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快退休失業了,咋辦?
快退休失業了,咋辦?
2025-08-26 07:28:41
相信這裏的許多朋友都經曆過失業。有位朋友就是快退休,但還沒到時間,就突然失業了,很是措手不及。在職業生涯後期遭遇裁員或接受“買斷”的人,往往會經曆一段動蕩而複雜的過渡期。
退休前被辭退意味著你可能失去當前的收入來源,特別是如果還沒有達到退休的年齡,可能會麵臨缺乏資金的困境。
無論在聯邦政府還是私營企業,中高齡員工離職後的失業問題都日益凸顯。對於希望繼續工作的中高齡人群而言,再就業周期普遍更長。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數據,55歲至64歲的人平均需要近26周才能找到工作,而25歲至34歲的人隻需要19周。還有中高齡被裁員的人轉行進入新領域的可能性更小。數據顯示,中高齡職場人士找到新工作時,薪水平均要下降約11%。
其中選擇提前退休的, 則可能不得不提前動用儲蓄,失去繼續為401(k)賬戶或個人退休賬戶(IRA)繳款的機會,更錯過了50歲以上人群可享受的“追加繳款”福利。
很多人因為在工作時找到了自我價值和歸屬感,所以退休前被辭退可能會讓人感到失敗、沮喪,甚至會影響到你的心理健康。
前一段時間,華爾街日報報道過四位職業生涯後期遭遇裁員的人的真實經曆,那麽他們是如何應對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 Kevin Crain,馬薩諸塞州,年齡:64歲,每年支出:24萬。
Kevin Crain曾任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退休研究主管。他原以為自己會全職工作到65歲,但2023年銀行為他提供了提前退休方案。
他說,他開始對提前退休的有點失望,然後很快就轉向“接下來怎麽辦?”的問題。
他曾以為自己退休後會過一種清閑的生活。但他父親多年前的退休經曆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他說:“我父親從時速100英裏一下子降到零,從來不去做任何其他事情。”他認為這種無所事事的生活增加了他父親患癡呆症的風險。
因此他沒有在LinkedIn中將自己描述為“已退休”,還積極發布帖子和評論,繼續被人看到,這種做法也給他帶來了一些兼職的機會。
現在,他開啟了第二人生。
他兼職為一家退休產業協會擔任顧問兼董事,該協會專注於退休計劃401(k)產品和服務。他同時還為兩家關注老齡化的非營利組織和他投資的兩家初創公司提供免費谘詢。他一般每天工作五個小時左右,空出的時間開始健身,閱讀和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賺的錢雖少了,但享受了更多對時間的掌控。
因為他當時已經居家工作,因此退休後很輕鬆就過渡了。他和63歲的妻子在紐約市和馬州兩地居住,他們最近在馬州買了一幢房子。
他們的淨資產超過500萬美元,其中包括退休賬戶中的190萬美元。他們唯一的債務是36萬美元的房貸。
他現在每年賺11萬美元左右,這些收入補充了他從現金、高管遞延薪酬和限製性股票計劃中獲得的各種金額。這些收入加在一起,大約是退休前約80%的薪水。
夫婦倆每月花銷約為2.3萬美元,其中一半用於償還房貸和支付他們在曼哈頓公寓的租金。健康保險的保費每月大約為2,000美元。
預計到了2027年,他的限製性股票和遞延薪酬就領完了,夫婦倆將開始動用他們的退休賬戶和券商賬戶,其中90%的資產為固定收益投資(非股票投資)。他們計劃將領取社安金的時間推遲到70歲。 他說他心髒出過問題,不想有財務壓力,風險承受能力偏低,因此盡量避免股市波動對他們財務的影響。
總之,他從來都沒想到自己一直研究的退休生活能夠如此地稱心如意。他說:“要是我早知道有辦法在逐步過渡到退休的同時繼續工作並保持投入,我應該會更早考慮這樣做。”
2. Drew Myers, 佛羅裏達州,現年:68歲, 年支出:9.6萬 。
Myers原計劃繼續銷售工作到70歲。在67歲時,他被一家科技公司裁員。他坦然接受了大約7萬美元的遣散費。
