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買了 Google Pixel 9 Pro. 拍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效果無敵; AI 智能生圖, 什麽都生得出來, 做一張巴黎西南角的凡爾賽宮, 下達 “add me” 的指令, 瞬間, 人就在路易十四的鎏金舞台了. 還可以聲控, “Hi, google, take a picture”, 快門應聲哢嚓. Wow! 相見恨晚的感覺, 濃得化不開. 可是玩了幾天, 不得不退貨, 原因是無法忍受它將家裏前後園的花花草草拍得那麽失真. 原來, 高科技喜歡賣弄高大上, 擅長弄虛作假, 無中生有, 愣是瞧不起尋常百姓家真實的平凡的日常生活.
最近, 遇見六個讓我點頭如搗蒜的句子如下:
1) 常常在一起吃飯的, 是家人; 有廚房的地方, 是家
2) 我將自己攤成稿紙, 讓歲月前來點苔 ---- 簡媜
3) 沒有科學的人文往往是愚昧的, 沒有人文的科學是危險的 ---- 尹燁
4) 門前芍藥盛開, 白玉白玉的, 噴香噴香的. 另外, 其顏值和姿態, 不人民 ---- 姚順
5) 寫了五行關於火的詩, 兩行燒茶, 兩行留到冬天取暖, 剩下的一行, 留給你在停電的晚上讀我 ---- 洛夫《水與火》
6)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 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 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 皆以閱曆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 張潮《幽夢影》
前 2 年去文城的茶軒品茶, 那兒的人管金句叫金桔, 誘導我想起在嶺南過春節的浪漫 ---- 不逛花街, 不算過年. 花如海, 人如潮, 除了選購一些茶花, 桃花, 水仙, 百合, 銀柳, 芍藥, 劍蘭, 紅掌, 豬籠草, 富貴竹, 還必買一盆果實累累的金桔. 有一年, 與外婆牽手行花街, 在一棵金桔樹前駐足時, 一顆金桔墜下, 順著我抬起的右手, 落入衣袖, 鑽進我的右肘窩, 不早不晚, 不偏不倚, 逗得我咯咯直笑, 外婆凝視著, 意味深長地眨了眨眼, 那眼光, 一直亮到她的背影. 正是那年的秋天, 我如願考入醫學院就讀. 自此, 我的人生旅途上, 遇金桔, 行好運.
上個長周末驅車去馬蹄灣吹吹風, 食日式料理, 順路拐進 Whytecliff Park, 正值高潮位, 無法經由一條礁石鋪成的路徑穿海去對麵的小島嶼. 這是一個 “Amazing” 一詞不經大腦就脫口而出的純自然旮旯, 離繁華都市不過幾步之遙, 竟然沒有被世俗的喧囂裹挾, 天地如此寧靜, 小島無語, 海水粼粼, 像一首詩, 殷殷叮嚀可愛的泰晤士河, 慢慢流, 等我唱完我的歌 “Sweet Thames, run softly, till I end my song”. 它超越邏輯的眼色, 穿越時空的氣味, 無聲交流的默契, 藉由鏡像神經元 mirror neuron 的激活, 扒開恬靜的表麵看到內心深處那遼闊的自由和柔軟的我自己.
流水落花, 潮起潮落間, 又一次爬上白崖海灣公園那塊那怕陡峭也掩不住憨態的大石, 這次, 大氣中彌漫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我捕捉到了. 你帶我玩, 我帶你玩, 進化的樂趣, 滿滿的. 海浪不必對珊瑚許諾, 遇合盡興. 若即若離你的存在, 讓我愜意和舒服. 你說的, 我懂與不懂都在聽, 某些觀點有差異, 無所謂. 與人無法言說的, 我願意說給你聽. 當有一段時間不見時, 就念想 / 惦記, 當不知下一次什麽時候再見, 心房竟會隱隱疼痛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