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29國抗議COP30成果文件:不寫這條,就拒絕通過

29國抗議COP30成果文件:不寫這條,就拒絕通過

文章來源: 鳳凰網 於 2025-11-21 10:13:5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隨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步入最終關鍵階段,各國在化石燃料逐步淘汰路線圖問題上的分歧,導致大會談判成果文件的敲定陷入僵局。

據英國《衛報》21日報道,當地時間周五淩晨,巴西主辦方發布最新談判成果草案《共同體決定》(Mutirão decision),推翻了本周二初稿版本中曾包含的一項備選方案,即擬啟動製定“逐步脫離化石燃料轉型”(transition away from fossil fuels)的潛在路線圖。最新文本不光刪除了與路線圖相關內容,甚至完全沒有提及“化石燃料”一詞。

而就在前一晚,《衛報》獲得的一封致大會主席國巴西的信函顯示,至少有29個在氣候峰會上支持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國家,聯名要求必須將路線圖納入談判成果,並威脅稱若最終協議不包含該承諾,將阻止任何協議的達成。

報道稱,這一強硬立場令關鍵談判的緊張局勢顯著升級。作為COP30主席國,巴西在起草新文本時正麵臨來自多方的巨大壓力: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等石油輸出國,以及印度等大型化石燃料消費國均要求刪除該潛在決議。

周四(20日),即大會關鍵的倒數第二天議程,部分反對路線圖的國家一度威脅退出談判。禍不單行,當天下午,COP30主會場還突發火災,談判被迫暫停逾6小時。

據《衛報》報道,這封聯名信的簽署國包括奧地利、比利時、智利、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克羅地亞、捷克、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冰島、愛爾蘭、列支敦士登、盧森堡、馬紹爾群島、墨西哥、摩納哥、荷蘭、巴拿馬、帕勞、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和瓦努阿圖。

報道稱,這封致主辦方的信函內容顯示,許多支持路線圖的國家已將其列為談判“紅線”。

信中寫道,“我們無法支持未納入‘公正、有序、公平的化石燃料轉型路線圖’的成果文件。這一訴求得到絕大多數締約方、科學界以及密切關注我們工作的全球民眾的認同。全球期待本屆大會在‘全球盤點文本’(Global Stocktake)後展現連貫性與進展,任何低於這一標準的結果都將不可避免地被視為倒退。”

這裏提及的“全球盤點文本”,是2023年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達成的曆史性決議。該決議首次明確所有國家需“以公正、有序、公平的方式減少能源係統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在這關鍵的10年加快行動,以便在2050年實現與科學相符的淨零排放”。

這是聯合國氣候峰會舉行近30年來,各國首度一致同意將從化石能源轉型,但當時並未設定轉型時間表及具體實施措施。2024年的阿塞拜疆大會(COP29)上也未能強化這一承諾。

據報道,今年,支持淘汰化石燃料的國家采取了不同策略:部分國家提議成立一個所有國家均可參與的論壇,以討論轉型潛在路線圖。該方案不要求任何國家承諾明確的淘汰截止日期,並允許各國自主選擇政策與路徑。且路線圖不會在本屆大會完成製定,需在未來多屆大會中持續推進至少一年以上或更長時間方可成型。目前已有80多個國家加入這一倡議。

談及致信初衷,哥倫比亞環境部長艾琳·貝萊斯·托雷斯(Irene Vélez Torres)解釋稱,“這封信是在主辦方提出了一份‘要麽接受要麽放棄’(take-it-or-leave-it)的文本之後出現的,我們認為這份文本不足以達到本次氣候大會必須實現的雄心和執行水平。尤其是在淘汰化石燃料路線圖的必要性上,這一點已得到科學和全球民眾的明確支持。”

她補充道,“衡量本屆大會成功與否,不能以不惜一切代價通過文本為標準。真正的成功在於成果質量:通過一份薄弱或空洞的文本,將標誌著氣候多邊主義的失敗,也是對後代的辜負,他們理應擁有一個宜居的星球。”