一開始,他嚐試在科技行業求職,但頻遭婉拒,他認為這可能和年齡歧視有關。隨後,他把更多時間投入到照顧患癌症晚期的父親身上,一直到父親去世。
2024年春天,他與妻子從康涅狄格州搬到佛羅裏達州,正式進入退休生活。
他們的財務狀況相對穩定:夫妻二人有130萬美元退休儲蓄,每月領取約800美元年金和4,090美元社安金,另有他父親的遺產即將到賬。雖然曾因搬家導致開支高於預期,但未來預計可將月支出從1萬美元降至8,000美元,其中健康保險大約為1,500美元。
他們現在天天遊泳、打高爾夫球,並計劃嚐試光鹽博主天天打的匹克球。他妻子說:“我們終於能做上班時沒空做的事了。”
3. Brenda Pitts,紐約,現年:56歲, 年支出:15.6萬美元。
今年3月,Pitts被裁員。她原以為這份工作能讓她至少做到60歲出頭。
Pitts畢業於哈佛,曾在矽穀和紐約金融服務行業任職。她一直勤於儲蓄:在30多歲時還清了大學貸款,40多歲起持續最大額度投入401(k)和IRA計劃,目前已積累230萬美元。她的目標是退休計劃餘額達到400萬美元。
失業後,她每天花約四小時找工作,同時免費為非營利機構提供谘詢。她仍是多家博物館和電影協會會員,熱愛觀賞各種藝術表演。她不認為自己已經退休,但若一直找不到工作,就不得不重新評估她的退休計劃。
她每月支出大約1.3萬美元,其中5,175美元為房貸及修繕,1,400美元為醫療費用,3,000美元用於餐飲和娛樂。她暫停了各種慈善捐款,但仍希望未來能再次資助貧困青年。
她說:“我總覺得自己離災難隻有一張支票的距離。”( 美國有句俚語叫:“Your Only One Check Away From Being Homeless”)
4. Cartier Snyder, 得克薩斯州,現年:70歲, 年支出:10.8萬美元。
作為一個印刷業資深人士,他早在60歲出頭時就看到該行業衰落的跡象。
幾年前,因為動脈瘤和心髒瓣膜問題,他做了三次手術。嚴重的健康危機讓他重新審視人生,他說:“我不想死在辦公桌前。”
在他理財顧問的確認下,他退休了。2019年,他接受了公司提前退休的方案,並由公司代繳醫保直到他年齡符合Medicare的資格。
他們夫妻擁有大約50萬美元退休儲蓄,每月領取約6,000美元社安金,此外出租房有每月1,900美元的租金。他們的月支出約9,000美元,主要用於房貸、交稅和購買食品。
剛退休時,他花了幾個月才適應大幅度慢下來的節奏。現在,他們把更多時間用在陪伴孫子和家務上。他堅持每周三次清晨健身,他妻子則喜歡做拚布義賣。
他總結說:“退休後,你必須找到新的目標。”
這些經曆展現了美國人在晚年失業與退休時的多樣路徑:有人選擇“半退”,有人幹脆徹底放下;有人財務無憂,有人難免焦慮。無論走哪條路,他們都在努力尋找新的價值感與生活重心。雖然被迫提前離職是一種打擊,卻也可能成為轉機——通過再就業、兼職或自我提升,依然能開辟新的方向。希望這些故事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平穩過渡,享受退休伊始的黃金時期。也歡迎大家分享你們的經驗和體會。
亮亮媽媽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3:22:44
退休後還是要有事兒做,家務事可以慢慢做,還活動身體。怕的是有的人退休回家不知道幹什麽。家務事也不幹,也不想幹,那樣會有很大的失落感。謝謝菲兒好文章。
菲兒天地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3:21:35
回複 '馮墟' 的評論 : Massachusetts
棗泥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3:14:24
菲兒這些列子非常有參考價值。我們華人因為沒有根基,沒有依靠,可能都盡量早早存錢投資。即便不得不早退休也沒有問題。我們退了一段時間了,非常開心。菲兒不必回訪,沒有新文。
馮墟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3:08:27
馬薩諸塞,麻州,麻省。什麽馬州,還牛州呢。掙錢是年輕人的事兒。
