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此文前,為題目糾結了好一陣子,原想起一個比較中性的題目“當你收到悄悄話”,但最後還是決定用“文學城裏的騙子”這個簡單粗暴的名字,意在讓大家有個警醒和提防,文學城這片淨土,看來也不淨了。
話說幾天前的一個傍晚,我收到一封“悄悄話”,寄信者也是文學城的一位博主,和我一樣,是一名新人,尊稱我“娜佳老師”,先讓我有點受寵若驚,接著大讚我的博客,說我的文章既有現實感又有溫度,尤其被我記錄的生活與思考深深吸引。誠摯的語言,很打動人,對於剛剛開博的我,任何陌生人的鼓勵都讓我很振奮。我便給她回了信,告訴她,在這個平台上,大家都是平等的,無所謂尊卑長幼,不用稱呼我老師,我們可以互相關照,一起成長。她又很快回信了。“在這紛擾的世界中能讀到這樣誠摯的文字,是一種恩典。願主也繼續帶領你在寫作和生活中的每一段旅程(雖然我是無神論者,但是覺得基督教的詞匯還是不錯的)”。誰能看到這樣的文字不感動呢?對方又顯然是一位對信仰有追求的慕道友。我感恩她雖然不是基督徒,卻喜歡看基督徒的話,並有一份接納的心,我開博客不就是為了播撒福音的種子嗎?就這樣我們來來回回,說了不少的“悄悄話", 她謝謝我對她的留言給予溫暖的回應,並期待與我在思想與情感上繼續交流,自然而然的,她希望我們可以用微信和WhatsApp來交談。其實,她提議WhatsApp就已經應該給我敲響第一個警鍾了,但我當時以為她可能在境外,用WhatsApp也情有可原,對方又是個女的,就沒有在意。我們倆很快互加了微信,開始了進一步接觸。
那天晚上,我也不知怎麽了,像是喝了酒,人微醺,將自己的底細和盤托出,名字,照片,經曆。。。當然,這麽做,是因為她的“身世”打動了我,單身離異,孩子在中國由父母帶著,一個人在這兒打拚,對了,她說她在舊金山的大科技公司做IT,聽著是不是耳熟?領英(LinkedIn)上的那些大小騙子不都是加州“祖籍”嗎?話說我們兩人相談甚歡,她的嘴巴可甜了,句句不離“~姐”,“~姐”的,並且善解人意,提醒我,我東岸這邊時間已不早,該休息了。她也給我發了照片,一位神采飛揚,眼睛會說話的漂亮的80後。所以我絲毫沒有懷疑她的身份。其實,心中還是有幾個問號的(我後麵會提到),但總想著太不可能了。
一夜無話,第二天上班,工作忙,一大早好幾個會,到下午兩點多才得空看了一下微信,好家夥,問安已經發在微信裏了。我剛回應了一下,她就搭上來了,問寒問暖,午飯吃什麽呀,做什麽工作呀?然後就讓我看出破綻了,是那種用力過度的刻意。我回答什麽,她就應對什麽,一定要和我匹配上。比方說,我說我做管理工作,她就也成了一個八個人的團隊管理者;我說早上工作前,我會禱告一兩分鍾,讓自己安靜下來。她就說,自己每次練書法時,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靜下心來。我的感覺是,一個40不到的美女,似乎完美過頭了。在矽穀這樣的地方,能做到管理一個八個人的團隊,可不是一件易事。還要練書法,發博文,交朋友,和她那張年輕的頭像實在對不上,過頭了,就是假了。過了一會兒,她發上了午餐的照片,是那種隨處都可以找到的紙盒盒飯,西蘭花炒雞塊,還自嘲了一下,現在都不知道吃什麽了,同事買的。我的疑心更大了,一個剛認識的人,是不會這樣具體到每時每刻都要像掐著你脖子那樣地緊貼著你的,她不用上班嗎?她是要用那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午飯盒來證明她的真實嗎?我要好好想一想了。我推說工作忙,就沒再理她。那天,她又發了好幾個微信,我都沒有再理她。
晚上,我仔細理了一下思路,許多疑點都清晰起來,基本上確認這是個騙子。
