參與各種體育活動,學校和社區都積極鼓勵體育鍛煉,體育好的學生會讓人刮目相看。各種年齡和背景的運動參與者和觀眾不計其數。職業體育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和觀眾基礎,並吸引了大批的讚助商和頂尖運動員。成功的運動員能獲得豐厚的獎金和讚助,這些都激勵了更多年輕人投身於體育事業,形成良性循環的生態。

與大多數其它國家不同,美國奧運運動員不是依靠政府資助的。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是一個聯邦特許的 501(c)(3) 非營利組織,不接受任何美國政府的資助,因此沒有任何納稅人的直接貢獻。該組織是100%由體育粉絲資助的。運動員得到媒體合作夥伴、企業讚助和普通美國公民大量的捐贈和慷慨的支持。

並且70%的美國奧運隊運動員擁有大學學位,57%的運動員年收入不超過50,000美元,43%的運動員還從事他們專長的體育以外的兼職或全職工作。

還有一個有趣的事是,委員會會徽、美國奧運代表團標誌中使用的是13星國旗,而不是的50星國旗。


而中國的奧運冠軍都是通過幾十年匯集全國所有資源的“舉國體製”培養出來的。奧運金牌不僅止於個人榮耀,還承載著“黨和人民的囑托”。費用國家全包,運動員通過選拔進體校,每天都是大量的項目訓練,極少的文化課程。運動員的金牌之路非常艱辛,狹窄。

中國奧運團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奧運奪冠,不成功便失敗。運動員如果出現失誤或者比賽成績不佳,會受到國民的謾罵和網暴。本屆一名體操運動員失誤後的遭遇就是一例。

而美國民眾對奧運會獎牌的態度就比較淡定。運動員因為自己愛體育,享受其中的樂趣,積極追求,進取。大家也都為運動員獲得金牌感到驕傲,自豪,但卻沒多少人會覺得金牌和獎牌的數目和愛國主義的熱誠有什麽太大的關係。也從沒看到沒摘得金牌的運動員被謾罵,攻擊。

事實上奧運會中,大多數的運動員都不能得到獎牌,參加這個世界的體育盛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成就,得不得牌並不重要。即使沒得獎牌的運動員,他們也仍然是可敬可賀的。

下麵就講一個美國華裔美國人Lily Ann Zhang(張安)的故事。她被美國媒體譽為“在美國出生的最偉大乒乓球運動員”。


乒乓球是中國最流行的群眾體育運動,也是中國運動員在世界大賽,尤其是奧運會上奪取金牌的武器。美國人甚至有些誤解,以為隻要是華人就肯定精通乒乓球,我的同事就這麽覺得,對我不怎麽精的乒乒球藝感到不解,哈哈哈。

美國乒乓球國家隊確實也有許多華裔隊員。

張安1996年出生於加州。父母都是中國大陸來美的移民。父親曾經是斯坦福大學的數學教授,母親曾是一名乒乓球運動員。父母希望她成為一個乒乓球明星,將中國的“國球”傳承給自己的後代。她7歲在斯坦福大學的自助洗衣房開始打乒乓球。她說: “那裏有一張球台,所以每次去洗衣服的時候,父母總會帶著我一起玩。““家裏的餐桌也是我們的乒乓球桌,吃飯的時候我們會在上麵鋪一層桌布,拿掉桌布我就能在上麵練習發球了。” 之後加入當地乒乓球俱樂部。

9歲,張安就參加全國乒乓球錦標賽。10歲開始在中國度暑假,和培養中國國家隊的省級隊一起訓練,以提高其乒乒球的技能。13歲時就在美國青少年組排名為第2。 2012年成為女子單打美國全國冠軍,6次獲得美國錦標賽冠軍。2021年在世乒賽拿到銅牌。被譽為美國乒乓球女王。



但即使在成為一名美國國家的冠軍後,她父母對她職業的觀念也與她很不相同。

2012年在倫敦的奧運會上16歲的張安代表美國隊出戰,首戰失利。她父母認為乒乓球是提高她大學申請競爭的機會。她媽媽說:“如果打出高水準,這會幫助她進入一所好大學。””我們是傳統的中國父母,我們總是希望她專注於學業。我一直想讓她找到一份工作,過上普通女孩的生活。”但張安始終堅信追求自己的乒乓球職業生涯的夢想才是最重要的。她說: “我打球是因為這讓我快樂,因為這是我生命中最大的熱情之一。 我不想在30年、40年後回頭看,後悔沒有抓住這個機會。“

張安在申請大學前就已獲得許多乒乓球獎牌,申請大學可以大幅度加分。斯坦福大學美國本科的錄取率極低,但由於她世界級的體育專長,錄取並不困難。但她最終還是選擇去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心理學專業。 她說:“在我10歲的時候,去斯坦福是我的夢想,我父親也鼓勵我,但最終我選擇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我喜歡那裏的氛圍。” 

張安出國參加乒乓球比賽基本上都是自費,坐經濟艙出行。自己需要爭取微薄的獎金和讚助。在資源和支持有限的情況下,她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美國女子乒乓球第一號選手。

