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如果再次打出稀土牌,日本早有因應策略。(美聯社檔案照)
中國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的國會答辯,啟動了各種騷擾反製的措施,但卻沒有像2010年釣魚台撞船事件後對日本打“稀土”牌,也沒像過去一樣放任民間發動反日示威。中國籍學者柯隆分析指出,稀土牌對日本的效果不大;而若放任民眾走上街頭,以目前的社會氣氛,很快就會演變成反政府示威。柯隆表示,中國能打的牌有限,目前最該警戒的是日本人在中國的人身安全。
柯隆為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主席研究員,由於是中國出身的學者,近日由於日中關係生變,他在日本政論節目中分析也備受矚目。柯隆在網絡頻道“樂待”19日播出的對談節目中被問及中國是否會對日本打出“稀土”的問題時表示,效果不大,畢竟中國已經對日本用過這一招了。
日廢棄家電回收稀土 技術成熟2010年中國漁船在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海域,惡意衝撞日本海保巡邏船,中國船長被捕,中國立即采取報複措施,以間諜罪嫌逮捕在中國境內的日本人,當時的民主黨政府雖然屈服釋放船長,但中方仍對日本打出稀土牌,表麵上並未宣布停止出口,但刻意延緩通關時間,日本當時將此稱為“稀土”震撼。
柯隆表示,經曆過這次的稀土震撼,日本著手研發回收技術,從廢棄家電和零件中回收稀土,目前這套技術已非常成熟。
馬來西亞精煉稀土 迎頭趕上另一方麵,日本也另覓供應鏈,減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柯隆表示,中國對美的稀土出口管製延後一年,日本企業有大量在美設廠,再加上馬來西亞等地未來也能精煉稀土,即使中國打“稀土”牌,對日本來說並不可怕。
另外在2010年撞船事件和2012年日本將尖閣諸島收歸國有後,中國國內均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日活動,但這次即使中方指控高市的發言觸及中國“核心利益”,但民間反日示威活動卻未發生。
柯隆表示,因為以中國現在社會氣氛,一旦讓群眾上街,很快就會演變成反政府示威。他指出,中國的經濟非常嚴峻,景氣變差會讓貧富差距迅速擴大,社會底層衰退加快,而年輕人的失業率也很高,這兩大群體,一旦有機會就很容易走向犯罪。當前中國社會彌漫著非常不穩定的氣氛。這也是為什麽中國政府這次完全不敢讓示威發生。
柯隆也提醒,中國人之間的鬧事,很快就會被抓、處罰,但若對日本人施暴,他們可以推說是“愛國行為”。所以他覺得滯留中國的日本人需要對此高度警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