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特別是女性,每年自身肌肉量以1%以上的速度消失。如果還能保持一定的肌肉線條,勝過一切錦衣華服。現實中達到這一目的,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肌肉的保持和增長有三個基本要素:
1. 足夠大的負重重量和強度。肌肉有快肌慢肌之分(紅白肌肉纖維)。隻有大重量練習時,快肌纖維才參與工作,而肌肉量(容積)的保持,更不要說長大長粗,正是這些肌肉起了主要作用。當然,力量練習要循序漸進,從較輕負重開始。
肌肉的工作原理還有一條是,“要麽就全部參與,要麽就不參與”,沒有足夠大的肌電信號傳入(大重量刺激),某些肌肉永遠都得不到鍛煉的機會(人體有600來塊骨骼肌)。
2. 足夠的生長激素/睾丸酮等激素(別笑,女人也有),中老年女性激素水平非常的低。訓練是否有效,恢複是否快速完全,全靠這個激素參與了。整體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激素水平。
3. 足夠的蛋白質攝入,人體所有的零部件都是有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組成。力量練習本身是個對肌肉組織的破壞過程(微創傷Catabolism),蛋白質參與修複和重組過程(肌肉增長Anabolism)。素食者或蛋白質攝入不足者,不容易保持肌肉量。
任何體力活動和鍛煉都是十分有益的,盡管鍛煉效果有時肉眼看上去不很明顯。要知道相當多的人體骨骼肌是用來支持身體形態的(腰部脊椎兩側等部位),這些肌肉保障了腰椎穩定及全身骨骼係統的健康(骨密值度)。
另外,肌肉量在人體日常代謝中的重要作用(保持健康體重和防止2型糖尿病)就不在這裏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