FionaRawson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2:41:30
唉,說到底,還是要首先“投資健康”,這樣退休後也可以打零工,如果需要的話。我們這一行,很多人幹到70多,我可能也那樣:)
唐宋韻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2:19:31
遇到這種情況,我認為應對財務方麵的挑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調整心態。不能再就業,就告訴自己,(被迫提前)光榮退休也不壞。
其實幹了大半輩子,突然揭不開鍋的情況是很少的,尤其是老中。但老中想不開的也比較多。
tiger00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2:10:50
早點退休好啊,如果沒有房貸的話,如果有,downsize 到沒有房貸。
退休後花多少錢真是每個人自己的決定,少的少花,多了多花,等年紀大了身體跨了再退休,
結果自己沒法享受辛苦賺的(過了70歲病真的就來了),卻給了子女,或者有些沒子女的人給了
沒聯係的侄輩等。多不劃算啊,早退休早享受才是正道。
老生常談12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1:38:04
文學城也麵臨網友退休大潮,77級,78級,79級都麵臨退休。
goingplace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1:32:33
美國人在工作的年代大家都很瀟灑,你這些例子,幾家都有房貸。其實他們是對的,比如第一家,即使他們繼續還房貸,也不影響他們的生活。我之前就是很多擔心,現在看來都是多餘的,但這些年日子非常輕鬆也是好事,自己安慰自己。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1:26:31
讚菲兒好文!這些例子中,56歲退有點早,這個年齡被裁的確有點尷尬:找工作不容易,就此退休恐怕又還準備好。我覺得退休還是要早計劃,無論財務上還是心理上,一般華人憂患意識強,大都還好吧。“終於能做上班時沒空做的事了”,這是我對退休最大的向往了。認識的一個球友,退休醫生,60出頭、單身,不缺錢,他喜歡搞房子的內裝修,水管漏水、房門關不上這些小問題,工具特全。他和我家教練商量,等他也退了,兩人合夥開一個室內小維修的公司,專門成本價(不算人工)幫那些獨居的退休老人當維修工:)
山裏人家168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1:23:51
菲兒好分享。我周圍的朋友們退休的都忙得不亦樂乎。說是淨資產二百六,七十萬是2%,華人大部分都會在這範圍。華人的毛病是有錢舍不得花,房壇前段時間有人分享淨資產1200萬刀,太太失業,老公受氣還堅持上班,因為太太不讓退,真是服了。
可能成功的P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1:20:46
第一張圖裏的字都好令人焦慮 :-{ 的確,退休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而是生活框架沒了,身心進入完全不同的狀態,需要好好適應。找第二份工作也好,去做義工也好,出去旅行也好,首要的是要好好鍛煉,保持身心健康。覺得平時就有一些個人愛好和朋友圈的,比較容易平穩過渡。
canhe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0:59:53
謝謝菲兒好文分享!退休了 開不了源就節流吧!量力而行,量入為出是我的原則。個人難以預料經濟形勢,希望物價穩定,通貨膨脹小些!
菲兒文中介紹的幾位退休前被退休的人都是老美,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有貸款,退休了還在還貸款,以前一直以為美國人寅吃卯糧不會管理,現在覺得美國人很有經濟頭腦,能貸到款就等於擴大了自己的收入,財源,現有的工資用於享受生活,活得比“無債一身輕”的理念的人滋潤,瀟灑。值得借鑒。問好菲兒!新周快樂!
