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說不好英文怪誰...
說不好英文怪誰...
2025-08-08 08:34:03
迄今為止,世界上81億人口中,有18%-20%的人具有英語溝通能力。 這其中有3.8億人英語是母語,如北美、澳洲和新西蘭等;有4億人能流利使用英語生活、工作和學術寫作; 還有7億人有基本的溝通能力:旅遊、購物和簡單對話等。
您把自己歸於哪一類? 我想一代移民大多屬於能流利使用類。大多數這類人, 說英語已經形成頭腦中的“自然反射”現象。 而這個現象的形成一般需要在英語環境中生活幾個月到一年。
我記得自己剛來美國時,空餘時間和做家務時都用來看/聽電視新聞。跟著播音員重複,常需要把聽到的話在腦子中翻譯成中文意思。 大約4個月後的一天,突然意識到自己不再有這個”翻譯“過程了,聽到的就是理解的英語世界的意思了。 說好像更早一些, 當然課堂上的發言有時還是要想一下生僻的詞。
中國英語老師的發音都有口音,大家的英文也都說得帶有“地方”特色。 我的一位研究生同學是吉林人,當年的北大高材生,說 seven,前麵的”塞“就發成漢語的三聲。 他的英文非常好,詞匯量很大,發音挺正,偶爾來一個東北小驚喜。
我進入職場後有的公司鼓勵員工進修,大家都去進修DBA、CCSP、精算師等考執照。我覺得自己的PhD就是最高的執照了,但也不想浪費這個福利,就去進修英語發音。希望說英語說得更標準。
課上隻有三個學生,一個男生來自MIT,另一個來自著名的加州理工。 一開始互相介紹時,我和MIT都說為了去除說英語的口音。加州理工是被公司要求來上課的。一個看著很精明的南方男生,英語常讓人聽不懂,正常語速時語法也亂了。
老師上來就潑涼水,“隻有學齡7歲前就進入英語社會的孩子, 才可能說沒有口音的英語”。 “但是我們可以更注重音準,減輕口音”。 這個一學期的課程很有意思,學到很多。
開始我認為英語有口音是中國人固有的說話習慣+聽力不夠。 但老師說不是耳朵的問題,口音最重要的是腦子造成,說話習慣也可能造成音準問題。 因為發音歸根結底是腦子指揮著頭和嘴。 就像外國人說中文最大的問題是發音的四聲, 中國人說英語最大的問題是元音。
英語的元音有12個單元音(Monophthongs)8個雙元音(Diphthongs), 單元音中國人最著名的毛病是長短不分,a/e/æ 不分,中文中也沒有深後音、卷舌中元音。 雙元音中最常見的是 /e?/ /a?/ 不分,圓唇轉展開或口中轉圓唇不夠。
當我們聽到美國人說 cat 時,信號傳輸到腦子處理。 腦子根據說話的習慣,支配嘴說cat。但中國人沒有這樣的張口音,捕捉到的cat,被大腦處理成常用的中口音, 被美國人聽到就不夠正宗。 “怎麽辦呢”? 老師說隻能多練。
以前有網友說上英語課把 snake【e?】 和 snack【æ】搞混鬧笑話,就是元音發錯了。 光聽 BBC 或 CNN 的新聞跟著讀也不夠的, 因為腦子處理出來的發音出現偏差。要錄下來反複對照著聽,發現不一樣的地方改正。
我們那時候的作業常常是讀一段課文錄下來,上課的時候聽和互相分析。 老師的高明就是可以不僅僅糾正發音,而且指出發音的錯誤習慣是那一類的音準問題。 我們也被老師在語音實驗室做實驗, 為了區分不同的民族聽力因語言習慣帶來的偏差。
我在美國念研究生院的時候,也有一個喜歡中文的美國大學生每周來找我一對一說中文/英文。但這樣的“課程”和專家的區別在於,一般的美國人隻能指出一句話裏的毛病, 而專家能指出一類毛病,發現更深層的原因。
這些年過去,英語已是生活和工作中的信手拈來的必然。 當年學到的知識受用無窮。英語發音的口音,很可能不是你聽不準,而是是聽覺和腦子處理信號出現偏差。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1:37:29
如果大陸來的人是旅遊或新移民, 還是可以說得過的。。。 @gg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1:30:12
回複 'zhshqg' 的評論 : 哈哈哈, 這個太逗了。 這是典型的元音問題。 poor waitor。
==“記得有一次和一個大陸來的朋友去吃飯,他不愛吃酸,當make order之後他又來了一句: nothing sure, 他本意是要說 nothing soure。把人家 waitor 徹底搞暈了。”
Mary888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1:30:08
這樣的縱興的開始,結局怎麽感覺敗興。還需要更多的十架要背呢,看來!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1:26:18
