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左)的“台灣有事”言論激化中日對立。(法新社資料照)
日本與中國近期因台灣議題關係緊繃,北京再操弄“琉球牌”認知戰,繼官媒透過社群散布“琉球地位未定論”,中國多項與琉球相關的學術活動連番在福建舉行,鷹派喉舌《環球時報》今天(19日)則發社評直言,“琉球學”入選國家級“絕學”學科扶持計劃,意味中共正透過學界“重塑”東亞曆史敘事。
據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官網,琉球大學副校長木暮一啟一行15日到校訪問,福建師範大學校長鄭家建說,期待在“琉球學”學科建設方麵攜手共進;同天也舉辦“琉球學”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
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楊斌14日展開題為《江南的海貝:海洋亞洲中的琉球》學術講座;此前,福州市文物局於7日主辦《閩人36姓與琉球王國》講座。另一場由福州大學圖書館等主辦的講座上,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教授謝必震提到,重修中琉關係,對緩和兩岸關係、促進國家統一具有積極意義。
對於中共頻頻炒作琉球主權,《環球時報》19日發表社評“『琉球學』研究為什麽很有必要”,指出琉球群島的地緣處境、戰略選擇及其未來走向,不僅關乎自身命運,也牽動周邊國家與地區的安全關切。有關琉球地位、社會現狀、美軍基地等很多現實問題的討論都需要這一學科作為支撐。
環時稱,當前日美正加快推進琉球群島的“軍事要塞化”,“琉球學”入選中國國家級“絕學”學科扶持計劃,意味著中國學界正以學術理性參與東亞曆史敘事的重塑。這項研究的意義不僅限於拓寬學術層麵,更關乎中國在複雜地緣格局中話語體係的構建。
