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歸化”球員動機看中國足球及中小學教育的短板

河東獅 (2019-10-17 14:09:43) 評論 (9)

國家體育管理高層認定中國男足依靠本民族球員永遠翻不了身,將“歸化”外國球員弄得風風火火並且對已經“歸化”國家隊的外國球員寄予厚望。

也許有一天,我們成功地歸化了半個巴西隊,外加半個德國隊,半個西班牙隊,半個阿根廷隊及半個法國隊和意大利隊,依靠這幫非炎黃的子孫,中國男足蟬聯了若幹次世界杯冠軍。。。。。這算得上是咱中國人的榮耀嗎?就算男足獲得的世界杯挨個兒壘到和中國足協大樓同樣的高度,那也隻是一根中華民族的恥辱柱!

中華男足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現在!

看看國慶閱兵那威武雄壯的隊伍,看看中國軍人氣吞山河的氣概,同齡的中國男人難道就踢不好小小的足球嗎?

請國家體育管理高層瞪大眼睛瞅瞅,國內足球聯賽錢燒得越來越多,國外球星牌子越來越大,球市卻越來越衰,足球“超級聯賽”成為超級笑話,本土球員踢得出色的越來越少,剛剛舉行的世界杯預選賽對陣泰國的比賽更誇張,已經擁有世界大牌歸化球員的國家男足居然創下了首次不勝菲律賓的曆史記錄。

請國家體育管理高層捫心自問,幾十年來,“從娃娃抓起”的足球你們抓了沒有?中國14億人口,絕大多數分布在農村,全國鄉鎮有幾個草皮足球場?全國鄉鎮有幾個正兒八經練習踢足球的孩子?每年有幾位基層足球教練想到過到廣袤的農村招苗子?

誠然,把罪過統統加到曆屆國家體育管理高層頭上並不公平,國家教委的罪過更大更該遭罵!

我們的中小學教育,雖然嘴上唱著德智體全麵發展的高調,本質上還是踐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應試式套路。在校長和老師眼裏,隻有成績隻有升學率。體育呢?算個球!一聲歎息-----倘若真讓體育算個足球的話,咱中國男足也不至於墮落到寄望於八國聯軍才能打翻身仗的悲慘境地。

孩子聽家長的,家長聽老師的,老師聽學校的,學校聽教育局的,教育局聽教委的,隻重視文化學習無視體育,年複一年死循環,扼殺掉多少運動素質出色的好苗子,不計其數具備足球潛在天賦的中國兒童,這輩子可能連碰個足球的機會都沒有。

足球從娃娃抓起,依靠體校太晚了,必須依靠學校甚至幼兒園!哪一天,中國的每一所中小學校甚至每一個年級都有一支常年參加地方比賽的足球隊,學校足球隊的孩子按月拿國家專門撥付的足球運動獎學金,中考高考大幅度加分,家長們是不是要擠破頭讓兒子進球隊踢足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