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Girl1

BeijingGirl1 名博

我家夫妻的AA

BeijingGirl1 (2025-08-10 08:42:01) 評論 (17)
AA 讓你想到什麽? 文學永恒的主題 - 錢、情、性、死。 四個字更像一把鋒利的解剖刀,劃開了人性的最本質。 從社會運作看,錢是現代文明“底層代碼”之一; 從人性的終極看,錢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出更本質的欲望與恐懼。

“AA製”說錢,指的是共同消費時各自付費,常用於聚餐、旅行、娛樂等場合。起源於西方,有說是來自“匿名戒酒會”【1】;有說是學17世紀荷蘭商人的精打細算和獨立支付。 可以肯定的是AA傳入中國是1990年代。 21世紀才廣泛流行起來。

我家在錢上是AA的。我和我家娃爹從來沒有共同的銀行賬戶。 這可能是因為從我們在伯克利開始交往的時候起,就各自有自己獨立的經濟來源。 隻是他的薪水那時候應該比我高不少。還有雄厚的家庭經濟後盾。

除了人品之外,最不能接受的男人缺點是殘忍和吝嗇。男人本來就比女人強壯,冷酷的男人對女人和弱小沒有憐憫和同情心;不懂得憐香惜玉的男人不但不會關心女人,還會欺負女人,缺乏生活情調和夫妻間的情趣;而吝嗇的男人往往是對自己大方對他人包括自己的家人吝嗇。這兩種缺點一起過日子不會舒服。 

在我和他交往的過程中,後來的娃爹不但對來“考察”他的我媽媽和我都很大方,而且對別人也從不斤斤計較,總是很寬厚得體。我從來沒問過他掙多少錢, 有多少錢。 我唯一的一次和後來的娃爹談到錢是結婚前去他家。

那時他已經買了房子,對我戲謔地稱之為“單身漢(bachelor)的簡易房”。 房子2200多平尺,三室兩廳兩衛兩車庫。 我覺得已經很好了。喝著飲料聊著天,我問了一句這房子每月要還多少貸款。 因為我公司同事經常談論貸款,家裏最大的開銷就是房子了。公司裏有的雙職工嚴格按照比例,一人一半從工資單上扣貸款。

我想我總要知道一些成家過日子的成本吧? “沒有貸款” ,他平靜地說。 我沒想到買房子可以不借錢。升調重複問 “沒有貸款”? “沒有”,他說。“你是說你現金全款買的房?“, ”嗯“。 我們結婚前, 我對他所有經濟狀況的了解就結束了。 

其實結婚前他還全款買過一套房子做出租房,這個以後再說。 這些年的婚姻中,我們共同買過好幾個房子,包括在國外的。 除了我自己在深圳買的房,都是他開現金支票,從來不借錢。 當然“壞處”就是我看上的房子他如果沒看上,就買不下來。







家裏的一切日常開銷如各種保險、房產稅,門衛費,水電煤氣網絡及各種會員費、出門度假、剪草、house cleaning, 各種維修,手機及月費、電子報紙費,孩子上私校的學費等等;家中的“大件”如計算機、鋼琴、我們倆和孩子的車,都是他負責。 當然,我們可以指定自己想要什麽品牌。

我倆各自的工資都是工作單位直接存款到各自指定的銀行賬戶, 各自存自己的401K 和403b到最高的可能限度。 一次和朋友提到20年前我帶著自己的20萬美元去中國買房的時候,朋友問是否動用了401K。“當然沒有”。朋友說你那時工作沒幾年,怎麽有那麽多錢。我才意識到,因為我掙錢不少、開銷很少。

開始共同生活時,我經常說“你的錢、你的房子、你的家庭信托基金”。 他總是糾正,“我們的!”。一次去一位白人朋友家做客晚餐,主婦是日本人。 朋友抱怨不工作的日本太太管錢, 不給他買他喜歡的麥片(cereal),為省錢去買當時在促銷的、他不喜歡的一種。 朋友說“那是我(my)的錢啊”,太太立刻還嘴說,“那是我們(our)的錢”。

西方人很重視錢。當時我心想看來是缺錢和沒有安全感的人才會重視錢的主權。我有自己的信用卡和他給我的副卡。 我一般不會用他的信用卡, 一起出門吃飯沒有外人時我經常搶先付賬。我的卡主要用來買我自己的東西,比如化妝品和服裝。食品是誰碰上誰買,不過我主廚,買的時候多一些。  

寫這篇文時我就在想,家裏什麽開銷是我負責的。我負責垃圾和廢品回收費; 負責他不看的中文電視費,這個服務同時附加一個固定電話,可以無限地往世界各地打長途,我倆都需要。 疫情後我們回中國的所有費用我負責,盡量花人民幣。

我喜歡為家庭和家人花錢的感覺。覺得工作因此有了更多的意義。 新時代的女性嘛,“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殺得了木馬,翻得了圍牆;開得起豪車,買得起好房;鬥得過小三,打得過流氓”。 就是鬥小三估計這輩子我沒有機會實踐了。

AA有很多好處。女人自立於社會很重要。 管好自己總比拚命管男人要容易,而且不會失手。 哪個男人都不會想離開獨立會賺錢、顧家旺家和相夫教子的有趣女人。 你的錢、我的錢,你家AA嗎?

【1】Alcoholics Anonym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