國際氣候政治中心(ICPH)主任凱瑟琳·阿布留(Catherine Abreu)表示:“顯然,越來越多國家明確表態,不會空手離開貝倫,他們希望達成一項雄心勃勃的一攬子協議。該協議需建立在四個基石之上:用於適應氣候變化的資金、更高質量且更具問責性的氣候融資、明確聚焦應對化石燃料與森林砍伐這兩大最大氣候汙染源,以及致力於通過公正轉型推動各項舉措落地。”

“問題在於,隨著時間所剩無幾,巴西主辦方是否會選擇傾聽這些聲音。”她說。

目前,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除化石燃料轉型的核心爭議外,仍有多項關鍵議題有待解決:包括如何應對各國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不足的問題,融資、貿易和透明度機製完善,以及發展中國家適應氣候危機的資金支持額度等。

這場為期兩周的貝倫氣候大會原定於周五(21日)晚間閉幕,但受火災影響已被迫推遲,大概率將延長至周末。巴西衛生部透露,火災現場有21人接受醫療服務,其中19人不同程度吸入煙霧。目前已有12人結束治療離院。組委會呼籲各方團結一致重返談判桌,確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

在火災發生約三小時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古特雷斯在COP30記者會上露麵。他表示,打破談判僵局的途徑,在於達成一項在資金要求與終結化石燃料要求之間取得“平衡”的協議。

古特雷斯表示,盡管在最具爭議議題的談判中缺乏進展,但他相信達成協議“仍有可能”,現在談論“失敗”還為時過早。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綠卡更難了:“原國籍”影響綠卡審批 大量申請恐被拒
“如此不懂禮貌的外交官員,可知中國的水準”
再次跑贏印度!亞洲GDP增速第一的國家還是它
習近平高調紀念胡耀邦 卻回避了重大曆史事件
16000億!馬斯克又要幹出一家超級獨角獸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駐日使館重申聯合國敵國條款:有權對日動武
川普再“失言”:稱民主黨議員“叛亂” 並要“絞死”他們
特朗普缺席切尼葬禮,折射出美國兩黨爭鬥加劇
馬斯克: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會消滅貧困,讓每個人富有
割土求和——這是美國方案還是俄羅斯方案?
切尼國葬現場 拜登布什同席 川普未被邀 奧巴馬克林頓…
正眼看你一眼我就輸了——大清的“怒視外交”
中國遊客消失了?日網友驚呼:池袋好安靜 快來玩…
美駐華領館嚴查父母移民:入籍子女要自曝“偷渡史”
德媒批美俄“28點和平計劃”:讓人想起慕尼黑協定
強奸大嫂出獄後刺死見義勇為者,他潛逃近20年被抓
地鐵縱火畫麵曝光:嫌犯無端襲擊女子 被控恐怖主義
中國“稀土震撼”要來了?不過似乎對日本效果不大
何同學:「拒給網約車司機好評」讓公司虧了兩百萬
公開艾普斯坦檔案,是川普挖的“巨坑”?
紐約皇後區最暴力少年幫派被端 將街區變致命遊樂場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29國抗議COP30成果文件:不寫這條,就拒絕通過

鳳凰網 2025-11-21 10:13:59

隨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步入最終關鍵階段,各國在化石燃料逐步淘汰路線圖問題上的分歧,導致大會談判成果文件的敲定陷入僵局。

據英國《衛報》21日報道,當地時間周五淩晨,巴西主辦方發布最新談判成果草案《共同體決定》(Mutirão decision),推翻了本周二初稿版本中曾包含的一項備選方案,即擬啟動製定“逐步脫離化石燃料轉型”(transition away from fossil fuels)的潛在路線圖。最新文本不光刪除了與路線圖相關內容,甚至完全沒有提及“化石燃料”一詞。

而就在前一晚,《衛報》獲得的一封致大會主席國巴西的信函顯示,至少有29個在氣候峰會上支持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國家,聯名要求必須將路線圖納入談判成果,並威脅稱若最終協議不包含該承諾,將阻止任何協議的達成。

報道稱,這一強硬立場令關鍵談判的緊張局勢顯著升級。作為COP30主席國,巴西在起草新文本時正麵臨來自多方的巨大壓力: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等石油輸出國,以及印度等大型化石燃料消費國均要求刪除該潛在決議。