回複 '朝陽門' 的評論 : 是的, 其實現在 UK 和其他英語母語國家也是。 哈哈, 喜歡川普。
==“美國作為移民國家,口音五花八門,英語口音本身也有明顯地域差別。就像中國說漢語口音差別大了去了,就連說普通話,也有"廣普","川普",江浙普"等等,區別明顯一聽便識。”
Mary888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1:25:15
希望不會又熱你跳出來說那首詩是AI的。應該為 希望不會有人跳出來說那首詩是AI的。
Mary888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1:18:04
希望不會又熱你跳出來說那首詩是AI的。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1:09:43
“語言就是一種工具,能流暢交流無障礙就已經很理想了。其實母語美國人並不是很在乎你一個移民說他們的語言有沒有口音,反倒是華人自己作為移民可能更在乎一些。”, 是的, 入鄉隨俗, 還有什麽比說話更俗呢。 不過我自從修了那門課, 就不把口音那麽看重了, 不論是我還是別人的。 不過還是會時時練習。 @朝陽門
Mary888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1:08:19
京妞京韻京味香,快言快語快人腔。
鐵鐵相碰得真芒,錚錚卻道神柔腸!
好久沒寫了,還要去見為耶穌舉牌的姊妹,還要應付孩子出門前的嘰歪,是我一腦多用的詩,不足之處,口下留情。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1:04:17
回複 '朝陽門' 的評論 : 問好朝陽門。 確實如此。 英語是母語的人一聽就知道了。 估計就像我們聽歪果人說普通話似的。 :)
==“第一代移民,英語說到沒有口音,不敢說沒有可能,但確實是很難達到的。就算在華人之間覺得哪位英語說得幾乎完美而沒有口音,在當地人聽來,仍然是帶有某種口音的。”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0:58:23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不好意思, 您歪樓歪的太厲害了。 我努力提醒還是沒用。 請回到本文討論的問題上來吧。 就是耶穌也要尊重其他的讀者和作者吧。 :)
Mary888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0:54:22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0:18:16
“神賜福語言天賦,是為著要用其傳福音救人,有用有利益才好!神是講究利益的,沒有利益的概念,”, 邏輯有點亂, 矛盾了。 我覺得“神”現在雖該做的事不是傳福音, 而是救人 - 先把世界上的戰爭: 俄烏之戰、以巴之戰鬥停下來。 @Mary
——————————————————————————
神救的是人的靈不進地獄受永刑,身體絕大多數是要消亡的。“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耶穌語)
想了解神的救恩,先得明白人的生命是靈,身體是工具。你的愛恨情仇才是你自己,你的身體終不過為你這些心理做工具,這些心理就是靈的範疇,所以《聖經》原文中,靈與心有時是通用的。
你談身體的拯救,耶穌和我談靈的拯救,這個-----
Mary888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0:44:06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7:10:49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信耶穌, 是為了得到利益,很實用的哦。
==“就我的體驗,說不好英語就是沒有信耶穌,”。
——————————————————————————————————————
耶穌基督中的基督意為受膏者Χριστ??,受膏的字根就是有用處χρ?ομαι,有用處的字根是手χε?ρ,耶穌基督的根本意思就成了:耶穌是人的用處、人的利益、救人出死入生的那雙釘痕的手。人最需要得到的最大的用處、最大的利益,不就是被從必死的罪中救出來、進入必生的神恩中嗎?
那麽,信耶穌的人當然要有用,當然要講利益。我如果不傳福音,神給我流利的外語沒用,他為什麽要給我?為了讓我追求世界,那不就給我離開他創造條件嗎?讀古希臘語《聖經》才明白人沒用是神不喜悅的,我不高興啊,天性不愛那麽有用,覺得自由自在最重要,有用常需要犧牲自由!