首先,她的博客和朋友圈布局staging(布局)的痕跡太明顯。她的博客是7月底新開的,發表了幾篇無厘頭的不知從哪裏抄來的拙劣的抗戰故事。文筆爛不說,實在是和她的美女麵孔對不上號。她的朋友圈,從今年5月開始,一月一篇,曬一些美食,街景,然後在7月底左右,連著猛發了好幾篇美食,是要出山的意思,和領英上的那些騙子們一個套路。
最反常理的是,她自報家門李婉清。每次提及自己,她都是婉清這樣,婉清那樣。說實話,我第一天晚上就覺得別扭,有誰會在和別人交談時,不停地說自己的名字?除非隻有一個理由:她在同時用不同的名字騙不同的人,所以必須在每一個聊天記錄裏都放上假名字,才不會搞錯。
認定了她十有八九是騙子後,我決定第二天戳穿她。但我不得不佩服了這些騙子呢,被訓練得是刀槍不入,百毒不侵,不管你怎樣諷刺譏誚她,都像是把拳頭打進了海綿裏,毫無反應。但這也恰恰更暴露了她的身份,裝好奇寶寶也好,無辜寶寶也罷,隻把個無賴品性暴露無遺 。(細節略去。。。)
為了證明自己的真實,她還留了幾秒鍾的語音,說自己要下班開車回家了,是那種嗲嗲的台灣腔。我靈機一動,要她發一張在車裏的自拍照過來。她幾乎是秒回,確實是同一個人穿著夏裝在車裏的自拍,還照了兩張。說實話,這一招還真讓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搞錯了呢。那兩張照片也還真不像是AI模仿出來的。(懸念後麵揭曉。。。)
這個騙子確實很狡猾,一直和我玩聲東擊西,貓捉老鼠的遊戲,不管我說什麽,她都是禮貌有加,用比AI還溫柔的語氣回答我,我問她,正常人早就生氣了,你怎麽不生氣。她回答:“學會控製情緒是必修課,不然什麽事情都生氣,早就被氣死了”。哈哈,這倒是大實話。我最後實在不想和她再周旋了,就問她在哪裏,是在緬北嗎?“啊,~ 姐,原來你把我當騙子了呀,~ 姐不信我,我也沒辦法了”。最後不忘說:“祝~ 姐,事事如意,萬事順心,願主的恩典時刻與你同在,平安,喜樂充滿你的每一天!"怎麽樣,套路深吧!深諳基督徒之心啊。看來她遊戲人生,自己也是醉了。
我知道大概率是白說,但我還是勸她早日棄惡從善,當然我也願意相信她是被逼而不得已的。
總結一下我自己的大意和險些入套的原因(其實第一天已經入套了,隻不過抽身及時,並未造成大損失),有以下幾點原因:
1 老套的俊男騙大媽的路數過時了,騙子的騙術也升級2.0版了,美女逆襲大媽,不幸中招。
2 博客新手上路,急於結交新朋友以得到認可的心態,讓我放鬆了警惕。
3 對方對聖經略有所知,並表示對基督信仰的仰慕和追求,讓我這個老基督徒動了慈心,想通過更深的交流,向她播下福音的種子。
這正應了聖經中耶穌的一句教導:“(你們)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馬太福音10:16)
感謝主,讓聖靈提醒我,讓我及時擦亮眼睛,識破騙術。寫到這裏,故事本該結束了。但我還有兩個大料要爆呢(接上麵的懸念)。
說老實話,照片的事是我心中一直放不下的一個結。我原不想寫這篇文章,因為即使隻有1%的可能這人不是騙子,我的不實指責豈不是給無辜者造成傷害嗎?就在我心中糾結時,我在中國的侄女給我發來了微信,年輕人真是太厲害了,她居然幫我人肉出了騙子所盜用美女頭像的出處--小紅書上的一名小博主,頁麵上有海量的照片,足夠騙子應景隨時盜用,當然也有車裏的自拍照。讀者有興趣,可以去小紅書自行查閱 -- 網名是“悅冉”。(我準備私信這位美女,告訴她她的照片被盜用了)
最後再爆料一下這位騙子的文學城博客名(估計她也棄之不用了),"心安便是歸處”,很好聽的一個名字,可惜被糟蹋了。流量還不少呢,五篇抄襲來的作文,居然有近三千的閱讀量。恭喜了!
