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道(12)-- 哪有夫妻不吵架的

Oasisflying (2025-08-08 05:00:18) 評論 (6)

也許真有?我先生和我說,他記憶中,父母從來沒有吵過架,連紅過臉都沒有。他們家祖上是大地主,他的爸爸因兔唇,差點被爺爺扔到水缸裏淹死。奶奶的哭聲驚動了家裏的長工,他爸這一脈因此留存。先生的媽媽是窮人家的姑娘,十裏八鄉有名的好性情好容顏。他的爸爸雖然殘疾,但心地好,幫過很多人,所以,四零八家備受尊重。

先生家背景相對單純,俺家背景就複雜很多。我曾經的博文說過家族簡史,這裏就不展開的。反正我的爸爸媽媽,那架常吵得驚天動地。我們家住中學校園,估計滿世界都知道,這家人日子過得不太平。也不知道是先天,還是後天,我的脾氣大不如先生。但他就好我簡單真實這一口。好與不好,都算他自找的。哈哈。

記憶中,相識之初我們也是不吵架的,他那麽溫和,無架可吵。有一次印象深刻,那時我們已結婚,同住研究生樓。我睡前讀了篇小說,哭得稀拉嘩啦,想和他分享,他來了一句,這有什麽好哭的。我覺得他好不解風情,難過得很,睡不著。他倒好,呼呼睡了。我就不幹了,硬要拉他起來理論。他第一次生氣了,說我不可理喻。因為他平日都是好性情,我也因此反思自己。

之後的之後,我們依舊很少吵架的。我的先生對付我,很有一套辦法。他幾乎從來不會拒絕我,頂多就一句,再說。他一再說,我就知道,不太順利,期望值也下降很多。到最後他再拒絕,我已有所心理準備。當然,我們婚後若幹年,一直很少吵架,我也是有功勞的。我肯定不是作女,即,我雖然任性但有度,心智也相對成熟。

但來美國後,我們曾經真的是,至少一周會爭吵一次,主要是我對他有要求。舉個例子,我一個人來美國時,家裏有小兒子,朋友的孩子也住我家。我自己還要上學。兒子的鋼琴小提琴課,還有網球啥的,我不僅從來不耽擱,還幾乎從不遲到。冬日每周末出遠門去滑雪,也都是我一個人來。一日三餐,他們有序得很。孩子的成績棒棒噠。等我把這個接力棒交到他手上,天知道,一切都是亂的。他每天必須要午休,孩子放學回家才起床。孩子自然是放養的,餐飲作息全亂。更令人煩惱的是,鋼琴課常遲到,童軍活動還常有缺席。為啥?沒看郵件,或忘了。

真的是令人生氣,可我又沒有分身術。怎麽辦?我先降低期望值,但話還是要說的,哪怕吵架,因為我想要有序的生活。我兒子那時候還是小學,和同街上的好朋友說,我的爸爸媽媽常吵架,他們要離婚了。哈哈。上一篇我說,我們再吵架,不會過份影響生活和感情。怎麽做到的?

第一,自然是我們心智都成熟,能分得清,對事不對人。第二,我們煩惱從來不過夜,吵架也幾乎不會分床睡。來美十年,最多 2 次?我氣得去另一房間睡了。他也有一次,我們扯平了。

我覺得第二點是至關重要的,即,不能賭氣。吵架是情緒,情緒可以表達,但不能任由情緒做主。有問題解決問題,解決不了問題,那就先擱置。不能任情緒泛濫,繼而影響正常的生活,這是心智成熟的人,應該有的態度。

我們也會有帶著情緒睡覺的,但很少會因此就肌膚不親的。多半是先生,他會主動或摟我一下,或身體靠近我。我哪怕再生氣,都不會不給這個台階下。第二天一早,我們都是該幹嘛幹嘛。孩子要上學,我要工作,生活要繼續,不能因為情緒,就完全停滯,這樣對誰都很不健康。

我們有時會再溝通,有時也會冷處理。但如果再溝通,多半都是我主動。即,肌膚之親上,他會主動;溝通上,我會主動。先生常說,我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曾經的他,能夠記仇記一年。後來說出來出來,我早就忘了。我就對他說,以後有情緒即時表達啊,過期不算。他如今也能做到,有事說事,既然說不出來,那就永遠別秋後算賬。

我們都是血肉之軀,情緒如同我們的血液,與肌體同存在。不要回避它。該吵架那就吵,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吵架時別說狠話去傷人,就事論事。還有就是,吵架也是為了解決問題,為吵而吵的架,實屬沒有意義,莫經常為之。如果我們不清晰,為何總是為吵而吵,那就去看看心理醫生,有問題一定要解決問題,莫拖延而導致絕症。

是的,婚姻需要經營,我們更需要的,學海無涯,常學習常反思。幸福生活靠他人給予是不現實的,如果我們想要,那就自己去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