晴朗見南山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0:59:15
菲兒的文章很有智慧,給了我們很及時的提醒!到了這把年紀就開始討論退休了,退休生活是人生的下半場。
讓自己充分享受辛勤工作的成果,快樂休閑健康,延遲老年癡呆症發作,也是很考驗人的智慧的,願大家都能交出滿意的答卷。
加拿大姥姥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0:20:30
要想不得老年癡呆,像他們一樣活,像菲兒天地一樣寫文章。受教,感謝。
加拿大姥姥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10:11:30
感謝菲兒天地好文章,有理有據,特別是列舉的幾個實例,對我及對於國內友人都有用,我要抄寫下來告訴他們。感謝文學城讓我得到這些,還有幸看到了前輩水星,曉青留言,心裏美滋滋。感謝你菲兒天地。
幑寧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09:39:23
同意李子兄的:"老美最大的問題是,年輕時不願意存錢,而且背債". 中國人比較會理財,退休後能好好享受。 讚菲兒好文!
林向田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09:23:07
“夫婦倆每月花銷約為2.3萬美元,其中一半用於償還房貸和支付他們在曼哈頓公寓的租金” - 搬出曼哈頓公寓就可以節省很多。
越live越精彩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09:08:32
問好菲兒:)如果身體好的話,我覺得還是應該找份工作,哪怕是兼職的也行。呆在家裏,一是人才浪費,二是無所事事的生活也會很悶;三是人跟機器一樣,一旦停下來不運轉了,更容易出問題。我下個月整62歲了,依然堅持一周七天教書,生活充實,身體健康。我沒想過退休的事,反正是給自己工作,隻要身體好,我打算一直工作。
暖冬cool夏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09:06:09
美國普通老百姓沒什麽存款,菲兒這裏的例子至少是中產以上,有著decent jobs and retirement savings. 華人相對存款多一些,但是通脹是一個重要考量。話說退休多少錢夠好像也是沒個準,我的想法就是有錢多花,沒錢少花:)
水星98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09:03:27
菲兒好文。這幾位退休老人都是白領,退休後的收入和支出都較高,煩惱可能主要來自於心理上。換做是低收入人士,肯定會有更多的煩惱,而且還涉及到家庭內部糾紛。
joycewu12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08:52:24
回複 '海邊紅樹' 的評論 : +1
這些人的薪水不錯,退休了也能生活得不錯。最淒涼的是那些藍領工作人員....
是啊,藍領工不容易啊!
娜佳85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08:39:57
謝謝菲兒好文章和熱門話題,值得討論,留言區要炸開鍋了:)
個人覺得華人有憂患意識,一輩子都在存錢,早退應該不是問題呢!最好是打算退休的前一年被辭退,還能拿個大package:)
寒墨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08:33:06
菲兒天地又提出了新課題。
海邊紅樹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08:32:35
這些人的薪水不錯,退休了也能生活得不錯。最淒涼的是那些藍領工作人員,有些人的退休金也少。原來在診所工作的時候,有些人來拔牙,牙醫問為什麽不早看,病人回答沒有保險。欣賞了,平安是福。
plum59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08:16:04
謝菲兒的科普。還是中國老話說得好,“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老美最大的問題是,年輕時不願意存錢,而且背債;喜歡看體育,不願意鍛煉,年老時一身病。
曉青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08:07:22
沒到退休年齡慢慢找個工作吧,到了退休年齡自己說了不算的,還是退休的好,錢有多多花,不多少花,日子總會過下去的。
水星98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08:02:58
我和李子兄擠沙發!
曉青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07:54:09
我以為是我的沙發:-)
音來小提琴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07:44:24
幸好幸好,我已經光榮退休了!不用去費腦筋啦。問候菲兒。
plum59 發表評論於
2025-08-26 07:32:49
沙發!還是早點兒徹底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