我外語好也沒時間用其為自己謀錢謀人脈謀世界的利益,隻是謀神的喜悅和他人靈魂得救的利益。我的日常需用神知道並供應!我也不是一信耶穌就這麽無私,人家耶穌拿著辮子管教我,我就不得不從。讀到“因為主所愛的他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納的兒子。”才知道祂要把我當親生的愛。從了以後,才真正進入神的豐富之中,愛、智慧、知識泉湧----這時候就心裏明白好歹了、徹底不混沌了,主動上杆子地要從、從、從-----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0:37:06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我家有位親戚是外語附小/附中學俄語的, 從2年級開始住校學起。 俄語環境。 入學考試時, 讓他們打嘟嚕(大舌音), 不會這個的一律不錄取。 :)
==“但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說俄語就沒有這麽幸運了。”。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0:32:21
“博主說的很對【開始我認為英語有口音是中國人固有的說話習慣+聽力不夠。 但老師說不是耳朵的問題,口音最重要的是腦子造成】。
人能分辨不同的音,靠腦神經元特定的連接。這種腦神經元連接的過程,大約在11歲結束。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11歲以後,就很難分辨(2)和(3)了。”, 精彩評論。
我家有個朋友, 是12歲隨父母移民美國的。 她的英文很好, 我聽不出什麽口音。 但是我家先生卻說她講話一聽就不是ABC,有口音。 所以還是腦子的事, 看來我和她的神經元都沒完美接上。 :) @新林院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0:27:04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很好的輔音和元音例證。 感覺你是專家啊。 :)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0:18:16
“神賜福語言天賦,是為著要用其傳福音救人,有用有利益才好!神是講究利益的,沒有利益的概念,”, 邏輯有點亂, 矛盾了。 我覺得“神”現在雖該做的事不是傳福音, 而是救人 - 先把世界上的戰爭: 俄烏之戰、以巴之戰鬥停下來。 @Mary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0:15:54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才女! 請在這裏賦詩/詞一首, 讓大家見證。 不要AI哦。
==“我頻繁接觸外語的同時,漢語不退反進,詩詞張口就來,”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0:14:09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我在信仰上很清楚啊。 是耶穌自己暈了。 你先解釋一下《聖經》為什麽自相矛盾吧。 嗬嗬
==“就是你這樣的高材生,尚且在信仰上混沌,何談嬰兒”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0:11:53
“不過我聽印度人講英語,還真是一籌莫展:)。”, 他們有他們的口音, 不適合我們腦子的理解。 而且有時候他們還說得非常快。 總體上,他們的語法比國人好, 所以老外聽起來覺得比中國人容易。 @Pika
Mary888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0:09:56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9:57:30
“英文好了,中文就會退化。”, 英文好了,中文也許會退化。 這個有力的“證據”可能就是國人說, 海外華人說話洋氣、穿衣土氣了。 不用則廢吧。 @野彪
————————————————————————————————————
沒有啊,我頻繁接觸外語的同時,漢語不退反進,詩詞張口就來,隻是覺得浪費我傳福音、思念神話語的時間,才忍痛停止的,吟詩作賦、詩興大發成了浪費時間的娛樂。
Mary888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0:06:22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謝謝臨帖留言。 那好呀, 祝賀你。 如果你一生下來就信耶穌。 可能英語都不用學就講得很好了。 :)
————————————————————————————
一生下來還是罪人,帶著亞當夏娃的罪性遺傳,混沌無知,如何選擇信仰?就是你這樣的高材生,尚且在信仰上混沌,何談嬰兒?
我這點語言恩賜孫不得什麽,彼得傳福音開口傳講,各國人都能聽懂,叫做方言恩賜,開口就能說別國的話,我的嘛,有在中國的很多積累。
神賜福語言天賦,是為著要用其傳福音救人,有用有利益才好!神是講究利益的,沒有利益的概念,那人進地獄受永刑不就用不著神管了?因為救人出離永刑是人的利益!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10:00:23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問好Pika。 是的, 我看到你說過。 我最早聽到是那位加州理工在課上說的。 把大家都搞暈了。 他說他想吃 snake。
==“snake和 snack的笑話可是我寫的哦”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9:57:30
“英文好了,中文就會退化。”, 英文好了,中文也許會退化。 這個有力的“證據”可能就是國人說, 海外華人說話洋氣、穿衣土氣了。 不用則廢吧。 @野彪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8:23:03
回複 '野彪' 的評論 : 問好! 這個有點絕對吧?
