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Girl1

BeijingGirl1 名博

說不好英文怪誰...

BeijingGirl1 (2025-08-08 08:34:03) 評論 (72)
迄今為止,世界上81億人口中,有18%-20%的人具有英語溝通能力。 這其中有3.8億人英語是母語,如北美、澳洲和新西蘭等;有4億人能流利使用英語生活、工作和學術寫作; 還有7億人有基本的溝通能力:旅遊、購物和簡單對話等。 

您把自己歸於哪一類? 我想一代移民大多屬於能流利使用類。大多數這類人, 說英語已經形成頭腦中的“自然反射”現象。 而這個現象的形成一般需要在英語環境中生活幾個月到一年。

我記得自己剛來美國時,空餘時間和做家務時都用來看/聽電視新聞。跟著播音員重複,常需要把聽到的話在腦子中翻譯成中文意思。 大約4個月後的一天,突然意識到自己不再有這個”翻譯“過程了,聽到的就是理解的英語世界的意思了。 說好像更早一些, 當然課堂上的發言有時還是要想一下生僻的詞。

中國英語老師的發音都有口音,大家的英文也都說得帶有“地方”特色。 我的一位研究生同學是吉林人,當年的北大高材生,說 seven,前麵的”塞“就發成漢語的三聲。 他的英文非常好,詞匯量很大,發音挺正,偶爾來一個東北小驚喜。

我進入職場後有的公司鼓勵員工進修,大家都去進修DBA、CCSP、精算師等考執照。我覺得自己的PhD就是最高的執照了,但也不想浪費這個福利,就去進修英語發音。希望說英語說得更標準。

課上隻有三個學生,一個男生來自MIT,另一個來自著名的加州理工。 一開始互相介紹時,我和MIT都說為了去除說英語的口音。加州理工是被公司要求來上課的。一個看著很精明的南方男生,英語常讓人聽不懂,正常語速時語法也亂了。

老師上來就潑涼水,“隻有學齡7歲前就進入英語社會的孩子, 才可能說沒有口音的英語”。 “但是我們可以更注重音準,減輕口音”。 這個一學期的課程很有意思,學到很多。 







開始我認為英語有口音是中國人固有的說話習慣+聽力不夠。 但老師說不是耳朵的問題,口音最重要的是腦子造成,說話習慣也可能造成音準問題。 因為發音歸根結底是腦子指揮著頭和嘴。 就像外國人說中文最大的問題是發音的四聲, 中國人說英語最大的問題是元音。

英語的元音有12個單元音(Monophthongs)8個雙元音(Diphthongs), 單元音中國人最著名的毛病是長短不分,a/e/æ 不分,中文中也沒有深後音、卷舌中元音。 雙元音中最常見的是 /e?/ /a?/ 不分,圓唇轉展開或口中轉圓唇不夠。

當我們聽到美國人說 cat 時,信號傳輸到腦子處理。 腦子根據說話的習慣,支配嘴說cat。但中國人沒有這樣的張口音,捕捉到的cat,被大腦處理成常用的中口音, 被美國人聽到就不夠正宗。 “怎麽辦呢”? 老師說隻能多練。

以前有網友說上英語課把 snake【e?】 和 snack【æ】搞混鬧笑話,就是元音發錯了。 光聽 BBC 或 CNN 的新聞跟著讀也不夠的, 因為腦子處理出來的發音出現偏差。要錄下來反複對照著聽,發現不一樣的地方改正。

我們那時候的作業常常是讀一段課文錄下來,上課的時候聽和互相分析。 老師的高明就是可以不僅僅糾正發音,而且指出發音的錯誤習慣是那一類的音準問題。 我們也被老師在語音實驗室做實驗, 為了區分不同的民族聽力因語言習慣帶來的偏差。

我在美國念研究生院的時候,也有一個喜歡中文的美國大學生每周來找我一對一說中文/英文。但這樣的“課程”和專家的區別在於,一般的美國人隻能指出一句話裏的毛病, 而專家能指出一類毛病,發現更深層的原因。

這些年過去,英語已是生活和工作中的信手拈來的必然。 當年學到的知識受用無窮。英語發音的口音,很可能不是你聽不準,而是是聽覺和腦子處理信號出現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