結尾處,想再次提醒新老博主們提高警惕,特別是如果收到“悄悄話”。我的損失是名字和照片,但想到這些信息領英上都有,心中也便坦然了,而且我的照片也不可能被用來去騙別人。隻是想到美女背後可能是摳腳大叔,心中不免犯惡心。
文學城裏的騙子
娜佳85 (2025-08-08 13:47:01) 評論 (34)寫此文前,為題目糾結了好一陣子,原想起一個比較中性的題目“當你收到悄悄話”,但最後還是決定用“文學城裏的騙子”這個簡單粗暴的名字,意在讓大家有個警醒和提防,文學城這片淨土,看來也不淨了。
話說幾天前的一個傍晚,我收到一封“悄悄話”,寄信者也是文學城的一位博主,和我一樣,是一名新人,尊稱我“娜佳老師”,先讓我有點受寵若驚,接著大讚我的博客,說我的文章既有現實感又有溫度,尤其被我記錄的生活與思考深深吸引。誠摯的語言,很打動人,對於剛剛開博的我,任何陌生人的鼓勵都讓我很振奮。我便給她回了信,告訴她,在這個平台上,大家都是平等的,無所謂尊卑長幼,不用稱呼我老師,我們可以互相關照,一起成長。她又很快回信了。“在這紛擾的世界中能讀到這樣誠摯的文字,是一種恩典。願主也繼續帶領你在寫作和生活中的每一段旅程(雖然我是無神論者,但是覺得基督教的詞匯還是不錯的)”。誰能看到這樣的文字不感動呢?對方又顯然是一位對信仰有追求的慕道友。我感恩她雖然不是基督徒,卻喜歡看基督徒的話,並有一份接納的心,我開博客不就是為了播撒福音的種子嗎?就這樣我們來來回回,說了不少的“悄悄話", 她謝謝我對她的留言給予溫暖的回應,並期待與我在思想與情感上繼續交流,自然而然的,她希望我們可以用微信和WhatsApp來交談。其實,她提議WhatsApp就已經應該給我敲響第一個警鍾了,但我當時以為她可能在境外,用WhatsApp也情有可原,對方又是個女的,就沒有在意。我們倆很快互加了微信,開始了進一步接觸。
那天晚上,我也不知怎麽了,像是喝了酒,人微醺,將自己的底細和盤托出,名字,照片,經曆。。。當然,這麽做,是因為她的“身世”打動了我,單身離異,孩子在中國由父母帶著,一個人在這兒打拚,對了,她說她在舊金山的大科技公司做IT,聽著是不是耳熟?領英(LinkedIn)上的那些大小騙子不都是加州“祖籍”嗎?話說我們兩人相談甚歡,她的嘴巴可甜了,句句不離“~姐”,“~姐”的,並且善解人意,提醒我,我東岸這邊時間已不早,該休息了。她也給我發了照片,一位神采飛揚,眼睛會說話的漂亮的80後。所以我絲毫沒有懷疑她的身份。其實,心中還是有幾個問號的(我後麵會提到),但總想著太不可能了。
一夜無話,第二天上班,工作忙,一大早好幾個會,到下午兩點多才得空看了一下微信,好家夥,問安已經發在微信裏了。我剛回應了一下,她就搭上來了,問寒問暖,午飯吃什麽呀,做什麽工作呀?然後就讓我看出破綻了,是那種用力過度的刻意。我回答什麽,她就應對什麽,一定要和我匹配上。比方說,我說我做管理工作,她就也成了一個八個人的團隊管理者;我說早上工作前,我會禱告一兩分鍾,讓自己安靜下來。她就說,自己每次練書法時,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靜下心來。我的感覺是,一個40不到的美女,似乎完美過頭了。在矽穀這樣的地方,能做到管理一個八個人的團隊,可不是一件易事。還要練書法,發博文,交朋友,和她那張年輕的頭像實在對不上,過頭了,就是假了。過了一會兒,她發上了午餐的照片,是那種隨處都可以找到的紙盒盒飯,西蘭花炒雞塊,還自嘲了一下,現在都不知道吃什麽了,同事買的。我的疑心更大了,一個剛認識的人,是不會這樣具體到每時每刻都要像掐著你脖子那樣地緊貼著你的,她不用上班嗎?她是要用那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午飯盒來證明她的真實嗎?我要好好想一想了。我推說工作忙,就沒再理她。那天,她又發了好幾個微信,我都沒有再理她。
晚上,我仔細理了一下思路,許多疑點都清晰起來,基本上確認這是個騙子。