她參加了2016年的裏約奧運會和2020東京奧運會,但都沒能得到獎牌。這次在本屆2024年7月29日巴黎的奧運會上,她打了一生中最好的一場比賽,進入女子單打比賽的16強,是幾次奧運會的最佳成績。但在下一輪的比賽中不幸敗於對手,再次無緣於奧運獎牌。


在奧運的這個大舞台上,除了勝負與獎牌,更重要的是奧林匹克更快、更強、更高的挑戰自我,及團隊合作,堅韌不拔的奧運精神。張安和眾多她那樣的運動員們,都雖敗猶榮。

據稱她已經表示下屆2028年的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一定還要爭取在家鄉觀眾麵前出賽,繼續追求她的夢想。。。。



1924年巴黎奧運會金牌得主Eric Henry Liddell曾說: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大門上,有這樣的銘辭:“在失敗的塵土中,或在得勝的桂冠裏,如果盡上最大的努力,都能夠得到榮耀。” (In the dust of defeat as well as in the laurels of victory there is a glory to be found if one has done his best.) 

祝福張安!




一個真正的世界強國,人民所關注的是安全、自由、尊嚴、健康和富足的生活,奧運金牌固然重要,但都無法替代這些最根本的價值。

網友回首前塵說得好“。。。啥叫第一,啥叫第二。人民過的輕鬆快樂,生活富足,地大物博,科技創新,自由民主,吸引全球人才,這才是實實在在的第一。”

裏根總統也曾說: “Athletes know better than anyone that there is more, much more, to the Olympic experience than winning medals. It's the personal striving, the ability to achieve the fullest measure of human potential that counts most. ”

那種不顧成本代價,以舉國體製辦競技體育,盲目追求奧運金牌的製度並沒有多大的意義。摒棄對金牌的盲目崇拜,堅守奧運傳遞的正麵價值觀和人文精神才是正道。


最後讓我們為所有參加奧運的每個國家的運動員點讚,為他們的風采與拚搏精神喝彩!

寒墨 發表評論於
打錯了一個詞。應該是舉國體育體製應該休息了。
寒墨 發表評論於
舉國體育製度已經休息了,特別是中國足球隊早應該解散,勞民傷財。沒有存在價值。金牌多少說明不了太多問題。全民族身體素質的提高才是根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是人民群眾最期盼的。
xyz66 發表評論於
可能成功的P 評論+1

菲兒博主道出了我的心聲,文章立意的高度超越那些蠅營狗苟的數獎牌(好像跟自己瘋狂內卷的慘淡營生有半毛錢關係似的)。

感謝貼心地貼出閉幕式的精華片段,looking forward to the next Olympics in LA!

尤其欣賞這段總結:
————
“一個真正的世界強國,人民所關注的是安全、自由、尊嚴、健康和富足的生活,奧運金牌固然重要,但都無法替代這些最根本的價值。”

“網友回首前塵說得好“。。。啥叫第一,啥叫第二。人民過的輕鬆快樂,生活富足,地大物博,科技創新,自由民主,吸引全球人才,這才是實實在在的第一。”
侃-侃 發表評論於
前天看到某位曆史學者評論俄羅斯野蠻性格的一段話:“因自卑而自大,為自尊而使用暴力”。

類似地,把奧運當成政治宣傳的陣地,不惜成本地用納稅人的錢去堆金牌的國家行為,也是同樣的心理和行為模式。

而對於個人,缺失了自由精神、獨立人格,就免不了要去“愛國主義”裏頭尋找虛幻的精神寄托。而實際上,“為國爭光”的冠軍們也不過是統治權貴們的玩物工具人而已。前世界網球冠軍彭帥的遭遇就足以說明一切。
多倫多橄欖樹 發表評論於
體育是競技也是藝術,這次增加了街舞,我很喜歡。
酸柚子 發表評論於
還真不知道美國有這麽位乒乓小將,學習了。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發表評論於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最看不得的是從小對兒童的封閉式殘酷訓練”, +1。對競技體育,獎牌當然是重要的,但沒有什麽比熱愛更重要。“我打球是因為這讓我快樂”,張安是個幸福的女孩。
regions 發表評論於
美國奧運選手並非全部都是職業選手,奧運選手無法獲得聯邦政府的任何補助,必須通過體育管理委員會獲取民間企業的間接支持。

美國奧運選手大約有75%都是從大學裏培養出來的。在大學校園培養運動員雖然很燒錢,也很花精力,而且基本上沒有國家讚助。

中國一直是動用國家力量,用極端訓練的方式來生產奧運金牌選手,成為為國家爭取榮譽的工具。
朝陽門 發表評論於
普通人對奧運金牌的看法也許跟運動員不一樣。下麵是兩個著名網球運動員獲得奧運金牌後的感言:

德約科維奇贏得奧運網球男單金牌後接受媒體采訪說:
"And being on that court with the Serbian flag raising, singing the Serbian anthem, with the gold around my neck, I think nothing can beat that in terms of professional sport. It definitely stands out as the biggest sporting achievement I had."
"Everything that I felt in that moment when I won really surpassed everything I thought or hoped that it would."

