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哲學,特好玩!(二)

艾麗思筆記 (2006-11-18 03:43:30) 評論 (16)


看了朋友們的參與討論,“我很欣慰!”(哈哈,這是郭德綱的名言,誰讓我是鋼絲兒呢,偶爾抓來用一下)。

雖然不太懂,哦,確切地說,我對哲學就不懂,隻是愛談。我從小對於那些有點兒神秘,有點兒莫名其妙的東西都有絕大的好奇心,越是說不清楚的,越想說說。

所以嘛,告訴你雷鳥,雖然“艾麗思筆記約等於一個人的親密”,但不準你們離我太遠了。要不然的話,我一個人說啊說的,盡管自己是滿不在乎,但這自言自語就不好玩了。

瘋子越多越熱鬧啊,生活是應該有一些瘋狂的色彩。

其實哲學從來都不是象牙塔裏的玩意,從它產生的那天起,根植於生活,來源於生活,風穀說得很概括,“生活本身就是哲學”。

我很向往古希臘的風華,除了男人的肌肉和女人的長袍,最可愛的是他們的哲學無疑都帶著市場的趣味。我是說,他們最好的哲學講堂,就在集市裏。最好的老師,是提問者,最好的學生,是回答問題的人。

對和錯,我覺得並不那麽重要。碰到恰當的人,我也往往有辯論的衝動,想說倒了對方,說暈了對方,但也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了,而是看見一個聰明人被自己說糊塗了,哈哈,心裏有一種奇妙的愉快。

哲學不是告訴我們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因為任何一個說法都可能在對與錯的邊緣徘徊。我也從不相信這個世界裏,存在著某種終極真理。

雪萊曾經說:“除了變,一切都不能長久。”

既然真理是相對的,那麽哲學更是的。它隻是提出人的一係列問題,督促我們去思考,希望我們在各自的領域裏,找到生活的源泉。

這也是為什麽,任何一個哲學流派其實都脫不了那幾個最基本的問題,“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要向哪裏去?”,“你為什麽活著?”......

清靜蓮花所講的“功用”,是一個切入點,因為哲學是最有用的,雖然它不能象其他的東西那樣,明顯地展示在我們麵前。

古希臘有個哲學家的學生曾經問他的老師,“學這個有什麽用啊?”

老師叫人拿來一文錢給他,“你需要的是這個嗎?”

在我所接觸過的各種概念裏,文化是最廣義的,而哲學,是最基本的。

蓮花又說:“選擇一定意味著喪失,喪失的結果是通向自由。”

唉,我真的沒有看懂。討論哲學的一大鬱悶,是我經常不懂得別人的意思了,比如一個人的親密前天說的話,我今天依然覺得懵懂。

從我所理解的字麵來看,也許蓮花說的,和她前麵提出的個人既是天堂也是地獄有關,因為她緊接著說的是,“親密嗎,未必,主要是你怎麽理解親密了。”

假如這個“他人”真的是上帝或者佛,那麽在這一方的我們,也不一定有選擇的自由。

耶穌基督說:“背上你的十字架,跟我走!”,佛說:“人人自有靈山塔。”

他們的前提都是,我們自己的決定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能背負自己的重責,你如何跟著他走?如果你意識不到自身的擴展餘地,你又如何向佛?

神,或者佛,首先要我們追隨的不是他們,而是先懂得自己,懂得自己的選擇是朝著哪一個方向。

一個人的親密說,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沒錯,對我來說,絕對的東西都是不存在的,哪怕是最可愛的愛情(嘿嘿,這幾天在回憶早戀,被餃子王他老人家提醒要衝刷記憶的果子)。

覺得特別有趣,一個人的親密自己站在一個製高點上,他心靈裏隱秘的角落。然而他所關注的,其實是人與人的親密關係,還有親密關係的社會屬性。

他的窗子,麵朝大海。

我想他的方式是對的。“一個人的親密”很容易做到,我是在說我自己。但兩個人,幾個人,眾多的人,如何擁有一個和諧的關係,幾乎是所有哲學家的難題。

雷鳥說我和他是談不攏的,這句話忽然使我想明白了親密的追求,“親密,必須通過人與人的關係而實現。”

這也可以回到前麵說的,哲學有什麽用呢?

其實你們早都回答了這個問題。

哲學的存在,幫助我們找到自己,提醒我們身邊還有別人。

換句話說,哲學,讓我們明白什麽是親密,什麽是孤獨。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暈了,暈了,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