==“中文好的人,英文都不會很好。”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8:21:39
我寫博都覺得對英文有影響呢。 有時寫到半截, 我先生來問我事情, 我就說起國語來了。 :)祝周末愉快
@chef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8:20:19
回複 '業餘廚子' 的評論 : 問好Chef, 好久沒見, 好開心見到你。 不用則退,說得太對了。 哇,你好厲害, 三門語言。 學了那麽久的法語,我想如果一有環境你的法語就能撿起來的,現在隻是沉睡了。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8:07:05
法語更誇張一點, 還有小舌音。 @購物不狂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8:06:40
回複 '購物不狂' 的評論 : 謝謝臨帖留言分享。 確實英語用嘴和口腔比中國人誇張。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8:04:23
“總有例外,隻是這例外非常非常少。”,同意。 有的人非常有語言天分, 估計是耳朵、嘴和腦子都對語言敏感。 @海風姐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8:02:15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問好海風姐。 是的老師也說過teen 的語言特點。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8:00:33
加拿大的英語和美國英語也有區別吧? @蔥蔥姐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7:58:40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姐太幽默了, “不是國軍無能, 是共軍太狡猾”。 :)周末愉快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7:55:59
但還有外部的原因。 就像種菜, 如果突然下大冰雹。。。 @老師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7:54:55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哈哈哈, 怪自己肯定是沒錯的。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7:39:28
“不必太過計較英語的發音”, 首先是基本語法要對: 人稱和謂語別亂。 其次是詞匯要夠。 覺得大多數國人考TOEFL 出來的,都能做到這些。 但是在職場想往上走, 發音就重要了。 就像一個美國人在中國, 流利較標準的中國話, 總是加分項。 @采菊人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7:20:43
回複 '華府采菊人' 的評論 : 謝謝臨帖留言分享。 很有道理。
==“別說學外語了, 就是學自己國家的另一種方言,說得不明不白的也是大有人在,”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7:18:45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小樹說很美, 確實如此。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7:16:38
“這讓我明白了單純聽新聞模仿還不夠,還得用科學的方法對症下藥。”, 我也是從那時起才明白這個道理。 後來隻要我有紅藥的會議發言,麵試之類的, 都會錄音反複改進。 @康康
zhshqg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7:16:20
記得有一次和一個大陸來的朋友去吃飯,他不愛吃酸,當make order之後他又來了一句: nothing sure, 他本意是要說 nothing soure。把人家 waitor 徹底搞暈了。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7:14:10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謝謝你的支持和鼓勵。 我一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 後來老師說是腦子分不出區別, 才意識到。
==“這篇文章很專業也很實用!我之前一直以為口音是因為自己聽不準,”。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7:11:40
“誠實是最大的尊重!”, 我也是說實話, 尊重。 @Mary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7:10:49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信耶穌, 是為了得到利益,很實用的哦。
==“就我的體驗,說不好英語就是沒有信耶穌,”。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7:09:15
“還有某香港來的基督徒的英語對話,一開始聽沒意識到是自己說的,心說這老外是誰?”, 別忘了不是耳朵的問題, 時腦子的問題。 所以壓迫老外聽才作數呢。 嘻嘻。 @Mary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7:07:50
回複 'Mary888' 的評論 : 謝謝臨帖留言。 那好呀, 祝賀你。 如果你一生下來就信耶穌。 可能英語都不用學就講得很好了。 :)
Mary888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6:46:23
就我的體驗,說不好英語就是沒有信耶穌,沒有遵行他的話語,沒有傳福音!一家之言,別人聽起來可能別扭,但是是真話!誠實是最大的尊重!