首先,她的博客和朋友圈布局staging(布局)的痕跡太明顯。她的博客是7月底新開的,發表了幾篇無厘頭的不知從哪裏抄來的拙劣的抗戰故事。文筆爛不說,實在是和她的美女麵孔對不上號。她的朋友圈,從今年5月開始,一月一篇,曬一些美食,街景,然後在7月底左右,連著猛發了好幾篇美食,是要出山的意思,和領英上的那些騙子們一個套路。
最反常理的是,她自報家門李婉清。每次提及自己,她都是婉清這樣,婉清那樣。說實話,我第一天晚上就覺得別扭,有誰會在和別人交談時,不停地說自己的名字?除非隻有一個理由:她在同時用不同的名字騙不同的人,所以必須在每一個聊天記錄裏都放上假名字,才不會搞錯。
認定了她十有八九是騙子後,我決定第二天戳穿她。但我不得不佩服了這些騙子呢,被訓練得是刀槍不入,百毒不侵,不管你怎樣諷刺譏誚她,都像是把拳頭打進了海綿裏,毫無反應。但這也恰恰更暴露了她的身份,裝好奇寶寶也好,無辜寶寶也罷,隻把個無賴品性暴露無遺 。(細節略去。。。)
為了證明自己的真實,她還留了幾秒鍾的語音,說自己要下班開車回家了,是那種嗲嗲的台灣腔。我靈機一動,要她發一張在車裏的自拍照過來。她幾乎是秒回,確實是同一個人穿著夏裝在車裏的自拍,還照了兩張。說實話,這一招還真讓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搞錯了呢。那兩張照片也還真不像是AI模仿出來的。(懸念後麵揭曉。。。)
這個騙子確實很狡猾,一直和我玩聲東擊西,貓捉老鼠的遊戲,不管我說什麽,她都是禮貌有加,用比AI還溫柔的語氣回答我,我問她,正常人早就生氣了,你怎麽不生氣。她回答:“學會控製情緒是必修課,不然什麽事情都生氣,早就被氣死了”。哈哈,這倒是大實話。我最後實在不想和她再周旋了,就問她在哪裏,是在緬北嗎?“啊,~ 姐,原來你把我當騙子了呀,~ 姐不信我,我也沒辦法了”。最後不忘說:“祝~ 姐,事事如意,萬事順心,願主的恩典時刻與你同在,平安,喜樂充滿你的每一天!"怎麽樣,套路深吧!深諳基督徒之心啊。看來她遊戲人生,自己也是醉了。
我知道大概率是白說,但我還是勸她早日棄惡從善,當然我也願意相信她是被逼而不得已的。
總結一下我自己的大意和險些入套的原因(其實第一天已經入套了,隻不過抽身及時,並未造成大損失),有以下幾點原因:
1 老套的俊男騙大媽的路數過時了,騙子的騙術也升級2.0版了,美女逆襲大媽,不幸中招。
2 博客新手上路,急於結交新朋友以得到認可的心態,讓我放鬆了警惕。
3 對方對聖經略有所知,並表示對基督信仰的仰慕和追求,讓我這個老基督徒動了慈心,想通過更深的交流,向她播下福音的種子。
這正應了聖經中耶穌的一句教導:“(你們)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馬太福音10:16)
感謝主,讓聖靈提醒我,讓我及時擦亮眼睛,識破騙術。寫到這裏,故事本該結束了。但我還有兩個大料要爆呢(接上麵的懸念)。
說老實話,照片的事是我心中一直放不下的一個結。我原不想寫這篇文章,因為即使隻有1%的可能這人不是騙子,我的不實指責豈不是給無辜者造成傷害嗎?就在我心中糾結時,我在中國的侄女給我發來了微信,年輕人真是太厲害了,她居然幫我人肉出了騙子所盜用美女頭像的出處--小紅書上的一名小博主,頁麵上有海量的照片,足夠騙子應景隨時盜用,當然也有車裏的自拍照。讀者有興趣,可以去小紅書自行查閱 -- 網名是“悅冉”。(我準備私信這位美女,告訴她她的照片被盜用了)
最後再爆料一下這位騙子的文學城博客名(估計她也棄之不用了),"心安便是歸處”,很好聽的一個名字,可惜被糟蹋了。流量還不少呢,五篇抄襲來的作文,居然有近三千的閱讀量。恭喜了!
結尾處,想再次提醒新老博主們提高警惕,特別是如果收到“悄悄話”。我的損失是名字和照片,但想到這些信息領英上都有,心中也便坦然了,而且我的照片也不可能被用來去騙別人。隻是想到美女背後可能是摳腳大叔,心中不免犯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