周四(20日),即大會關鍵的倒數第二天議程,部分反對路線圖的國家一度威脅退出談判。禍不單行,當天下午,COP30主會場還突發火災,談判被迫暫停逾6小時。

據《衛報》報道,這封聯名信的簽署國包括奧地利、比利時、智利、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克羅地亞、捷克、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冰島、愛爾蘭、列支敦士登、盧森堡、馬紹爾群島、墨西哥、摩納哥、荷蘭、巴拿馬、帕勞、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和瓦努阿圖。

報道稱,這封致主辦方的信函內容顯示,許多支持路線圖的國家已將其列為談判“紅線”。

信中寫道,“我們無法支持未納入‘公正、有序、公平的化石燃料轉型路線圖’的成果文件。這一訴求得到絕大多數締約方、科學界以及密切關注我們工作的全球民眾的認同。全球期待本屆大會在‘全球盤點文本’(Global Stocktake)後展現連貫性與進展,任何低於這一標準的結果都將不可避免地被視為倒退。”

這裏提及的“全球盤點文本”,是2023年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達成的曆史性決議。該決議首次明確所有國家需“以公正、有序、公平的方式減少能源係統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在這關鍵的10年加快行動,以便在2050年實現與科學相符的淨零排放”。

這是聯合國氣候峰會舉行近30年來,各國首度一致同意將從化石能源轉型,但當時並未設定轉型時間表及具體實施措施。2024年的阿塞拜疆大會(COP29)上也未能強化這一承諾。

據報道,今年,支持淘汰化石燃料的國家采取了不同策略:部分國家提議成立一個所有國家均可參與的論壇,以討論轉型潛在路線圖。該方案不要求任何國家承諾明確的淘汰截止日期,並允許各國自主選擇政策與路徑。且路線圖不會在本屆大會完成製定,需在未來多屆大會中持續推進至少一年以上或更長時間方可成型。目前已有80多個國家加入這一倡議。

談及致信初衷,哥倫比亞環境部長艾琳·貝萊斯·托雷斯(Irene Vélez Torres)解釋稱,“這封信是在主辦方提出了一份‘要麽接受要麽放棄’(take-it-or-leave-it)的文本之後出現的,我們認為這份文本不足以達到本次氣候大會必須實現的雄心和執行水平。尤其是在淘汰化石燃料路線圖的必要性上,這一點已得到科學和全球民眾的明確支持。”

她補充道,“衡量本屆大會成功與否,不能以不惜一切代價通過文本為標準。真正的成功在於成果質量:通過一份薄弱或空洞的文本,將標誌著氣候多邊主義的失敗,也是對後代的辜負,他們理應擁有一個宜居的星球。”

國際氣候政治中心(ICPH)主任凱瑟琳·阿布留(Catherine Abreu)表示:“顯然,越來越多國家明確表態,不會空手離開貝倫,他們希望達成一項雄心勃勃的一攬子協議。該協議需建立在四個基石之上:用於適應氣候變化的資金、更高質量且更具問責性的氣候融資、明確聚焦應對化石燃料與森林砍伐這兩大最大氣候汙染源,以及致力於通過公正轉型推動各項舉措落地。”

“問題在於,隨著時間所剩無幾,巴西主辦方是否會選擇傾聽這些聲音。”她說。

目前,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除化石燃料轉型的核心爭議外,仍有多項關鍵議題有待解決:包括如何應對各國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不足的問題,融資、貿易和透明度機製完善,以及發展中國家適應氣候危機的資金支持額度等。

這場為期兩周的貝倫氣候大會原定於周五(21日)晚間閉幕,但受火災影響已被迫推遲,大概率將延長至周末。巴西衛生部透露,火災現場有21人接受醫療服務,其中19人不同程度吸入煙霧。目前已有12人結束治療離院。組委會呼籲各方團結一致重返談判桌,確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

在火災發生約三小時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古特雷斯在COP30記者會上露麵。他表示,打破談判僵局的途徑,在於達成一項在資金要求與終結化石燃料要求之間取得“平衡”的協議。

古特雷斯表示,盡管在最具爭議議題的談判中缺乏進展,但他相信達成協議“仍有可能”,現在談論“失敗”還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