Mary888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6:44:24
個人體驗:剛出國時,雖然英語已是重器,但是東亞口音還是重,自己錄的的電話留言部分,一聽不用了。之後就是十幾年的傳福音,中英法都用,口頭少筆頭多。去年手機無意錄到自己與老外、還有某香港來的基督徒的英語對話,一開始聽沒意識到是自己說的,心說這老外是誰?十幾年,沒有練習什麽英語口語,耶穌基督賜福很多啊,我的英語直接從東亞口音躍升為北美native口音了。
朝陽門 發表評論於
2025-08-09 05:15:45
第一代移民,英語說到沒有口音,不敢說沒有可能,但確實是很難達到的。就算在華人之間覺得哪位英語說得幾乎完美而沒有口音,在當地人聽來,仍然是帶有某種口音的。
語言就是一種工具,能流暢交流無障礙就已經很理想了。其實母語美國人並不是很在乎你一個移民說他們的語言有沒有口音,反倒是華人自己作為移民可能更在乎一些。美國作為移民國家,口音五花八門,英語口音本身也有明顯地域差別。就像中國說漢語口音差別大了去了,就連說普通話,也有"廣普","川普",江浙普"等等,區別明顯一聽便識。
新林院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22:26:03
購物不狂 【怪中文唄。口音方麵,外國人說中文除了四聲,還有一個是濁音,普通話沒有一個音是濁音,這也是中國人說不好很多外語的一個非常大的障礙,關鍵是還聽不出來清音和濁音的區別。】
這句話雖略欠準確,但觸及到一個關鍵問題。
更準確地說,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聽不出來 unaspirated voiceless plosive(不送氣清爆發音)和 voiced plosive(濁爆發音)的區別。
在 Phonology(音係學)裏,有三個相關的音:
(1)/p(h)/ aspirated voiceless plosive(送氣清爆發音)
(2)/p/ unaspirated voiceless plosive(不送氣清爆發音)
(3)/b/ voiced plosive(濁爆發音)
普通話裏有(1),例如“趴”。
普通話裏有(2),例如“巴”。
普通話裏沒有(3)。
所以,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聽不出來(2)和(3)的區別。
英語裏有(1),例如“par”。
英語裏有(2),例如“spa”。但(2)不會是起始音。
英語裏有(3),例如“bar”。
普通話“巴”和英語的“bar”,起始輔音是不一樣的,一個是(2),一個是(3)。但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聽不出來它們之間的區別。
博主說的很對【開始我認為英語有口音是中國人固有的說話習慣+聽力不夠。 但老師說不是耳朵的問題,口音最重要的是腦子造成】。
人能分辨不同的音,靠腦神經元特定的連接。這種腦神經元連接的過程,大約在11歲結束。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11歲以後,就很難分辨(2)和(3)了。
幸好,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用(2)來發(3)的音,英美人知道(2)不會是起始音,聽到(2)在起始位置,就把它歸類為(3),很少造成誤解。
但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說俄語就沒有這麽幸運了。
俄語裏沒有(1)。
俄語裏有(2),例如“Таша (Tasha)”。
俄語裏有(3),例如“Даша (Dasha)”。
絕大多數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用(2)說 Dasha,俄國人聽到的是 Tasha,會造成誤解。
laopika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22:09:18
snake和 snack的笑話可是我寫的哦:),謝謝丹黎還記得。你們都能夠去研究口音,我是隻管能夠正確發音就好,哪管別人的口音:),不過我聽印度人講英語,還真是一籌莫展:)。
野彪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20:16:33
中文好的人,英文都不會很好。
英文好了,中文就會退化。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7:32:35
“原來口音不是聽力的問題,而是大腦的習慣在作怪。真的需要有意識地反複練習,才能慢慢“糾正”發音。感謝分享,給了我很大信心繼續堅持!”, 老師說隻有練習才能逐漸接近“純粹”。 我覺得也和天賦有關。 有人天生敏感, 學習元音就接近得多。 佩服你的學習精神啊。 @康康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7:23:27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握手讚同。 這是所有人都有的過程。
==“看完這你的這篇文,感覺很是親切。自己剛開始學英語時,也經常在腦子裏“翻譯”,跟你一樣,看新聞、聽廣播反複跟讀,才慢慢習慣直接用英語思考。”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7:21:22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給康康上茶。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7:20:49
ops。 留言中開口音,就是 cat 中的那個元音, 變成 【?】 文中可以顯示。 留言中似乎不行 @all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7:17:27
我剛才有時間在讀一遍文章, 發現文中元音 i 都變成問號了。抱歉啊。
比如 : 雙元音中最常見的是 /ei/ /ai/ 不分
snake【ei】 和 snack 【?】 @all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7:09:53
祝 @藍天大姐 周末愉快。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7:08:50
回複 '藍天白雲915LQB' 的評論 : 再謝藍天大姐的留言。 可以理解你在網上教英語, 有自己的看法很正常。 移一代很多人的英語很棒, 這篇博隻是說口音的事。 標題開宗明義 - “說不好英語”, 不是“學不好英語”哈。
“學英語的必然結果”就是頭上撞大包, 不明白大姐的邏輯, “把英語從課程中砍了吧”。 這也太極端了, 學不好就要“從課程中砍了”, 那很多學得好學生怎麽辦啊?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7:01:16
3 “中國人說英語最大的問題是說元音”。 這篇文章主要說這個“最大的問題”, 並不等同於其它就沒問題。 博客篇幅有限。 不能麵麵俱到呀。 @藍天大姐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6:57:34
2. “說過了七歲就不能不帶口音。為什麽外國人學中文就能說得像母語一樣,因為他們根據漢語拚音,讀對四聲,就可以很準確地說中文。”, 我沒聽過成年外國人能說一口純正國語的。 你聽到過給了鏈接唄。 比如網友昨天貼說的大山, 絕對能聽出是歪果仁呀。 @藍天大姐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6:53:25
回複 '藍天白雲915LQB' 的評論 : 謝謝藍天大姐臨帖。
1. “你既然沒有聽清楚,怎麽能說得正確呢?”, 你沒看明白我的文哦。 不是沒聽清楚, 是你以為你聽清楚了, 但實際上大腦的反應是錯的。
業餘廚子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6:32:36
發現第二語言一旦不用退步出奇的快,估計再過幾年就會忘了怎麽說英文了,我從不到10歲就開始學法語,一直學到大學二年級,如今忘的一幹二淨.