鄭欽文贏得奧運網球女單金牌後接受媒體采訪說:
"這個勝利對我來說無可比擬,獨一無二。 對我和家人來說,奧運會一直都是比大滿貫更重要的存在。 在我們心中,國家的榮譽永遠是要超過個人的。 我相信,每個中國人也都是這麽想的。 所以當我能夠打破曆史,成為第一個拿到奧運會單打金牌的球員,我覺得以前的所有汗水、努力、淚水和艱辛,在那一刻都是值得的。"
Tina_芬蘭 發表評論於
每屆奧運會就那幾個傳統項目拿金牌,跳水,乒乓球,射擊,舉重,三大球除女排外幾乎很少有亮眼的表現。表麵上是金牌大戶,其實整體含金量並不高。更有甚者,一代代運動員不得不做人梯,犧牲自己的生活和學業換來幾個頂尖選手,讓他們去拿所謂的金牌。

以前在國內的時候去健身館,我的教練就是國家隊淘汰下來的,他說能在健身館工作已經算是不錯的出路了,很多人為了生活不得不去歌廳,舞廳看場子,因為他們從小集訓,沒有係統學習過文化知識,在重要賽事中又拿不到最好的名次,年長後隻能被淘汰,那些能拿奧運金牌的運動員是站在金字塔頂尖的人,身後有多少人為之做了墊腳石。

認識一個女性朋友,練柔道的,省隊級別。國家規定隻要在全運會拿到金牌就給北京戶口,有了北京戶口就好找穩定工作,結果她拿了銀牌,不甘心退役後回老家,她沒有文化,長期集體生活讓她的生活能力很差,她隻會用勺子吃飯,留在北京還能找個體麵點的工作。後來一個北京的大老板想練柔道,她陪著老板練了3個月,實際上是被老板活活摔了3個月,後來老板過意不去,問她有什麽需求,她說想要一個北京戶口,老板給她介紹了一個小學做體育老師,有編製的那種,這才解決了戶口問題。
阿留 發表評論於
讚菲兒好文!那種衝著金牌數量去的培養體製,十分畸形,實際上違背了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是通過競賽來釋放人類的自由追求,而不是相反;“更快更高更強”,都是建立在自由人格的前體之上的。唯金牌論不過是舍本求末,而且很難在世界人民喜聞樂見的集體項目中取得突破,那需要巨大的群眾基礎和團隊精神才行。
光鹽行者 發表評論於
美國奧運選手很多是大學學生或畢業生。斯坦福大學在校生拿的獎牌超過很多中小國家。中國現在也有一些國手去讀大學,但多數運動員學業受影響。如果不能打進全國前幾的水平,以後的生活都可能有困難。每個國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但我更喜歡美國這樣的體製,即使少拿獎牌也值得。
世界在我心中 發表評論於
同意你的觀點。
水星98 發表評論於
菲兒好文,說出了我的心裏話。這次巴黎奧運中國與美國同獲40枚金牌,內容大有區別。小球五枚跳水八枚占了很大比重,三大球啥牌都沒有。張安的故事很勵誌,自費訓練比賽,體現真正的奧運精神。
走著走著就忘了 發表評論於
假如沒有舉國體製,全紅禪之類的是沒有辦法出頭的。
可能成功的P 發表評論於
菲兒這篇有麵有點,是最佳奧運總結之一!看到張安在家裏的餐桌上打球,我不禁莞爾----我們也幹過呢,尤其是女兒申請大學很緊張的時候,以及疫情期間,貓咪當裁判,樂趣多多。體育的意義非同凡響。
女兒參加過的跆拳道道場的訓誡就是more than medal,體育的精神和體育帶來的個人以及社會的健康向上的精氣神兒,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最看不得的是從小對兒童的封閉式殘酷訓練(我以前讀過一篇報告文學,寫體操兒童,叫做“鐵皮人”),甚至有父親當著全場觀眾打女兒的情節,得了冠軍又如何?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菲兒好文。很喜歡這個張安,這才是人生贏家的態度!
桔子熟了 發表評論於
很有道理~祝福有夢追夢的女孩!菲兒,看我留言~
無法弄 發表評論於
快樂是最好的選擇,她一定不後悔:)
亮亮媽媽 發表評論於
謝謝菲兒分享Lily的故事,這個孩子很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她打出更好的成績。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發表評論於
我搬個小凳坐前排:)
曉青 發表評論於
國家培養的,壓力就大,自己愛好的別人沒資格說三道四。比賽非常精彩,看得我累夠嗆:-)
多倫多橄欖樹 發表評論於
先來留個腳印~~
plum59 發表評論於
中國人不在乎經曆,隻在乎結果。並不真熱愛體育,贏金牌就是一切。西方國家的體育協會基本上都是民間機構。點讚菲兒的太高大上酒店。
五湖以北 發表評論於
菲兒好文。厲害國奧運是一錘子買賣,冠軍是金錢地位幾豐收,不然就是無名之輩
plum59 發表評論於
跟小P擠沙發:))
可能成功的P 發表評論於
大沙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