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新聞網”“中視新聞網”等台媒11月18日報道,有消息傳出,台積電前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美國籍)在今年7月底退休,10月底已赴英特爾擔任研發副總。
還有消息稱,羅唯仁在離職前,疑似利用其高級主管身份,要求團隊成員向他進行多場技術簡報,同時帶走二十多箱的機密複製文本與手寫資料,涉及2納米與A14製程等台積電先進製程。
台媒稱,羅唯仁曾是台積電最神秘的老臣,過去備受張忠謀器重。如今爆出“涉及竊取機密資料”,引發島內高度關注。但與此同時,多名媒體人和行業人士直呼“詭異”,其中必有貓膩。有媒體人指出,羅唯仁有可能在台積電和民進黨當局的“默許”下赴美,“奉旨賣台”。
截至目前,台積電和英特爾方麵尚未作出回應。
“沒有台積電,台灣啥也不是”
據公開資料,羅唯仁現年75歲,擁有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固態物理與表麵化學博士學位,曾在英特爾任職,後於2004年加入台積電。在他的領導下,台積電技術團隊共取得超過1500項專利。他被認為是台積電在先進製程技術上能保持全球領先的重要推手。

羅唯仁資料圖
羅唯仁最受外界稱道的,是他協助台積電突破10納米技術瓶頸的事跡。當時,台積電研發陷入卡關。他提出著名的“夜鷹計劃”,帶領研發團隊成功跨越10
納米技術門檻,為後續更先進製程奠下基礎。
報道稱,羅唯仁在台積電內部的技術地位深受肯定。
2011年,時任台積電執行長張忠謀親頒內部最高榮譽“TSMC Medal of
Honor”給羅唯仁,大讚羅唯仁“勇於承擔,做出關鍵技術決策”,對其多年來的研發貢獻高度讚賞。
據熟知羅唯仁的人士透露,羅唯仁每次開會,從來不會帶電腦,會手寫筆記,且非常珍惜自己的筆記。今年7月退休前,助手幫他整理打包的手寫稿等資料,超過20箱,其中包含即將量產的最先進2納米、A16、A14等台積電最先進製程技術相關機密資料。這正是外界擔心他竊密的原因,
據調查,10月底,羅唯仁赴英特爾任職,負責研發到落地量產前的先進設備暨模塊發展領域。該領域攸關英特爾最需要提升的生產良率。
此消息一出,震動全島,各界人士紛紛發聲表示憂慮和憤怒。
有網民擔憂台灣未來,“台灣如果沒有台積電就真的什麽都不是了”;有人怒噴羅唯仁“賣台”,“台灣內鬼太多”,同時要求台積電“深刻檢討”……


社交媒體截圖(下同)
台積電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半導體製造企業,是台灣半導體產業重要支柱。
近年來,美國政府致力於推動芯片業回流,威逼利誘台積電赴美投資。特朗普政府今年上台後,更是變本加厲。11月17日,特朗普再次誓言“奪回芯片生產”,稱美國當年“愚蠢地”放手讓芯片製造業外移,導致“台灣現在生產了幾乎100%芯片,這太丟臉了”。
台北市民意代表、前台積電工程師曾獻瑩認為,這起事件高度敏感,可能削弱台積電的競爭優勢,甚至動搖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穩定性,屬於“國安”層級問題,情勢相當棘手。
同時,她呼籲台積電謹慎考慮未來與英特爾、英偉達等美企的合作。
曾獻瑩還提醒指出,若台積電采取法律行動,勢必麵臨“是否得罪美國或特朗普”的多重壓力。
背後另有貓膩?
然而,事情曝光後,台積電和民進黨當局一度保持沉默,遲遲不予回應。
“其中暗藏諸多貓膩,有待觀察,”18日,“聯合新聞網”指出,但知情人士分析,台積電今年8月發生過員工竊密事件,在信息保護領域的規章製度極為嚴格。羅唯仁曾是掌管台積電最先進製程的關鍵人物,因此不可能沒有和台積電簽署競業協議,更不可能在沒有任何約束下就任其轉赴英特爾任職。
報道稱,有推測,羅唯仁轉赴英特爾任職,“可能獲得公司決策層默許”。這可能也是台積電遲遲不對相關爆料予以回應或說明的關鍵所在。
台灣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社交媒體發文感歎,若相關指控為真,他難以理解。他同時質疑,羅唯仁事件“背後是否另有內情”。
“這件事太詭異了,反常必有妖,”台灣資深媒體人李豔秋同樣質疑稱,75歲的台積電元老,有錢有權有名聲有地位,“退休後卻帶著機密投靠對手英特爾,圖什麽?”
李豔秋提及,此事發生的背景是,民進黨當局與美國的關稅談不下來;特朗普一天一罵,指責台灣地區偷走美國芯片;馬斯克準備和英特爾合作,建立巨大可自給自足的芯片廠。“這時剛好有台積高層以退休為名帶走最機密的製程,巧合得令人背脊發涼。”
李豔秋寫道:“隻有兩個答案是可能成立的,一是羅唯仁貪心不足,要更多的錢、權、地位;一是民進黨當局與特朗普政府寫好劇本逼台積電合作,羅唯仁的美國籍背景經曆是天衣無縫的執行者。”
對於上述說法,許多台灣網民紛紛留言表示認同,炮轟民進黨當局是“賣台集團”。
“就是有人在賣台!有用的技術和人才賣出去,剩下他們不要的,準備賣給人當炮灰,所以錢盡量掏空,留著可惜。”

“賣台集團什麽都賣。”

“20多箱的東西都可以帶走,應該是上麵有人指示吧。”
“難怪特朗普說要把晶片搶回去自己做。”

“這就是美國人的真麵目。”
“反正都已經送出去一半了,剩下來的也差不多被吃光了。”

20日,民進黨當局終於就此事做出回應,但字裏行間都在試圖給此次事件降調。
台灣經濟部門負責人龔明鑫當天表示,經初判,該事件對產業衝擊有限,台灣半導體產業經過長達40多年的累積,不是某一個人拿走資料就能破壞的。他說,具體情況應由台積電自行對外說明,未來也會尊重公司內部的調查與處理程序。
台灣“國發會”主委、台積電董事葉俊顯也說,羅唯仁退休的一年多前已經調離核心單位,不再擔任“可以接觸機密的”核心職務。他也認為,影響不大,初判是個人問題非台積電內控出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