購物不狂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6:25:29
怪中文唄。口音方麵,外國人說中文除了四聲,還有一個是濁音,普通話沒有一個音是濁音,這也是中國人說不好很多外語的一個非常大的障礙,關鍵是還聽不出來清音和濁音的區別。
海風隨意吹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6:24:54
實用語言學中有個學外語的“critical age",定在13歲左右,在那個年齡段以前學外語,有可能說話不帶口音,之後要不帶口音比較難,至少對一般人而言,總有例外,隻是這例外非常非常少。
藍天白雲915LQB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4:16:46
幾點看法與你商榷:
1 你說你說好像走在聽的前麵,這好像不符合實際,你既然沒有聽清楚,怎麽能說得正確呢?當然,僅憑耳朵是不可能聽清楚的,是需要根據英語的發音規律去判斷應該怎樣正確發音,比如:有時you 就要在you 的前麵加 d或者t 讀成“ 舅 ”這個音,這個道理不懂,就很難讀對。你在聽沒解決之前說的英語,還是按你原來固有的方式說的。
2 說過了七歲就不能不帶口音。為什麽外國人學中文就能說得像母語一樣,因為他們根據漢語拚音,讀對四聲,就可以很準確地說中文。其實,英語也是可以憑借字母根據英語的拚讀方法準確地說英語,隻不過需要做練習,方法是:listen and repeat 隻要不斷地進行這個過程,無論多大年紀,都可以在一句話上說得與母語分毫不差。
3 中國人說英語最大的問題是說元音,你指的是重音節的元音發音不到位,這是對的。但是忽略了很多非重音節的元音,不需要讀得那麽清楚,它們的元音都一致改為 Schwa Sound (/?/) 或者短 ( i )
中國人英語說不好,怪就怪在不知道什麽嗎是該學的,什麽是不該學的,一條道跑到黑,撞了南牆,還說不撞南牆,叫什麽學英語,頭上撞了大包,這就是學英語的必然結果,把英語從課程中砍了吧。
花似鹿蔥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1:34:15
學不好英語怪誰?怪英語滴裏嘟嚕一大片唄
彩煙遊士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1:25:25
說不好英文怪誰?怪自己唄:)
華府采菊人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0:23:20
別說學外語了, 就是學自己國家的另一種方言,說得不明不白的也是大有人在,所以不必太過計較英語的發音
多倫多橄欖樹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0:06:50
英語說好了,聽起來很好聽,即使沒完全懂,音率和節奏上很有美感~~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0:04:25
這篇文章很專業也很實用!我之前一直以為口音是因為自己聽不準,沒想到主要是大腦處理聲音信號時的習慣導致的。尤其講到英語元音和雙元音的差異,和要通過錄音反複對比練習,太有道理了。這讓我明白了單純聽新聞模仿還不夠,還得用科學的方法對症下藥。
康賽歐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10:00:16
看完這你的這篇文,感覺很是親切。自己剛開始學英語時,也經常在腦子裏“翻譯”,跟你一樣,看新聞、聽廣播反複跟讀,才慢慢習慣直接用英語思考。尤其是老師說的“隻有7歲前進入英語環境才能完全沒有口音”,真是戳中了我。原來口音不是聽力的問題,而是大腦的習慣在作怪。真的需要有意識地反複練習,才能慢慢“糾正”發音。感謝分享,給了我很大信心繼續堅持!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09:20:04
另外的圖片來自網絡。 自己加了“台詞兒”。
BeijingGirl1 發表評論於
2025-08-08 09:19:06
第一張圖 AI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